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1日(週六)三分鐘新聞速遞


1、4月11日全國疫情時報


2020年4月11日(週六)三分鐘新聞速遞


2、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等擬被禁止使用

“限塑令”推進實施再有進展。4月10日,國家發改委就“限塑目錄”公開徵求意見,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等被列入禁止、限制使用的塑料製品名單。 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等擬被禁止使用,你支持嗎?


2020年4月11日(週六)三分鐘新聞速遞

3、世衛稱新冠肺炎病亡率估計比流感高10倍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疫情通報會上說,新冠病毒的全球傳播已使多國衛生系統不堪重負,擾亂了全球經濟。他指出,新冠肺炎病亡率估計比流感高10倍。


2020年4月11日(週六)三分鐘新聞速遞

TIGER有話說:就這樣了有的歐洲國家還不重視,想啥呢?


3、治癒者女兒哽咽致謝醫療隊


近日,鍾南山團隊成員,廣東支援武漢協和西院ICU醫療隊完成救治任務,啟程返回廣東。一位治癒者的女兒特意在機場等候,想向曾精心救治和照顧母親的高元妹醫生道一聲謝謝,“是你讓我還有媽媽,不然就沒媽媽了”。


2020年4月11日(週六)三分鐘新聞速遞


4、完成使命!最後一支上海援鄂醫療隊回家

4月10日,上海六院醫療隊即將乘坐飛機返回上海。1月23日起,上海共派出9批、11支醫療隊、1640名醫護人員出征,六院醫療隊的凱旋將宣告上海援鄂醫護全部迴歸。

2020年4月11日(週六)三分鐘新聞速遞

TIGER有話說:辛苦了,好好休息。


5、中國能否滿足全球抗疫物資需求


中國的呼吸機產量約佔世界的1/5,本來也無法滿足全球的所有需要。中國的態度很明確:在保證國內供應的前提下,為國外抗擊疫情繼續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量力而行,幫該幫的國家。


6、破壞團結合作就是阻礙抗擊疫情


近日,西方一些政客將疫情政治化的醜陋表演沒完沒了。他們罔顧事實,企圖將本國抗擊疫情不力歸咎於世衛組織“搞砸了”,甚至威脅暫停向世衛組織繳納會費。可是人們都能明白,內因是根本,無論他們如何諉過於世衛組織,都遮掩不住其自身結構性痼疾。


都啥時候了,還分不清輕重緩急。


7、不會長期戴口罩,國內摘口罩正有序推進


10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做客中新網視頻訪談。針對人們是否因疫情將長期無法摘下口罩的問題,曾光表示,國內的“摘口罩”正一步步有序推進,不會長期總戴口罩。他同時指出,戴口罩的時間長短“會分出輕重緩急情況,各個城市情況不一樣。”他強調,當前,海外跟國內還不一樣,戴口罩還得持續一段時間。


不急,一步一步來


8、只要國外有傳染源中國隨時受威脅


10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做客中新網視頻訪談。曾光表示,傳染病是個全球問題,全球要不解決,中國的問題不可能徹底解決,武漢的問題也不可能徹底解決。只要國外存在傳染源,中國隨時受到威脅。

2020年4月11日(週六)三分鐘新聞速遞

現在是人類命運共同體。


9、與特朗普唱反調?第一夫人呼籲民眾戴口罩


地時間9日,美國第一夫人梅拉尼婭在社交媒體上發文,並分享了一張自己戴著口罩的照片,呼籲民眾認真對待疾控中心發佈的指導原則。而她的丈夫、美國總統特朗普此前曾表示,自己沒有戴口罩的計劃。


內部沒達成統一?看來,特朗普媳婦算個正常人。


10、豬肉價格同比上漲116.4%


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顯示,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4.3%,漲幅較上月縮小0.9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8.3%,非食品價格上漲0.7%。食品中,豬肉價格上漲116.4%,漲幅回落18.8個百分點。


2020年4月11日(週六)三分鐘新聞速遞

看來想徹底吃上豬肉,還得等一等。


11、女子不配合體溫檢測辱罵襲警


近日,地鐵7號線灣子站一女子章某琴體溫測量異常並欲強行進入地鐵站。接報警後,駐站民警到場處置,女子仍不配合並辱罵推搡抓撓民警,致民警受傷,隨即被民警果斷制服。現該女子因涉嫌妨害公務已被北京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2020年4月11日(週六)三分鐘新聞速遞

怕是腦袋有問題?支持民警。


以上新聞素材、圖片來源於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環球網、中國新聞網、央視新聞、新京報、澎湃新聞

(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