山西臥龍山

臥龍寺,原名臥龍十方堂,又名大臥龍寺,後當地人簡稱“臥龍寺”。地處山西省五臺山南臺頂腳下靈境鄉大坪村,距南臺頂約六公里處。

山西臥龍山


因大坪村靠山山脈像一條臥著的龍,又康熙皇帝朝拜五臺山路經此寺住宿,故稱臥龍寺。

山西臥龍山

據史料記載,臥龍寺十方堂始建於唐貞觀年間,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最鼎盛時有僧舍百間,僧眾上百,良田百畝,耕年馬匹成群。會昌法難,臥龍寺敗落,北宋天禧年間,臥龍寺逐步興盛。又經成、住、壞、空起起落落,延至大清乾隆三十八年,有僧眾重修,咸豐年間覺祥大師率眾又復重修。幾經風雨,直至文革期間毀壞破損嚴重,精美絕倫的壁畫、栩栩如生的雕塑,還有那些宏偉高大的建築物幾日間幾近無存。現能證明臥龍寺昔日輝煌的也只有僅存的兩通碑文(一通大清乾隆年間,一通咸豐年間)、一眼龍王和尚閉關洞、一座沒有人知道多少年的殘塔,還有幾間破爛不堪的廂房及當地人代代口傳的趣味故事。

山西臥龍山

臥龍寺古樹

據大坪村老人說,一百多年前臥龍寺院內有兩棵古柏樹,這兩棵古樹當時就有兩人合抱那麼粗,具體有多少年他們也不得而知,只稱千年古神柏,可惜的是文革期間這兩棵樹也隨著寺院的衰落而枯死。在二零一三年就連這枯死的樹幹也讓附近的人連根拔起,不知去向,從這兩棵古柏樹就能追溯到臥龍寺悠久的歷史。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臥龍寺的古洞(龍王和尚閉關洞)

距臥龍寺一公里處有一眼古洞,據說是龍王和尚曾經閉關之洞,這裡有一則小故事。

相傳,在清朝年間,有一位當地的村民得罪了北京縣令,北京縣令一氣之下要取此人首級,這村民得知消息後嚇得魂飛魄散,沒了主意。在夜間昏睡中有高人點化他,讓他去找顯通大肚彌勒佛。當時顯通寺住持龍王大和尚就是人們心中的大肚彌勒佛,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村民得到點化,連夜去顯通寺向龍王和尚求救,龍王和尚得知此事後,便智救村民免於一死,還得了貪官不少銀兩。後來北京縣令得知自己上了龍王和尚的當,多次到五臺山找龍王和尚的麻煩。因那時龍王和尚已悟入佛之知見,預知縣令要找他便在此間火山岩石上鑿了一眼洞,閉關數十載,才躲過此劫。臥龍寺因此而得名,至今龍王和尚閉關洞仍保存完好。

閉關洞洞口處有許多龍王和尚留下的印記。臥龍寺古塔:在龍王和尚閉關洞口,有一座殘缺的古塔,據當地人說,他們的先祖在世時這座古塔已經記不清多少年了,就連塔的名字也不得而知。在文革期間也隨著臥龍寺一起被毀壞,現在塔基、塔身、塔頸及塔頂尚還存在,只是早已身首異處,無人修復。有許多人猜測,或許是龍王和尚舍利寶塔,到底是不是還有待考證,此塔又是證明臥龍寺久遠的一顆明星。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臥龍寺小故事

相傳有一年,康熙上五臺山在去臥龍寺的途中,路徑油房村,有一農民正在碾米,同時此家人女兒正在簸米,康熙帝見此女賢惠能幹,貌若天仙,便生愛意,隨口道出一句打油詩“農莊簸米石自飛,仙女下界眉宇霜”。此女(安氏)對康熙也是一見如故,當夜康熙的隨從將安氏與康熙皇帝安排住在臥龍寺旁一戶農家中過夜,後安氏懷了太子,所以才有了油房灣太子城的傳奇故事。

有關臥龍寺的傳說,當地人知之甚少,現在能描述起來的只有這麼幾點,相信以前還有更多有趣的典故。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山西臥龍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