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鑲嵌》學習記錄

本書講了經濟活動的鑲嵌性,核心觀點是一切經濟行為都是“鑲嵌”在社會網絡中的。


《鑲嵌》學習記錄

新產品上市後,人們什麼時候會去用?

每個人對新事物的擁抱程度都是不一樣的。大多數人會先觀望,等到身邊使用這個產品的人達到一定數量,才會開始用它。

個人決策如何被“網絡”影響的?

個人決策往往受身邊人的影響。有的人門檻高,有的人門檻低。可以用互動結果,來推測一群人的門檻分佈情況。也可以用門檻分佈情況,來預測一個產品或者行為擴散的效果。

總之,個人決策是鑲嵌在社會網絡之中。人不是一個個孤立,會受到他人的影響。

“網絡”在企業和市場中的作用?

在企業和市場的邊界之外,在個人層次和社會層次之間,還存在的組織形式,就是網絡。公司內部是一個網絡,公司和公司之間也是一個網絡,網絡中的信任關係能降低協作成本。


《鑲嵌》學習記錄

《鑲嵌》的基礎原理

“鑲嵌”是什麼意思?

把每個人想象成“點”,把人和人的關係想象成“線”。點和線在一起組成一個“網絡”。人們的舉動會影響這個網絡,也會受到網絡的影響。所以說,人們是鑲嵌在網絡之中的。

推廣新產品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

大概是投廣告。曝光量乘以轉化率就等於銷量。

但是,曝光量不能直接轉化為銷量。影響購買行為的不僅是信息,重要的是周邊的社會網絡。

所以,激活社會網絡,讓人和人形成口碑和帶動效應,才是推廣新產品最有效的方法。

什麼是“門檻模型”?

向一個100人的群體推廣新產品,人們是否使用這款產品,假設完全會受到周圍人的影響,那麼這個人數叫作“門檻”。

比如:

有人門檻是0,喜歡嘗試新鮮事,沒人用他就會用。有人門檻是1,身邊有人用,他就會去用。有人門檻是2,身邊有2個人用,他就會去用。以此類推,最後一個人的門檻是99,他比較保守,等到身邊所有人都用了,他才開始用。

“人際關係”的分類

“強關係”就是親朋好友,整天和你混在一起,乾的事跟你差不多,想法也很接近。

“弱關係”就是不經常見面的人,是那些泛泛之交,和你的朋友圈子重疊度小。

“職場關係”最關心的話題?

1,求職。60%的工作是通過人際關係。什麼樣的關係能帶來更好的工作呢?是不經常見面的人,是那些泛泛之交。

2,跳槽。兩種情況:有更好的工作機會,被拉出去;對工作不滿意,被推出來。

3,升遷。主管提拔員工時,看的不是才能,會策略性把對他忠心耿耿的人安排關鍵崗位上。影響升遷的決定性因素,是社會網絡。

4,獎勵。對員工有很多種激勵手段,升職、加薪、讓員工成為工作主角。如果這些都不管用時,就要用“社會網絡”,比如“評勞模”。

什麼是好的“職場策略”?

“弱關係”是織網,網布得越大越好。

“強關係”是圍上去捕食,行動精準才能有收穫。

跟公司同事是“強關係”,要搞好團結;與此同時,要建好外面的“弱關係”,瞭解不同圈子裡的信息和機會。看到心儀項目,就能跳過去。更好的情況,是不僅自己能過去,還可以帶一群人一起出去創業。

什麼決定了經濟活動在公司還是市場?

企業和市場的邊界,取決於交易成本。市場上交易成本高時,企業把交易變成內部職能,可以顯著降低交易成本。所以,企業一直擴張,直到內部組織成本大到超過外部交易成本時,擴張就會停止。

企業為什麼會抱團?

大部分市場交易是在熟人間進行的。不接觸人的交易,只佔據經濟活動中非常小的部分。

人們在交易中,經過了多次互動後,會產生穩定而持續的關係,就是“信任”。

信任是合作的潤滑劑。單靠合同不能保證交易順利。合同沒辦法事無鉅細地對所有情況作出約定。信任讓人們達成合作,實現快速成交。

合作成本取決於什麼?

合作成本取決於社會網絡的性質。充滿信任的社會網絡,合作成本就低。關係緊張的社會網絡,合作成本就高。

新經濟社會學怎麼看待收入問題?

在個人和社會之間,是社會網絡。社會網絡包括:父母,他們的受教育程度、養育方式;一起長大的夥伴;此外,還有進入職場結交的朋友。

所以,社會網絡的信息和機會效應,才是收入分化的原因。

其他同類書籍

  1. 《找工作》


《鑲嵌》學習記錄


《鑲嵌》學習記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