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70年代!獨有的社會氣息,不看可惜了!

最近迷上兩部劇,一部是《將夜》,一部便是剛剛開播的《大江大河》,雖然目前只播出了6集,卻是將人物的形象和內心刻畫表現的非常精彩,讓出生在那個年代人有了心理上的共鳴,沒有出生在那個年代的人,也能深刻體會那個年代獨有的社會氣息。

改革開放短短20年,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讓我們跟著這部劇一起去體驗改革的春風!

宋運輝和宋運萍是親兄妹,家庭成分高,在那個年代,這種成分的家庭是要被低看好幾眼的,開批鬥大會時,他們就會被帶上高帽子滿街遊行,成為資本主義腐敗的代表,是要被打倒的對象,孩子上學也是被群嘲和欺負的對象、找工作和找配偶都是難題,關於階級身份找不到配偶的問題在《父母愛情》這部劇中有很細膩的表現,沒看過的小夥伴可以去看看,很經典的一部劇。

而《大江大河》則主要講了改革開放進行中的故事,宋運輝趕上了好時候,四人幫倒了,高考恢復了,所有的有志青年都可以進入大學學習更多的知識,一展才華和抱負,但是宋運輝家的高帽子還沒有摘除,於是他上大學的事情便遇到了阻力。

《大江大河》70年代!獨有的社會氣息,不看可惜了!

即便中央有文件、有倡導,但文件從中央到省再到市,兜兜轉轉最後到了小鎮,總有人在使絆子,在這個國家發展急需人才的檔口,有時候,有些幹部反而成了阻礙國家發展的主力軍!

《大江大河》70年代!獨有的社會氣息,不看可惜了!

他們頭腦中首先想到的是階級鬥爭,而不是農民的口中糧,階級鬥爭能給他們帶來權力,他們可以從中漁利,而民以食為天,他們是從來不考慮,最新一集中,雷東寶說過,被趕下臺的書記,自己家中養豬養雞,卻不允許農民養豬養雞,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可真是將這句話發揮的淋漓盡致!

老猢猻便是這類人的典型代表,相信對於這類人大家都不陌生,現實生活中也不缺乏這類人,他們才是社會發展的阻礙,是毒瘤。他們每天的任務是吃飯喝茶等下班,簽字我就刁難你,既然給了我權力,我為什麼不用,過期等於浪費!他們的權利不是用在為人民服務上,而是為人民添堵上!

宋運輝是個單純的人,他以為有了文件所有人便要執行!當這些人不執行時,他就站在辦公地點一遍遍的背誦著中央的文件,背一百遍一千遍。

《大江大河》70年代!獨有的社會氣息,不看可惜了!

方法是笨的,結果是好的。總算是把檔案送去了縣裡,可是隻給了一個名額,理由是:你家成分高,出了兩個大學生,其他群眾有意見!

這個意見放在政治層面上可以理解,畢竟當時的社會風氣便是如此,若是放在個人情緒上面,那便是我見不得你好!憑什麼你家出了兩個大學生!死也要給你拉下一個來!不能讓你們家得意!這就是小人物的嘴臉!老猢猻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吃軟怕硬、心胸狹隘、睚眥必報!希望導演不要給他一個好結局!

就沒人治得了老猢猻?有!我們還有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雷東寶!專治各種不服!

政策是在不斷改變的,因為祖國在不斷地進步,雖然大學免費、工作分配和分配住房這些福利我們沒有遇到,但是我們也趕上改革的春風!

話外:我本人很喜歡聽那個年代的故事,所以,給大家說下那個年代上學的特點,這是父母輩講給我聽的,那個年代特別窮,吃不上飯,上學也就成了奢侈的事,家庭好一些的,男孩女孩都上,女孩上完小學或者初中就可以了,直接回家幹活,男孩的話會多上幾年,上完初中直接進入職業中學!畢業就可以工作掙錢養家,因為畢業包分配!沒有幾個家庭會選擇上高中-----大學這條路線的,考不上怎麼辦?在那個飢腸轆轆的年代,首先要解決的是吃飯的問題!這也是實現所迫!所以,那個年代,上職專的比上大學的多得多哦!

好了,這篇文章就寫到這,下一篇聊一下老光棍的問題!雷東寶的光棍村~

讀者朋友們,謝謝轉發和收藏,還有點贊!但願我親親苦苦敲些這幾個字能換幾個饅頭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