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關:事實傳播者

電視劇《完美關係》“誇張”的劇情一度引發許多觀眾的吐槽,但不得不說,情節緊湊,可看性還是挺強的。時至今日,很多人依舊對公關這個行業抱有偏見,認為從業者“不光彩”。實際上,他們只是事實的傳播者。

公關:事實傳播者

所謂“公關”,顧名思義即公共關係,大多是以一個團隊為單位進行活動的。企業需要維繫好與外界的關係,公關團隊自然必不可少,可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只有少數大公司才會配置。更多公司則覺得公關就像是個“閒差”,並不是總有活要乾的,所以當出現問題再去請亦無可厚非。

突發的不良事件或惡性事件,給牽涉其中的公司帶來嚴峻的挑戰,撇除金錢上的損失不談,更重要的是形象遭到了“醜化”。形象好比企業的“人設”,一旦崩塌,極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惡劣影響或後果,危機公關的價值可見一斑。

公關:事實傳播者

人言可畏,一句不負責任的“謠言”會無限放大,一個原本普通的事件會持續發酵。不予置評是逃避的表現,未必有用;而默認只會讓更多人矇在鼓裡。出現危機時,最需要做的就是及時發聲。通常是在網上發個聲明,表明己方的立場與態度,用有理有據的事實來澄清,繼而引導受眾接受。如有必要,可召開新聞發佈會。相關負責人讀公關稿,首要的是真誠,回答媒體的問題時還得有邏輯,如此才能令人信服。

公關:事實傳播者

說起危機公關,不得不提一個堪稱教科書級的案例。前兩年,某撈一家門店出現衛生事件,還沒等事件發酵,甚至於在很多人都未關注到這一事件時,其公關團隊迅速反應,一份有效的聲明就出爐了。與其它類似事件當事企業不同的是,某撈及時承認錯誤、誠懇致歉,並提出改進措施,收穫了不少讚揚。很多時候,無謂的辯解只會越描越黑,人們要的只是態度。

公關:事實傳播者

每個行業都有不和諧的存在,公關行業也不例外。面對所謂“黑公關”的惡意誹謗和肆意造謠,其所指對象只需以清晰的邏輯闡述事實,並表明自己的態度,“莫須有”的事件終將不攻自破。

力挽狂瀾需要魄力,更需要智慧。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信息的散播速度快到難以想象。吸引力法則告訴我們,轉移注意力是常用手段,畢竟受眾在關注新事件的同時,總會在無形中淡忘舊事。

公關:事實傳播者

誠然,危機公關只是公關中的一部分,還有諸如品牌傳播、產品營銷、活動策劃等窗口貫穿於企業的日常,重要性也不容小覷。

事實毋庸置疑,公關亦如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