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歲被確診為結腸癌晚期,與“腫瘤君”抗爭6年之久,是什麼讓他走到今天?

金先生(化名)是一名結腸癌晚期患者,癌細胞先後肝臟轉移、腹膜後轉移、肺轉移。就這樣的一名癌症晚期患者,已與腫瘤抗爭達6年之久。

這6年中,他先後接受了根治性手術、術後化療,復發後再次化療、再次手術等一波三折的治療。與絕大多數腫瘤患者一樣,最初的他對手術、化療也充滿了恐懼,然而在浙江省人民醫院一次次的多學科聯合診治(MDT)後,早被“判了死刑”的金先生已不知不覺堅持了6年之久。

51岁被确诊为结肠癌晚期,与“肿瘤君”抗争6年之久,是什么让他走到今天?

6年前不幸患上結腸癌晚期

2014年初,大便帶血、變細且次數變多,但時年51歲的金先生並沒有引起重視,總認為自己身體好,大便改變只是生活節奏快、作息飲食不規律導致的“小毛病”。

隨著這些症狀的逐日加重,人也開始消瘦,在家人的催促下,金先生才來到浙江省人民醫院肛腸外科就診。在進行了腹部增強CT、腸鏡等一系列檢查後發現,金先生並不以為然的“小毛病”,竟然被確診為結腸癌晚期。

2014年7月,金先生接受了“腹腔鏡下左半結腸切除術”,術後接受了規範的輔助化療,整個過程都比較順利。

由於手術在腹腔鏡下進行,創傷較小,金先生原來的身體狀況也較好,所以沒過多久,金先生的生活又恢復了正常,除了定期要到醫院複查。

2017年12月,正常生活近3年,不幸再次降臨。複查時,腹部增強CT提示肝臟和左側腎臟前方出現了“異常”。

知得此消息,金先生非常沮喪。浙江省人民醫院馬上為金先生開展了由肛腸外科、腫瘤內科、肝膽外科、放射科等專家參加的MDT討論。討論後,專家們一致認為患者術後3年腫瘤復發,肝臟轉移、腹膜後轉移,且當前暫無法行手術切除,建議全身綜合治療。

面對陣容強大的多位專家的聯合大討論,金先生的內心平靜了很多,在醫生的耐心勸導下重新樹立起與癌症抗爭的信心,轉到了腫瘤內科繼續治療。腫瘤內科醫生結合基因檢測結果KRAS突變型,制定了貝伐珠單抗聯合化療的治療方案。治療過程中,金先生病情一直比較穩定,化療副反應也在可耐受範圍。

在化療聯合靶向治療時,金先生的肝臟轉移病灶曾一度縮小。考慮到患者的耐受度和生活質量,醫生嘗試為他“減免”化療藥物,僅口服靶向藥。但嘗試一段時間後,金先生手腳脫皮明顯,無法耐受口服靶向藥的副反應,同時肝臟病灶又有了增大趨勢,肺部CT提示轉移小結節。金先生又恢復到原化療方案,經過4個週期的化療,病情再次得到了控制。

為了防止病情再次進展,2019年9月,醫院再次為金先生進行了MDT討論。專家們一致認為,目前肝臟轉移瘤、後腹膜轉移瘤均為可切除病灶,可考慮手術治療;肺轉移結節穩定,且小於1cm,暫不處理。

當金先生得知經過轉化治療的轉移灶還能手術切除時,信心一下子又上來了。2019年9月11日,肛腸外科、肝膽外科、泌尿外科專家聯合為金先生實施了一臺肝臟、後腹膜轉移瘤的聯合切除術。手術非常成功,術後金先生又回到腫瘤內科進行全身治療。

屋漏偏逢連夜雨。術後2個月的複查中,肝臟又發現了一顆小病灶,MDT團隊再次啟動,這次的病灶因為體積小、位置合適,立即採用超聲介入射頻消融進行了處理,並繼續化療進行鞏固。

目前的金先生生活質量良好,每日僅需口服靶向藥物,定期到醫院複查血象。更為重要的是,金先生從一名晚期患者成功轉變為臨床無瘤生存患者。

結腸癌是我國九大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在過去的30多年中,其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我國因結腸癌死亡的,男性居惡性腫瘤死亡的第5位,女性居第6位。結腸癌的發病與社會環境、飲食習慣、體力活動、遺傳因素等有關。也有研究表明,年齡、結直腸息肉史、潰瘍性結腸炎及膽囊切除史也是結腸癌的高危因素。結腸癌早期的症狀隱匿且不特異,故很容易被忽視。疾病初期,多數患者伴有大便性狀改變(例次數增多、便秘、大便變細等);而在進展期,則會伴隨血便、腹痛、進行性貧血及低熱等全身臨床表現。

儘管當下對早期腸癌篩查正在進行積極推廣,但我國腸癌患者一旦發現,80%以上屬中晚期,已廣泛侵犯周圍器官,難以根治切除。即使做了根治性手術切除,仍還有超過一半的患者會復發(包括遠處臟器轉移和腹腔、盆腔復發)。常規單一學科診治模式,使得許多無法手術切除的患者和復發腸癌患者只能接收單一的晚期姑息治療,直至生命終結。傳統上,按照腫瘤的分期標準,結直腸癌合併肝轉移或其他任何寡轉移灶均被認為是晚期腫瘤,無論是外科醫生,還是病人及家屬,都認為是不治之症。

而MDT打破了傳統的治療模式,為這些病人制訂個性化的治療方案,並進行全程管理,為他們的生命爭取更多寶貴的機會。近年來,經過臨床實踐,10-20%的結直腸癌肝轉移病灶是可以通過手術進行根治性切除的,五年生存率可達23-58%。在此過程中,通過化療聯合靶向治療,適時進行病情評估,抓住轉化治療後的手術時機,能夠大大延長生存時間、提高生活質量。

通訊員 | 陳曉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