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民國時期將領

虞 廷

虞廷(1875-1912) 字賡甫,浙江浦江人。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舉人。入浙江武備學堂學習。畢業後,金、衢、嚴、處四府在杭州創辦公學,被延致主持校事,並籌設測繪專修科。後歷任浙江陸軍學堂監督、八十二標監練官。光緒三十三年(1907)秋,秋瑾被捕,虞奔走營救,引起當局懷疑,被調任溫州炮臺司令、鎮海關守備。民國前一年(1911)十月月武昌起義,浙江起事響應。十一月,率溫屬各臺歸正。浙江省都督湯壽潛授予都督府顧問官、代理參議廳總參議、退伍事務所所長。民國元年(1912)五月任浙江陸軍講武堂堂長。以公事意見不合,與人齟齬。八月辭職,擬退居還鄉,行前被刺身亡。

張鴻翔

張鴻翔(1881-1946),乳名三和,字雲青,浙江浦江人,為國民黨少將。早年曾追隨孫中山參加同盟會。在陸軍部協和陸軍學堂炮科畢業。後任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副官、兵器教官。後任廣東討逆軍參謀長、粵軍遊擊第一支隊司令官、福建建國軍第一獨立旅旅長、豫陝晉邊區綏靖督辦公暑少將參議及十一路軍總指揮參議等職。民國十五年(1926)回鄉。抗戰期間,充任偽浦江縣縣長。民國三十五年(1946)病死於上海。

張效巡

張效巡(1883-1971)號靖卿,浙江浦江人,為國民黨少將。光緒三十二年(1906)投筆從戎,考入弁目學堂,加入光復會。三十三年(1907)考入保定軍官學校。畢業後,派至杭州新軍步八十二標—營右隊(即浙江第一師第二團第二連)任排長。民國前一年(1911)十一月一日,八十二標第一營充當前衛,攻打南京天堡城。回浙後,升為上尉連長。民國建立後,歷任營長、參謀本部第三廳中校參謀、軍事委員會中校副官、重慶銓敘廳上校科長。民國三十五(1946)七月三十一日任少將。1961年作為浙江省代表出席北京召開的辛亥革命五十週年紀念會。1971年8月,在杭州病逝。撰有《辛亥革命回憶錄》多篇, 《浙江辛亥革命光復紀事》和《辛亥革命攻克南京親歷記》文,編入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資料》。

鍾道錩

鍾道錩(1892-1955),字允大,號映奎,浙江浦江人,為國民黨中將。北京師範大學畢業,赴美國留學七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工科碩士學位。回國後,歷任金陵兵工廠工務處處長,廣東第一兵工廠廠長。至抗戰後,改名四十一兵工廠,任廠長,授中將軍銜。抗戰後辭職。解放後,調國務院第一機械工業部汽車工業管理局,籌建洛陽拖拉機廠任技術顧問。

印貞中

印貞中(1899-1936) 字平莊,號丙乙,浙江浦江人。黃埔軍校第一期第一隊畢業。歷任黃岩、獐山、路橋、孝豐等地公安局局長、內河水警第七隊大隊長。後入南京幹訓班畢業,任南昌行營剿軍別動隊南豐通信站中校主任。民國二十五年(1936)八月任陝西保安隊第二科科長。十二月十二日於“西安事變”中陣亡。二十六年(1937)十月二十七日追贈少將。


葛武棨

葛武棨(1901-1981),浙江浦江人,為國民黨中將,蔣介石“十三太保”之一。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二期,民國十五年(1926)入日本明治大學政治經濟系深造。十七年(1928)日本留學回國,任國民浙江省政府黨部執行委員兼浙江省地方軍隊特別黨部書記長、中央軍杭州軍官補訓班上校政治教官、黃埔同學會籌備委員。二十二年(1933)二月,任寧夏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廳長。二十三年(1934),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侍從秘書兼第六組組長。抗戰爆發後,十二月任甘肅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廳長,創辦西北訓練團任教育長。二十八年(1939)秋,任軍事委員會戰時幹部訓練團西安戰幹團少將教育長、三青團第一屆中央幹事會幹事。三十五年(1946),任國民黨中央農工部副部長,當選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三十六年(1947)七月,授陸軍少將。同年十二月,授陸軍中將。三十八年(1949)隨國民政府入臺灣,續任“國大代表”。1981年9月16日於臺北逝世。

張 新

張新(1902-1985),初名鹹昆,字光輝,原名張鹹琨,浙江浦江人, 為國民黨少將。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陸軍大學將官班一期畢業、印度美國主辦軍官戰士學校汽車駕駛班畢業。曾參加東征、北伐。抗戰期間,任第九十二師五百五十二團團長。後任四十六師一三八旅旅長、中央軍校第七分校少將總隊長、陸軍廿四師師長。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四月,國民黨軍隊整編,師改稱“整編旅”,任整編第二十四旅長,隸屬整編第七十六師。三十六年(1947)十月七日在清澗戰役中被俘。民國三十八年(1949)五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任西南軍區高參及教導團團長。1952年轉業回籍。歷任第二、三、四屆浙江省政協委員,縣人民代表。1985年8月13日病逝。

方 耀

方耀,號秉榮,浙江浦江人,為國民黨少將。國民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畢業。歷任國民黨革命軍排長、連長、營長、團長、福建保安第一旅旅長。民國三十八年(1949)任第80師副師長守備南京,撤退浙江途中代理師長時被俘。1975年特赦。曾任杭州市政協委員。

陳芝範

陳芝範,號瑞生,浙江浦江人, 為國民黨少將。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民國二十九年(1940)九月,任國民政府浙江省保安四團團長,歷任浙江省開化、嵊縣縣長、國民黨第九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民國三十六年(1947)一月七日任少將。不知所亡。

陳玉輝

陳玉輝(1903-1990) ,學名玉輝,字呈國,號鍾美、白光,浙江浦江人,為國民黨中將。黃埔軍校第二期工科畢業、黨政班第五期畢業。民國十五(1926)任浙江省海上警察局營長。民國二十六年(1937)十月至二十七年(1938)一月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青浦特訓班上校大隊長。後任國民黨中央警官學校教練主任、訓練處長、教育班隊長兼總隊長等職。民國三十二年(1943)任中央警官學校第二分校主任。民國三十五年(1946)升任教育長校長職。民國三十八年(1949)由廣州赴臺,任“天台山挺進總隊”司令、臺灣國防部獨立第七縱隊司令、國防部中將高參等職。1990年5月3日亡於臺。

張咸宜

張咸宜(1903-1951) 字錦城,浙江浦江人,為國民黨少將。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國民黨中央軍校高級教育班第一期、廬山暑期訓練班第二期、第三戰區將校團將官班第一期畢業。歷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團三連少尉排長、第三連上尉連長、特務營中校營長、團府警衛團中校團附、浙江保安第四團中校團附、浙江保安第一總隊指揮部上校參謀主任、浙江省全省防空司令部參謀長、浙江省防空指揮部副司令。民國三十四年(1945)九月六日,任少將。十月十八日,任浙江省政府防空處處長。民國三十八年(1948)三月當選為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1951年9月15日亡。

張雄世

張雄世(1903-2001)字建英,筆名建行,浙江浦江人, 為國民黨中將。上海復旦大學、陸軍大學、廬山特訓班畢業。在重慶三青團中央團部任機要秘書,後執教中央陸軍大學、上海同濟大學。抗戰期間,任青年軍201師作戰營中校營長、副團長。抗戰結束後,任中央警官學校教官。上海市經濟警察駐中央銀行任特派員、上海經濟警察大隊大隊長、北新涇和四川路警察分局局長。民國三十七年(1948)赴臺,任臺灣船舶總隊長、臺灣海防司司長、高雄市第一警察分局局長、中壢警察分局局長、中央警官大學中將教育長等職,後定居美國。著有《枕戈珠簾合編》上下兩冊、《吟鞭憶語》。

王 然

王然(1904-1987)字貞夫,浙江浦江人,為國民黨少將。黃埔軍校第三期騎兵隊畢業。民國十五(1926)十月至十八年(1929)二月任黃埔軍校第六期步科第二中隊第二區隊少校區隊長。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夏任總統府山東戰地視察官,後調濟南任第九十六軍吳化文部戰地視察官、戰地視察組組長。九月在濟南戰役中被俘。1975年特赦。1984年任第一屆浦江縣政協委員。1987年9月30日病逝。

洪顯成

洪顯成,又名鐵魂,浙江浦江人,為國民黨少將。黃埔軍校第一期第二隊畢業,曾任黃埔軍校校長衛隊班長。歷任軍政部第一招募處處長。民國三十四年(1945)胡宗南部暫編第三十師少將師長。三十七年(1948)七月派為浙江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三十八年(1949)五月隨國民黨赴臺。

張政藩

張政藩(1906-1959) 字介人,號翰屏,浙江浦江人,為國民黨少將。上海大夏高等師範科畢業。歷任江蘇尚立第二中學、上海中學、福建省立鄉村師範學校、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任教。民國二十五年(1936)任軍政部兵工署少校股長。二十七年(1938)升任中校科長。二十八年(1939)任兵工署四十一兵工廠中校秘書。三十一年(1942)任陸軍大學上校主任秘書。三十三年(1944)晉升軍簡二階少將科長。三十四年(1945)改任臺灣行政專官公暑簡任八級科長,晉升簡任七級機要秘書。三十六年(1947)國民政府財政部聘任中央銀行顧問。後任浙江省常山縣縣長,至民國三十八年(1949)中華人共和國成立。於1959年亡故。

洪集成

洪集成(1908-1990),字靜之,別名以鑫,浙江浦江人, 為國民黨少將。國民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工兵科畢業。民國三十六年(1947)中央訓練團警政班畢業。曾任國民政府浙江省警校區隊長、浙江省保安司令部參謀處副處長、麗水警備司令部參謀長等職。民國三十八年(1949)二月隨同浙江省陳儀策劃起義,事敗。儀被押赴臺灣受審,被害。集成則退隱故里,躬耕隴畝,懸壺濟世。1984年任第一屆浦江縣政協委員。1990年4月30日病逝。

——《浦江宦跡錄拾遺》


校對:濁 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