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為什麼不道歉?

最近的新聞。

海底撈最近漲價,被消費者噴了以後又降回來了,還發了一份道歉聲明:

海底撈為什麼不道歉?

然後一些個文章就開始了。

說海底撈漲價又降回來,是“消費者綁架商家”,是“公關被道德綁架”,是“中國市場不成熟的表現”:

海底撈為什麼不道歉?

海底撈為什麼不道歉?

海底撈為什麼不道歉?

反正意思就是海底撈降價還道歉了,都是消費者的錯,如果在一個健全的市場,海底撈就不用降價了。

但我想問。

你怎麼知道海底撈是被網友罵得降價,而不是看到銷量減少主動降價呢?

畢竟他們漲價那會兒,新浪財經曾經出過一個投票:

3.1萬人投票,2.5萬人選擇不去。

海底撈為什麼不道歉?

大眾點評發的投票“海底撈漲價了,你還會去吃嘛?”

海底撈為什麼不道歉?

同樣80%的人選擇不去吃。

要知道海底撈不是什麼高級火鍋,普通微博網友消費不起——事實上海底撈開滿中國,普通人還真就是他們的主要客戶群體。

現在也不是8年前,那會兒海底撈競爭對手還少。現在的海底撈,口味上並不比小龍坎大龍燚等一眾火鍋店好。

因為漲價,讓80%的客源對他們不滿,這不是高層決策失誤是什麼?

所以他們通過降價來挽回客源,並且表示降價是高層決策失誤,到底有什麼不妥?

你看海底撈決定降價以後,網友一片叫好:

海底撈為什麼不道歉?

海底撈收穫了口碑,可能銷量也跟著回升。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我覺得一些網友,一些作者,得明白一個常識。

海底撈漲價當然是他們的自由,事實上他們確實也漲了。

但同時,網友不滿海底撈漲價,在網上抱怨也是網友的自由。

海底撈看到網友的抱怨,考慮到品牌形象、市場定位,決定降價決定道歉挽回口碑,同樣是海底撈的自由。

不要一提到網友就是“烏合之眾”,一提到中國就是“不市場化”、“不自由”。

商家的漲價是他們的自由,網友的評論當然也是網友的自由。

只要沒有不可抗力,逼著海底撈漲價或者降價,或者不讓網友抱怨評論,那這事就沒問題,都是正常的市場行為。

我覺得一些精英也有意思。
動不動就說這是群眾的呼聲,自己在為蒼生寫作,每天掛在嘴邊的就是民主、民意。但是當網友反對他們的時候,又一口一個“烏合之眾”。


比如海底撈漲價了,網友表達一下憤怒,怎麼就被批成“民粹”、被批成“道德綁架”了呢?微博網友的意見,就不是民意了嗎?

總不能和你們想到一起去的民意就是民意,和你們想法相悖的民意就是“烏合之眾”吧。
如果真是如此,那你們其實也不想打倒特權。
只是希望特權能站在自己這邊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