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會堵車麼,在漢代的時候相當嚴厲,沒收家產並充軍

當今社會,車流如織。超過一半的家庭都開上了私家車。為了限制車流,防止交通堵塞,相關部門採取了許多辦法,比如限行,比如單雙號,比如搖號買車,比如鼓勵綠色出行,等等。但饒是如此,一到上下班高峰期,還是會出現堵車狀況,這在大城市表現得尤為明顯。那麼,在古代,是不是交通就不會出現堵塞呢?

兩千多年前的漢朝就“堵車”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偉大的時代,“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中國人那個時候,那是相當的揚眉吐氣。漢初之時,百廢待興。秦朝因為掃平六國,又北上征伐匈奴,南下蕩平百越,加上修長城,修阿房宮,建秦皇陵,消耗了大量的國力。秦末劉邦與項羽爭奪天下,又是四年。乃至到了劉邦建國之時,“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就連皇帝劉邦也配不齊毛色一樣的四匹馬,而將相有的只能乘牛車上朝。這個時候,當然沒有交通擁擠的情況,不存在“堵車”。

在古代會堵車麼,在漢代的時候相當嚴厲,沒收家產並充軍

因為經濟蕭條,所以漢王朝採取了鼓勵經濟發展的措施,漢高祖“約法省禁,輕田租,什五而稅一”,“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辱之”;漢文帝輕徭薄賦,與民休息,“除田租稅之半”,有一年還田租全免。自己帶頭節儉,艱苦創業;漢景帝繼承父親國策,以德化民,百官在農耕時親自下地,帶頭種地興國。經過三代人七十餘年的努力,到了漢景帝執政後期,終於使國家的經濟狀況得到好轉,實現了國富民強。“都鄙廩庾皆滿,而府庫餘貨財,京師之錢累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富裕到什麼程度呢?國庫裡的糧食多得吃不完,乃至於陳糧都腐爛了;府庫裡銅錢因為多年不用,穿錢的繩子都爛了。

在古代會堵車麼,在漢代的時候相當嚴厲,沒收家產並充軍

國家有了錢,民眾有了錢,自然就會優先解決衣食住行這些問題,其中的“行”就是交通工具。那時候雖然沒有發明汽車,但馬車就是當時最先進的交通工具。皇帝自然配上了毛色一樣的馬匹,將相也不用坐牛車了。不但上層社會坐上了馬車,普通民眾也有了“私駕”。而且,很多官員越權使用豪華馬車,有人“車服擬於天子”,敢同天子乘坐的馬車一樣。有人“車不累期”,馬車沒到使用年限,就更換新車。漢初本來不許商人車坐車馬,到了後來這條法令也形同虛設,商人“連車騎,遊諸侯,因通商賈之利”,“冠蓋相望,乘堅策肥”,因為有錢,比別人乘車更牛。於是造成“牛馬車輿,填塞道路”的狀況,牛車和馬車,把道路都塞滿了,出現了漢朝時的堵車現象。要知道,那個時候,沒有柏油馬路呢。這一“堵車”,比現在鬧心得多。

漢朝的馬車“燒油”更多

現在民間有一句口號,買車容易養車難。買車一次性消費,攢點錢也就買到手了。但養車,既要買保險,又要交過路費,還要保養、修車,最大的花費,是燒油。跟現在比起來,馬車是不是消費比較少呢?

在古代會堵車麼,在漢代的時候相當嚴厲,沒收家產並充軍

其實不是的。馬車雖然不燒油,但馬是吃糧食草料的,吃多少草料?司馬遷說“馬一匹則百金”,聽起來是不是很害怕,如果用糧食來計算,一駕豪華車的費用,一年為一千石糧食,相當於現在的27000斤糧食。將近三萬斤糧食,養一部“車”,夠一個五口之家十年的吃飯費用了。所以古代養一部“馬車”,也不是一般的老百姓能養得起的。

所以我們看,能坐得起馬車的,大多數還是官員,以及富得流油的商人。漢朝的副部級幹部,每年的薪酬是兩千石糧食,掙得不少吧,但如果養一部“豪華馬車”,需要拿出一半俸祿餵馬,這比現在開轎車不划算多了。為了養車掙面子,有的清官乃至到了吃“糟糠”的地步。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了。為了抵制國家的用車政策,漢朝一位叫貢禹的御史大夫,向皇帝建議減掉三分之二的豪華車輛。

漢朝的“限車令”比今天更嚴厲

在古代會堵車麼,在漢代的時候相當嚴厲,沒收家產並充軍

為了解決交通擁堵問題,朝廷不得不想辦法解決。一是徵“車馬稅”,用交稅的辦法限制人們買車。漢武帝時期規定除了軍車與公務用車,老百姓乘車就交稅,交多少呢?一匹“馬力”的民用車,每兩千錢中交稅一百二十個大錢;一匹“馬力”的商務用車,加倍徵稅,每兩千錢中交稅二百四十個大錢。這可能便是漢朝時的購置稅吧。如果偷漏稅,漢朝的處置辦法也很嚴格,“偷漏車馬稅,罰沒車主車輛和家產,充軍一年”,不但把車馬沒收了,就連家產也沒收了,還要判罰你一年充軍的刑罰。漢朝打擊偷漏稅的法條,比現在嚴厲得多。

二是提出“節車輿”的口號,《鹽鐵論》中說:“方今公卿大夫子孫,誠能節車輿,適衣服,躬親節儉,率以敦樸,罷園池,損田宅,內無事乎市列,外無事乎山澤,農夫有所施其功,女工有所粥其業;如是,則氣脈和平,無聚不足之病矣”,這是漢昭帝時候的事,其中的“節車輿”就是指的對車輛進行限制使用。當然,這個口號提出來,在那個富裕的時代,也並沒有得到徹底執行,因為從上到下,奢靡之風盛行,對於富人來說,那個時代誰會選擇綠色出行呢?象鄧通那樣的,炫富還差不多。

在古代會堵車麼,在漢代的時候相當嚴厲,沒收家產並充軍

所以,雖然朝廷採取了很多的限車令辦法,但並沒有改變漢朝交通擁堵的狀況。這裡面的原因,一是當時國家富裕了,人們有乘車的慾望;二是國家休養生息,人口激增的因素;三是當時的馬路狹窄,沒有現在的馬路這麼寬敞;四是國家規定什麼級別的官員必須配什麼樣的專車,不乘車上班是違反國家制度的。綜合起來,漢朝堵車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