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友文:不必等到天光(給兒子的第12封信)

MY SON:昨天立冬,標誌著冬天正式來臨。從微信上獲悉,北京開始供暖,江城則步入了起床靠吼、洗澡靠抖的季節,也就是說早起的戰爭序幕拉開了——考驗意志力的時間到了。"雙十一張友文"並非鐵人,也不願起來,在床上經過一番激烈的心裡爭鬥後,終於起來了。看來,人生最大的敵人正是自己哦。"欲去驕字,總以不輕笑人為第一義;欲去惰字,總以不晏起為第一要義。"(曾國藩 《曾文正公嘉言鈔》)想想做早餐的、開出租車的、地鐵早班一族等等,起來吧,親!我自言自語。

早起的光線好,風景猶如一幅水彩畫,各種顏色皆可見。如果有薄霧,則變成了一幅油畫。夜晚固然也有風景,可是色彩單調,目力所及只能是一幅水墨畫……

現在天亮得越來越晚,6時半才天光。實際上,我5時半就起床了。出門晨練,遇到一個熟人,人家都已收工——準備迴轉。我問他,天沒亮就出門,看不見吧。他說還好,以時間為準,不要以天色為準。這句話說得多好!進一步展開,就是不要以他人的臉色為準,要用證據說話,實事求是,要追隨自己的內心,聽從自己的良知。我經常這麼教育學生,自己怎麼就沒有做到呢?為何要看天色和臉色呢?於是,當即決定明天6時就出門活動身肢,不必等到天亮。時間等不起哦。

如今城裡的條件比農村好多了,到處是燈光,堪稱燈光汙染。當年我在松滋南海永福村生活時,大約也是這個季節,夜裡在坑坑窪窪的鄉村小道上跑步,因為燈光極為稀缺,崴腳時有發生,但我仍然堅持跑步。把那時的跑步條件想一想,如今是在享天福呢。


張友文:不必等到天光(給兒子的第12封信)

傳奇警監王仲剛書法作品

在微信上看到浙江台州的同行,才知人家早已聞雞起舞——正在練書法。據推測,她是5時起床的。我與她相較,已經落後了;如果與4時即起的日本的小澤征爾相比,不知相差幾遠。

每天吊單杆,肯定要費些力氣。起床要毅力,活動要體力。人都想舒服,都有惰性。譬如高層樓中有電梯和樓梯,上樓時,人們往往會選擇電梯,畢竟爬樓費力。吊單杆時,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是每次彎腰、收臀、打棍10個,即擺動雙腿,直到雙腳尖盪到單棍為止,有些難度,許多人做不了。我之所以能做,並非天賦,而是因為堅持。一次性10個也可,分兩次也行。如果第一次吊上去,做了7個,下次就輕鬆些,只需做3個。人生亦然,年輕時不肯吃苦,老了就有苦在等著你。

接下來是跑步,給自己定的任務是在木棧道上來回跑兩趟。跑一趟,當然輕鬆多了;不跑,更輕鬆……這麼一想,就沒有原則和底線了。我總以為舒服是留給死人的。人活著,就像逆水行船,迎難而上。全球搞大事的人,猶太人為何比例最多,因為猶太媽媽從小教子,就是教導他們找難做的事情做,天下的難做的事情最容易做成。因此,不能怕困難,不能享舒服。人生本來就無意義,但在打拼中卻能創造意義。譬如醫生經過艱苦地探索,研製出抗癌新藥,能給病人帶來福音,其人生就顯出了價值,有了意義;再如"雙十一張友文"搞所謂的公安文學研究,得到文友的大力讚賞,那種高峰體驗是金錢買不到的……


張友文:不必等到天光(給兒子的第12封信)

再次說到跑步,我有時的確也不想跑,但我還得咬緊牙關堅持下來。不想跑,可以找出好幾條理由,如昨夜沒睡好,肚子不舒服,腳崴了等,但是要跑,只要一條理由。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現在終於懂了;能把自己打倒的,不是他人,正是自己。為了做點有意義的事情,身體必須健康。為了身體健康,必須早起活動。早起的好處太多了,可以提早放屎,呼吸新鮮空氣,更主要是增加精神力量。自以為起得很早,走出門,才知比我早的人多的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此言不虛。看到有些白髮蒼蒼的爹爹婆婆們做一些高難度的動作,頓然醒悟,原來還可以這麼活。他們不服老的舉動再次把我的雄心壯志給激起來了,原以為自己老了,不宜跑步,只能散步,不能玩單棍……如今,又回來了原來的狀態——激情澎湃。因為堅持拉棍數月,手中的繭皮再次生起,又可以用刀來削刮,有點意思哦。

你是沒有雨傘的孩子,"雙十一張友文"又不會搞社會關係,因此,你必須依靠自己,讓自己變得強大。當然,首先是內心的強大,不懼風言風語,不怕打擊挫折……正如俞敏洪所言:你是一棵小草,人家會踩過你,只當沒看見你一樣,不會管你的疼痛。當你成為一棵大樹時,人家老遠就看見了你,想踩你都踩不了了。因此,你要努力成長為一棵大樹:活著是美麗的風景,死了也是有用之材……

作者張友文簡介:文學博士、副教授;自詡"雙十一張友文"(參評"副教授"和"攻博"各十一次、自名"公安文學言說者"、自號"功不唐捐齋主";出版《回望公安文學》等專著四部,受邀至武漢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高等院校及公安實戰部門講授"公安文學"43場次,並在部分高級中學和高校進行(公益)勵志講座數場次。微信公眾號:gh_7b4e98b35f4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