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改善孩子學習的靈丹妙藥(三)

認識學習本質:學習三要素。

怎麼言簡意賅的說明,學習的本質是什麼?我們不管在生活上,學習上,工作上,其實一直不斷的在學習,有些人學習的快,有些人學習的慢,有些方法很好,有些方法不對,造就的結果完全不同。

對於我們的孩子,如果認識學習本質呢,讓孩子完全記憶並不斷運用這三句話:

1. 記憶其要點;

2. 掌握其規律;

3. 靈活的運用;

這就是學習的本質。

這三句話的邏輯是:先實現第一點和第二點,才能做到第三點。而做到第三點,學習才真正的完成。在孩子的任何學科裡,只要真正意義做到這三句話,學習一定是頂級水平。

一家之言:改善孩子學習的靈丹妙藥(三)

孩子經常出現的問題:

第一種,學習認真,但學習成績不好;除了沒過腦子的學習之外,這些孩子主要把精力放在第一點了,認為學習就是背誦和記憶,他們記憶了很多內容,不管是重要的還是不重要的,但沒整理這些知識,更沒有融會貫通;這些孩子在小學成績可能會很好,但到初中就有可能下滑,高中肯定跟不上。因為根本無法用記憶解決所有問題,所以哪怕再努力刻苦,成績也上不去。另外,這些孩子不是不聰明,而是方法錯了!

第二種,頭腦靈活,能迅速瞭解知識的規律,但比較懶惰,在記憶知識點和基礎累積方面耍小聰明,這些孩子小學成績不會太好,初中、高中如果開始刻苦努力,成績會逐漸提升上去,但是,目前中國的教育,從小學開始就需要學習累積,到初中高中更是如此,這和上世紀學習知識點累積量不可同日而語。在目前學習形勢下,如果開始不累積,特別是初中還比較懶散,到高中三年很難彌補!所以需要家長們特別注意,不能拿老眼光看現在的教育。

第三種,這種情況隱藏較深,孩子基礎知識不錯,在知識規律方面也掌握的不錯,但考試成績就是上不來,其問題的根源是在基礎知識和學科規律性沒有結合,也沒有經常使用。實際還是在死記硬背。如一個常用成語,孩子不僅要明白怎麼讀,怎麼寫,還要知道字面意思和背後的典故,在訓練的時候要能造句,在不經意的說話中蹦出來,這個成語就真正掌握了。如果不能運用,這個成語其實只掌握了一半,這種情況對付應試考試的基礎部分問題不大,但如果在閱讀理解和作文方面,就會稍遜一籌。

第四種,也是最常見的,偏科!這是家長極其頭痛的情況,首先還是老生常談,不要定義孩子;其次建立其學習信心;最後,對不同科目要有不同的學習方法。

一家之言:改善孩子學習的靈丹妙藥(三)

從學習三要素角度分析:

語文、英語記憶其要點、靈活的運用是關鍵!不是說語文沒有規律,是沒有那麼多,語文需要常年的累計和不斷把累計的知識進行運用,靈活運用,再輔以相關的一些規律和技巧。語文太過重視規律和技巧,會對運用產生消極影響。英語更是要多讀多用。

數學、物理等,尋找其規律是關鍵,掌握規律,才能靈活運用!數理的規律性極強,講究舉一反三,需要反覆鍛鍊孩子這個能力,只有掌握各種知識規律,才能真正的應用得起來,面對各種題型,才不會畏懼。數理光憑記是無法學好的。但是基本的公式、參數以及特殊的題型,還是要記憶的,是要記憶相關要點,不是全面記憶。

總體來說,理科類和文科類的學習側重點不同,偏科的問題大多數是孩子太擅長某一方面,而失去另外一方面的鍛鍊。如果您家的孩子和上述的其中一種情況相符,不妨從學習的三要素來剖析,是不是其中一個要素出了問題。努力改善之即可。

一家之言:改善孩子學習的靈丹妙藥(三)

最後再強調,文科類需要長期累積,很難短時間突破。就是短期突破了也是應試模式,在今後更多人生考試中,也會形成短板。而數理方面則不斷訓練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對規律的尋找、掌握、把控、運用非常關鍵。只要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可以短期突破成績,但鍛鍊其邏輯思維能力,卻是需要長期的訓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