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怎麼滅亡的?全怪崇禎?朱元璋:錯怪他了

說起明朝,一般都會記住兩個皇帝,一個是朱元璋一個是崇禎,這兩個人一個是開國皇帝,一個是亡國皇帝,其實明朝276年的歷史,共傳十六個皇帝,而這十六個皇帝很多都挺有意思的,比如有當木匠的,有專心修道的,還有直接啥也不幹就是不上朝的,這三個皇帝,人均40年不上朝,這就去了120年,剩下的150年除了朱元璋朱棣崇禎等有數的幾個 皇帝還算敬業,其他的皇帝各玩各的,所以說導致明朝滅亡的因素非常多,真的不能完全怪崇禎一個人,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些問題積累到最後,即使是朱元璋來管,也很難挽回局面。

明朝是怎麼滅亡的?全怪崇禎?朱元璋:錯怪他了


一、權力太集中

朱元璋是一個憂國憂民的皇帝,但他並不是一個好皇帝,他權利慾望太強了,誰都信不過,什麼事都是親力親為,所以他廢宰相殺功臣廷杖士大夫,把天下變成他們朱家一家的天下,不願和士大夫共治天下,導致大家認識到這個天下和他們沒有關係,誰都沒有份,所以最後誰都不來幫他。

明朝是怎麼滅亡的?全怪崇禎?朱元璋:錯怪他了


二、宦官當道

明朝是宦官干政最嚴重的朝代,這個根也是壞在朱元璋這裡,他光想著把天下的權利集中到他一人手裡了,但是他忘了,他是吃過虧受過罪經歷了千錘百煉的人,但他的子孫不是啊,他們可沒有吃過苦受過罪,所以他們不像朱元璋那樣,當了皇帝還沒日沒夜的幹活,而且也沒有朱元璋的精力,朱元璋也沒有打下偷懶的基礎,沒有建立一個完善的管理體系,什麼事都離不開皇帝,所以他的子孫幹不了時,只能找人幫忙,這時候明朝的太監登場了,正是這種原因造就了一大批權利熏天的太監,關鍵是這些太監素質普遍不高,憑他們能管理好國家嗎 ?那當然是不可能的。

明朝是怎麼滅亡的?全怪崇禎?朱元璋:錯怪他了


三、貪汙腐敗

明朝也是貪汙腐敗最嚴重的朝代,這裡我又要提到朱元璋了,他為什麼這麼慘,總是提到他,但是不提不行,這事確實和他有關,朱元璋出身貧寒,父母早亡,當過乞丐做過和尚,苦日子過慣了,所以手比較緊,就導致他當了皇帝后,不捨得給他的官吏發錢,史料記載明朝的官吏俸祿很低,反正買房是買不起,關鍵是那時候當官不光要養活自己,還要養著一大幫手下,沒錢怎麼養,沒手下怎麼幹活,那隻能利用自己手裡的實權弄錢了,慢慢地就形成了貪汙腐敗的現象,殺都殺不絕,特別是到了明朝中後期,腐敗問題已經深入官吏骨髓,大部分當官的都不管百姓的疾苦了,只要自己過得好就行,甚至最後逼得老百姓只能造反了。

明朝是怎麼滅亡的?全怪崇禎?朱元璋:錯怪他了


四、有缺陷的科考制度

朱元璋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所以他定的科考制度只能是仿宋經義的應試文,要不然他看不懂,此文嚴格講求格律,也就是套公式就行,到了成化年間就進化成了八股文,八股文的優點也有,這裡就不說了,只說說它的缺點:死板僵化、禁錮思想,由於格式限制太嚴,考生只能按照題目的字義敷衍成文,扼殺了考生的創造力,造成考試內容流於形式,空洞古板,嚴重影響了人才的選拔。

明朝是怎麼滅亡的?全怪崇禎?朱元璋:錯怪他了


五、內憂外患

到了明朝後期時,朝廷的管理真是一片混亂,像魏忠賢這種宦官亂國就不說了,後來崇禎雖然把他殺了,但是又重用了其他太監,這些都不提,光是當時以東林黨為代表的文官集團直接就弄得皇帝無可奈何,做點事還要小心翼翼,生怕得罪了東林黨,崇禎也曾想過快刀斬亂麻剷除他們,但是隻是一味的殺殺殺,殊不知越殺越亂,導致最後朝廷崩潰,再加上當時邊關入侵的努爾哈赤、沿海的海盜、國內的農民起義,都壓的崇禎忙不過來,要人沒人要錢沒錢 ,你讓他怎麼辦,自己的內庫都搬空了,皇帝都穿著帶補丁的內衣了,還是無濟於事,這裡順便提一下袁崇煥,當時明朝已經病入膏肓,不是一個袁崇煥能救得活的,你想想為什麼袁崇煥追著皇太極一直追到北京了還是隻追不打,因為兵力懸殊太大,袁崇煥打不過啊,即使袁崇煥不死,明朝還是一樣要滅亡,所以明朝的滅亡和崇禎殺袁崇煥沒有多大關係。

明朝是怎麼滅亡的?全怪崇禎?朱元璋:錯怪他了


六、天災人禍

這算是壓死明朝的最後一根稻草吧,自崇禎登基的第一年,北方就大旱,全陝天赤如血,寸草不生,還沒等崇禎應付過去,登基第六年天下蝗災四起,弄得崇禎只能抱頭痛哭,剛哭完眼淚還沒擦乾,第十三年南方洪災,十四年瘟疫爆發,所以明朝真的是到了燈盡油枯的地步了,悲催的崇禎一心想改變世界, 最後還是被現實打垮,自縊於煤山以殉國。

明朝是怎麼滅亡的?全怪崇禎?朱元璋:錯怪他了


你想想在這種背景下,要是讓你當崇禎皇帝,你有什麼方法能讓明朝免於滅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