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日本人誤會的中式日語,聽完讓人臉紅


讓日本人誤會的中式日語,聽完讓人臉紅


很多中國學生在學習日語的時候,由於對日語文化不夠了解,從而造成了很多的誤會。因為日語中存在許多的漢字,很多小夥伴卻以為它們是相同的含義,隨意亂用,甚至覺得自己說出來的漢語發音和表達是對的,但是事實上真正的日本人其實並沒有辦法理解。發生這個情況除了兩國的文化差異,在學習的時候沒有特別注意習慣性用語其實也是造成這個情況的原因之一。而且很多小夥伴在進行日語會話的時候,總是會將日語轉換為中文,再轉換成自己的日語來進行表達,在這個轉換的過程中,我們就很容易犯中式日語的一些錯誤,還認為它是對的,這對後期的日語學習也產生了不好的影響。

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經常會犯的中式日語的錯誤:我相信如果按照中文的邏輯,大家都會說「今日は天気がいいですね」,如果我們深入研究,會發現語法沒有錯誤,單詞也沒有錯誤,但是卻沒有日本人會這樣說,他們更多地用「今日はいいお天気ですね」來表達,作為初學者可能很難理解其中的緣由,當這就是正確地道的日本語表達,這個其實就是中日之間的文化差異,日本人本來就是這樣說。


讓日本人誤會的中式日語,聽完讓人臉紅


又比如“人有三急”,如果按照中文式表達,可能會說「トイレはどこですか?」來詢問,但是這個直接表達卻會讓對方聽起來感覺不太禮貌,還會讓詢問的人覺得你這個人有暴力傾向。如果我們真的想要找廁所的話,「トイレに行きたいですが…」這個表達就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有人跟你這麼說的時候,千萬不要回復“你去吧”,而應該回復他去廁所的路,因為日本人說話比較含蓄,所以它省略了“我想去廁所但是卻不知道怎麼去”,而中文更多地站在“你”的角度去表達,而日語中則更多地會表達自己的情感,不會隨意揣測對方的意思,生怕影響到對方。

看過這兩個例子,我相信大家對於中日兩種語言之間的差異感也有了更深地理解,而且想要讓大家注意學習一門語言,要多用心去學習,尤其是外語,這個是需要長期積累的,必要的時候,還需要嘗試模仿本土人的說話方式。很多人自認為學習了多年的日本語以為很了不起了,但你說的日語是不是地道呢?這個就需要注意了,我們要去理解為什麼我們和日本人表達到底有什麼不同,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學習到地道的日本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