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限塑令”來了,建設生態美麗宜居鄉村,幾家歡樂幾家愁?

塑料汙染觸目驚心

全球一年使用2.6億噸塑料,其中1.7億噸屬於一次性使用。如果按每年15%的塑料廢棄量計算,全世界年塑料廢棄量就是1500萬噸。

中國塑料年產量為3000萬噸,消費量在600萬噸以上。其中,中國的年塑料廢棄量在100萬噸以上,廢棄塑料在垃圾中的比例佔到40%。

這樣大量的廢棄塑料作為垃圾被埋在地下,無疑給本來就缺乏的可耕種土地帶來更大的壓力。

為了改善塑料垃圾汙染環境的問題,我國早在2007年就發佈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

新一輪“限塑令”來了,建設生態美麗宜居鄉村,幾家歡樂幾家愁?

新一輪“限塑令”要求

為了積極應對塑料汙染,9月9日下午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指出,要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汙染:

1.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2.積極推廣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替代產品;

3.增加綠色產品供給,規範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

4.建立健全各環節管理制度。

新一輪“限塑令”來了,建設生態美麗宜居鄉村,幾家歡樂幾家愁?

全省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海南已明確了時間表:

2019年底前,建立健全的地方性法規及標準體系,完善監管和執法體系,形成替代產品供給能力;

2020年底前,全省全面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

2025年底前,全省全面禁止列入禁止名錄的塑料製品。

新一輪“限塑令”來了,建設生態美麗宜居鄉村,幾家歡樂幾家愁?

全國“限塑令”回望

自2008年起,我國在全國範圍內實施了“限塑令”。

2008年至今,由於飲料瓶、洗髮水瓶等一次性塑料標準包裝物短期內沒有替代品,全國這輪“限塑令”沒有堅持下來。

海南省根據國際前沿的環境保護、資源利用政策措施,勇於嘗試:

推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和押金回收制度,建設回收體系,提高資源化回收利用效率,已經取得實效。通過押金回退引導驅動一次性塑料標準包裝物回收,著力解決回收體系“最後一公里”的難題。

新一輪“限塑令”來了,建設生態美麗宜居鄉村,幾家歡樂幾家愁?

這將會發生哪些“化學反應”?會帶來哪些新的商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