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何不趁年青,鮮衣怒馬上路去闖一下?

少年,何不趁年青,鮮衣怒馬上路去闖一下?

年輕的姑娘們,你們是不是都有過這樣的感覺:忽然間有了心上人,心情極纏綿,思念中夾著怨嗔,急切中帶著羞怯,甜蜜中藏著苦惱。而對方又很難體察你的情緒奧妙,因為缺乏細心與耐心,或因諸事繁雜,既不能及時回應你愛的需求,也不能天天陪著你,於是你動不動就懷疑“他是不是不想理我了”,動不動就想問“你是不是不喜歡我了”。

然後,或開始無理取鬧,非要逼問一個清楚明白,或隱忍著不去打擾對方,卻常常忍不到一天就崩潰了。理性一點的人或許能堅持的更久些,但估計沒幾個人能做到一兩個月都不問對方究竟愛不愛自己,究竟有多愛自己。然後在得到一點點口頭上保證後就可以幸福半天,也許,半天之後又要開始追問。

少年,何不趁年青,鮮衣怒馬上路去闖一下?

若是他回應熱烈,你便天天心花怒放。若他回應不熱烈,你便馬上又進入自我否定思維:我要是更漂亮點,他可能就更在乎我了;我要是沒有什麼戀愛史,他可能就更在乎我了。

結果往往使得自己陷入更深的煩惱中,比如“我那麼愛他,為什麼.....”

在生活中往往會有這麼一種人,動不動就怨天尤人:“我為她付出了一切,為什麼他要這樣對我?”

這些付出者並不知道自己的付出是不是人家想要的,也不知道這種付出並沒有籤回報協議,別人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就像是我喜歡的是梨子,而你給了我你所有的蘋果,你為我付出了所有,但這一切卻不是我想要的。

少年,何不趁年青,鮮衣怒馬上路去闖一下?

每一個人都只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得承擔它可能帶來的後果,無謂的付出如果在別人看來只是負累,我們如何能期待得到相應的回報?我們不畏付出,但不無謂付出。

放下用付出來換取尊重和回報的意識,學會接納別人與自己的不同,尊重彼此的獨立。放下要求他人為我們付出之心,減少對他人的依賴,不再認為別人為我們的付出是應該的 ,更利於我們在彼此的相處之中獲得感恩之情。

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報,也不是所有付出都是心甘情願,社會是個大課堂,教會我們去付出,也教會我們索取回報,給了我們一個公式,所付出的努力=所收穫的報酬,如果當兩者不等時,就很容易影響到我們的心態,當然,身處不同的位置,會有不同的想法,只希望大家可以勿忘初心。

少年,何不趁年青,鮮衣怒馬上路去闖一下?

改變從這一刻開始,改變自己或許會痛苦,但不改變自己會吃苦。

也許斬斷自己的退路,才能更好的贏得出路。沒有退路何嘗不是一條新的路呢?

少年,何不趁年青,鮮衣怒馬上路去闖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