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號秀丨三年成核心,米切爾是如何讓無球星的爵士擁有競爭力的?

籃球賽事的總冠軍之爭就像是一場遊戲,“過千關,斬萬將”是每支球隊的必經之路。你無法控制傷病的發生與否,但你能夠控制的,只有是否想要贏得比賽的心境。

新賽季的西部可謂是諸侯爭霸,湖人一騎絕塵獨成一檔;獨行俠掘金快船緊隨其後,並列第二層級;隨後的馬賽克,爵士可謂是西部強隊的驗金石,分列西部五六名;剩餘排名靠後的球隊,除了灰熊、鵜鶘、勇士之外,都有角逐季後賽的希望。

縱觀西部前六的球隊,無一不坐擁至少一名球星隊列;在這種強烈的對比下,爵士就顯得尤為的奇葩。因為他們並沒有實質意義上的球星,就連隊列中最強的人,也僅僅是一位乳幹未嗅的聯盟三年級生。這不免引起球迷的好奇心,隊內沒有一個全明星球員的爵士,憑什麼在風雲變幻莫測的西部佔據著前八名的一個位置呢?是西部豪強不夠強還是賽程安排的他們過於幸運?其實這都得益於傳說中的13號順位的球員。

場均出場34.6分鐘,貢獻24.7分,4.8籃板,3.6助攻,投籃命中率43.8%,三分命中率36.2%。率領爵士隊在西部取得13勝11負的戰績。或許有不少球迷覺得他這樣的數據並不算出色,因為如今的聯盟隨著進攻回合的加快,越來越容易出現一些爆炸式的得分數據。可是,米切爾的場均得分是排在聯盟第13位。作為一名三年級新秀,如果不是因為東契奇新秀賽季打出了爆炸式的得分數據,米切爾毫無懸念是這4年之中最出色的新秀。

13號秀丨三年成核心,米切爾是如何讓無球星的爵士擁有競爭力的?

1996年出生的米切爾身高1米91,體重98公斤,2米08的臂展。作為一名得分後衛,他在身高上有著天然的劣勢,但他爆炸的身體天賦很好地彌補了這一缺陷。在之前和湖人的比賽過程中,他能夠利用瞬間爆發的速度一步甩掉防守,突入內線隔扣麥基,向球迷展示了他在彈跳上面的能力。作為一名矮個的得分後衛,他已經將自己的個人技術磨練的爐火純青。在壯漢雲集的NBA之中,“身高,身體,技巧,情商”至少要有一樣你才能夠立足,這就是為何小托馬斯巔峰時期能夠在其中混得風生水起的原因之一。從爵士的陣容來看,米切爾無疑從第一年開始就被確立為他們的核心。三年級生的他如今年已成球隊老大,而有的新秀卻還在為爭奪一個首發位置而苦苦掙扎。這位神奇13順位球星的背後,到底是什麼能夠讓他成為爵士的信念呢?我們將從三個要點來分析

使命——出道即成球隊核心

作為2017年的首輪13號秀,米切爾最初並不受重視,甚至只排在樂透秀的末尾。可是第一年的米切爾卻打出了讓人出乎意料的數據,場均貢獻20.5分,3.7籃板,3.7助攻,投籃命中率43.7%,三分命中率34.0%。這樣的數據,讓爵士隊看到這個年輕人未來的無限可能。再加上當時爵士隊並沒有有實力做領袖的人,所以毫無懸念就把米切爾當作球隊未來的核心培養。而米切爾確實不負眾望,在初入聯盟的第一年,就率領爵士隊衝進了季後賽。

首輪對陣雷霆三巨頭威少保羅喬治安東尼,所有人都不看好爵士。因為米切爾沒有絲毫季後賽的經驗,而雷霆不管是威少還是喬治,都是經歷過真正考驗的巨星。首先在層次上,他都之間無法相媲美。但是,米切爾用自己的表現證明了爵士的期望是正確的。對陣雷霆的那一輪系列賽,米切爾場均24.4分5.9籃板4.2助攻,投籃命中率42%,3分命中率31.3%。對陣雷霆三巨頭,絲毫不落下風,4-2力克雷霆。因此得到了眾人的肯定,因為他在季後賽的數據相比常規賽不僅沒有下滑而且有所提高。投籃命中率相比常規賽雖然下滑了三個百分點,但是考慮到季後賽強硬的防守,有所下滑也實屬正常。而在那一年,保羅喬治在季後賽的數據是24.7分,6籃板,2.7助攻,對比保羅喬治,米切爾絲毫不落下風。

在這一年中,他更多的是接受NBA的對抗強度以及比賽節奏。從比賽的端口上來看,他的適應性非常快,球場上的個人情商也非常高,但是在引導球隊這塊還需要加強。正如本賽季的獨行俠一樣,庫班將東契奇看成傳家寶,此前在接受採訪時被問到東契奇和他老婆只能選一個,他選擇的是前者。米切爾所在的爵士正如東契奇所在的獨行俠一樣,出道即掌握球隊的命運,這是米切爾的使命。

13號秀丨三年成核心,米切爾是如何讓無球星的爵士擁有競爭力的?

領袖風範——承擔關鍵進攻

NBA從古至今,評判一個年輕球員是否有潛力成長為今後的巨星,標準除了常規時期的數據端表現外,更多的是看他在關鍵時候的承擔能力。畢竟,一個打不了硬仗的球星,很難帶領球隊在季後賽取得突破。本賽季開始至今,米切爾在關鍵時候的得分為2.9分,排名聯盟第21,關鍵時刻效率值1.6,排名聯盟前列。作為一個年輕新星,米歇爾在關鍵時候敢於持球攻擊籃筐。儘管他有些時候進攻選擇並不明智,但作為一個年輕人來說,能夠承擔責任,敢於將球隊挑在肩上,屬實難能可貴!

他本賽季的回合佔有率為30.9%排在聯盟第八,比賽貢獻值為13.0排在聯盟第51;排除掉一些和他位置不相同的球員,再排除一些聯盟經驗較為豐富的球星。其實米切爾的實力在近四年的新人當中是名列前茅的,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歷史端的較為出色的新秀。像科比,庫裡,德羅贊等人,他們被看中時的順位並不高,但後來在球場上的話語權卻是越來越重。除此之外,我們能夠從他投籃熱圖中看出。他的左側翼中遠投命中率比較高,右邊線端是他的弱勢。

而細心的球迷在球場上能夠發現一點,那就是在球隊較為關鍵的時候,他會選擇走左側。他明白自己的不足在哪,他是一位回去承擔關鍵進攻點的球員,而且他能夠較好的運用自己所存在的優勢。這一點是絕大多數新秀不知道的,因為大部分球員並不會刻意的觀察自己命中率較好的區間在哪。而他現在始終還是一名新秀,他不可能一開始就做到全區域覆蓋的投射能力。但是他所擁有的自我認知絕對是少有的,勇於承擔關鍵進攻,就足以看出他擁有一名球隊領袖的潛在能力。

13號秀丨三年成核心,米切爾是如何讓無球星的爵士擁有競爭力的?

穩定性——進步空間平穩

在剛剛進入聯盟時,米切爾就展現了一個頂級分衛的潛質。不俗的得分能力,外線柔和的投籃手感都是客觀的。我們首先來對比他步入聯盟的三年數據,你就會發現米切爾一直在進步慢慢趨於穩定!他的上升率非常的平穩,當然這其中一個關鍵的原因在於他並沒有遭受到過大的傷病困擾。

第一年:20.5分,3.7籃板,3.7助攻,三分命中率34%;進攻效率103,PER值16.7;

第二年:23.8分,4.1,籃板,4.2助攻,三分命中率36.2%;進攻效率104,PER值17.2;

第三年:24.7分,4.8籃板,3.6助攻,三分命中率36.2%;進攻效率106,PER值19.1;

看到這個數據,可能會有球迷覺得他的進步並不明顯。但是,這是米切爾作為球隊核心打出來的數據。第一年的他初入聯盟作為新秀可能並不被其他球隊所重視,所以他的得分相對來說較為輕鬆。但是,他第二年的場均得分提升了3.3分,儘管並不是很多,但他所受其他球隊的重視程度是要加強與一年級的,許多球隊都會在比賽結束後做這麼一件事:

重點研究某位球員的進攻習慣以及優勢,針對性的制定出防守他的策略與打法。所以,他第二年所面對更加難纏的對手,在防守端也會被重點照顧。但他仍然能夠在得分上作出突破,足以證明他的個人能力。

另一方面,米切爾近三年使用率不斷上升,第29.1%到31.6%再到31.8%。可失誤率並沒有隨著使用率的上升而增加,反而有所下降。從第1年的12.6%,到第2年11.3%,再到第3年的9.4%。一個年輕球員,能在自己球權不斷增加的同時,控制自己的失誤率。說明他已經適應了NBA的比賽強度,在慢慢變得更加成熟。這對於大多數同位置的球員來說是困難的,按照常理來揣摩,使用率的增加勢必會造成失誤率的上升,這本應該是一個呈現Y=X或者是Y=AX+B的方程式,但在他這裡卻失靈了。

13號秀丨三年成核心,米切爾是如何讓無球星的爵士擁有競爭力的?

當然,作為一個年輕球員,米切爾也有著年輕球員的缺陷,他如果想要讓自己離超級巨星更進一步的話,同樣需要在他劣勢端上做出一定的改變;就如新秀時期的科比一樣,後者亦是經過後天的努力訓練最終成為了大家心目中的巨星。雖然不可否認科比職業生涯打鐵次數非常多,但他同樣有過拯救球隊於水火之中的情形。米切爾同樣如此,三個劣勢端他需要著重改變:

第一:加強自己組織進攻的能力

步入聯盟至今,米切爾的場均助攻都在4個左右。作為一名後衛球員,這樣的助攻數據顯然是不合格的。很多時候他都有傳球的機會,可是受限於身高的因素,他很難在面對強硬的防守的時候,將球傳到空位的隊友手上。他第1年的助攻率是19.4%,第2年是21.2%,今年是19.7%。從數據端就能看出來,米切爾進入聯盟三年,在傳球方面一直沒有太大的進步。作為球隊的核心,在發揮自己強大的進攻能力的同時,應該帶動隊友的進攻,這是任何一名頂級控衛所必備的技能。因為你不可能每一場比賽都如此的高效,在低潮時期,更多的串聯球隊的進攻戰術以及傳球使命,能夠讓勝利來得更簡單。

第二:關鍵時刻的得分把握性有待提高

數據顯示,這個賽季的他在關鍵時候投籃命中率是32.4%,排名聯盟第186。罰球命中率72%,排名聯盟第117。失誤0.4個,排名第22。被蓋帽0.2個,排名第23。所以,米切爾在關鍵時候的進攻效率並不高。作為球隊的核心,在球隊需要你得分的時候,卻不能為球隊做貢獻,這顯然不是一個合格的領袖。畢竟,在比賽的關鍵時候,考驗的就是球隊當家球星的個人能力,而米切爾在這一方面,相比超級球星顯然還有所不足。他需要增強自己關鍵時刻的得分意識以及效率,在面對高壓的防守時應該更加自信。

第三:防守習慣和防守意識有待加強

受限於身高,米歇爾在防守端並沒有太大的貢獻,排在聯盟的中下游水平。他的防守效率是105.6,排在聯盟第117位。此外,在進入聯盟的三年,他的防守WS一直處於下降的水平。從第1年的3.8到第2年的3.7再到今年的1.1。可以看得出來,米切爾在防守端沒有投入太大的精力。

他場均干擾投籃5次,排在聯盟第166位,干擾兩分投籃2.7次,排在聯盟第159位,干擾三分投籃2.3次,排在聯盟第142位。要知道,本賽季的米切爾場均上場時間是34.6分鐘,位居聯盟第15。也就是說,在將近35分鐘的上場時間裡,米切爾干擾對手投籃的次數,相比一些角色球員,都有所不如。一場比賽的勝利不能全看進攻端,防守端的漏洞同樣會趨勢比賽走向有所改變。但是對於這種身高的球員,防守強度提升可能有些強差人意,但是防守意識和球場專注度卻是他應該學習的。

13號秀丨三年成核心,米切爾是如何讓無球星的爵士擁有競爭力的?

結語

綜合來看,米切爾的進攻意識和得分動態都比較高,而且個人能力出眾。但是受限於身高劣勢,防守端積極性不高(這也是大部分球員不想注重的一點)。他上場時間高居聯盟前列,可是干擾對手投籃次數卻排在聯盟中下游。這樣直接的數據對比,就能看出你相對於防守的態度。倘若他想要帶領球隊更進一步,必須要在防守端投入更多的精力。這樣才能避免球隊輸掉一些本該拿下的比賽,正如老生常談,進攻贏得比賽,防守才能拿下總冠軍。在季後賽的舞臺,比拼各支球隊當家球星的同時,更是比拼每支球隊的防守韌性。單純的從數據端來看,米切爾的可以說是絲毫沒有韌性可言。當然每位成星人的背後,總會要有一些不平凡的付出。生活亦是如此,只有在磨難與質疑中加速成長的人,才有機會變得更優秀,孤獨總是留給英雄的,米切爾,是騾子是馬,時間會證明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