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漆艺保护与产业发展规划》重点举措:产业空间布局

​《福州市漆艺保护与产业发展规划》按照突出重点、统筹规划与发展特色思路,精心打造朱紫坊漆艺文化街区,改造提升晋安远洋路漆艺苑保护基地,以生产和销售分离的形式规划建设漆艺小镇,引导漆艺企业向漆艺文化街区和产业示范基地集中,全力打造形成“一街区两基地”的漆艺产业空间布局。


(一)精心打造朱紫坊漆艺文化街区

朱紫坊位于福州市最繁华的东街口商圈东南部,毗邻全国5A景区三坊七巷,规划面积约16.86公顷(核心区面积6.47公顷),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朱紫坊具有品牌张力,风景优美,有利于漆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目前福州市漆艺术研究院(朱紫坊33号)、漆艺美术馆(朱紫坊38号)、东方生活体验区(芙蓉园)、漆艺术研发中心、漆艺众创空间等项目落地。

•目标定位:

将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成为以“漆文化”为主题的新型休闲体验式的历史文化街区、福州重点旅游景区和全国漆艺精品重要集散地、集漆艺的展览、拍卖、交易、创作、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漆艺著名设计企业和大师集聚的“漆都”文化品牌。


《福州市漆艺保护与产业发展规划》重点举措:产业空间布局

▲《空》脱胎漆器 朱冰 作 福州市第25届工艺美术“如意杯”大奖赛 金奖


•重点举措:

1.加强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与安泰河自然景观的相互交融,街区内打造轻松、明快的文化街氛围。

2.引导漆艺企业和艺人在特色街区开设窗口,建立“体验式”的销售展示门店。在朱紫坊33号、38号、芙蓉园等漆艺项目基础上,配套建设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漆文化体验和漆文化时尚广场等项目。

3.集聚周边精品酒店、青年驿站、漆艺茶社、漆专卖店等,打造形成文化休闲业态的城市客厅和漆创意街区。

4.开设国际漆艺交流营和国际漆艺高级研讨班、重点办好漆艺专题小型展及国际双年展等展示交流活动。


(二)改造提升晋安远洋路漆艺苑基地

地处晋安区远洋路75号原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旧址,2006年福州市委确定为漆艺重点抢救与保护基地。建筑两栋三层,占地面积为8.625亩,建筑面积为6986.89㎡,高约12米。一楼沿街开设脱胎漆器一条街,前店后坊,是福州现有最大规模的漆艺产品专卖街。二楼设有约658平方米展示厅和208平方米的会议室。三楼设有大师工作室和漆艺作坊。基地有历史积淀,聚集一批漆艺大师和技能人才,对外知名度较高。当前基地主要问题:整体色彩单一,景观杂乱,外观老旧,建筑老化和管理落后等。

•目标定位:

充分依托基地漆艺工作室的集聚基础,发挥基地的大师制作技艺优势和对外影响,主动对接国内外漆艺产业资源,搭建集研发创新、宣传展示、市场销售和旅游购物于一体的传统大漆濒危技艺的抢救、传承和保护平台。该平台允许小规模的手工生产,作为精品创作、教学、培训和体验式制作等重要用途,禁止从事大规模、大批量漆器工业化生产。


《福州市漆艺保护与产业发展规划》重点举措:产业空间布局

▲《霞映瑞雪暖江南》漆画 黄英 作 福州市第25届工艺美术“如意杯”大奖赛 金奖


•重点举措:

1.实施形象外观提升工程。改造提升漆艺苑的内部形象和外观,增加文化观感和艺术气息,形成地方建筑特色与漆彩完美结合的漆艺传承与保护基地。

2.加强生态环境整治。加快污染设施建设,提升污染处理能力,解决污水、废气问题。

3.限定经营业态,禁止非漆艺业态入驻。支持符合条件的漆艺大师设立工作室,对不符合条件的工作室进行整顿。

4.创建“大师示范工作室”,加强全国高校漆艺实训基地建设。

5.加强驻地漆艺行业协会建设。强化行业协会在交流、咨询、培训、宣传等服务职能。

6.完善基地内部管理制度。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为漆艺从业人员与游客提供更加便利与优质的服务。


(三)以生产和销售分离的形式规划建设漆艺小镇

1、生产基地安排在鸿尾工艺品产业园。该园位于鸿尾乡大模村,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拟于2020年开工建设。

2、创作展示销售中心安排在竹岐乡闽越水镇。该中心计划分两期实施,第一期计划租用闽越水镇内商业性质房产3000平方米用于产品展示,同时在闽越水镇旁、福银高速竹岐出口对面规划20亩土地用于建设漆艺产业园大师工作室;第二期计划在闽越水镇和316国道中间规划300多亩土地,用于建设脱胎漆器、木根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园。

•规划建设条件:

1.交通便捷。生产基地位于鸿尾乡大模村,距福银高速鸿尾出口及316国道2公里,至福州中心城区以及闽清高铁站车程约20分钟,区域地理条件优越;创作展示销售中心位于竹岐乡闽越水镇,福银高速竹岐出口及316国道、地铁2号线竹岐延伸线竹岐站边。

2.空间开阔,环境优美。借助竹岐便利的交通条件和闽越水镇的人文因素,助力传统脱胎漆器、根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同时,凭借竹岐和鸿尾高速互通及316国道的有利条件,可以有效地降低运输成本,也有利于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快捷衔接。周围山林茂盛、古树参天,生态良好。

3.符合福州市总体规划要求。按照福州城市规划,竹岐乡未来重点打造商务度假、文化温泉、休闲养生等功能区。规划建设竹岐、鸿尾漆艺小镇与之高度契合,具有良好的文化效益和旅游价值。

4.产业基础好。闽侯工艺美术产业门类众多,有利于传统工艺跨界融合与碰撞交流。现拥有多家知名漆艺企业,从原料、生产加工、产品销售、营销推广等都相对成熟。


《福州市漆艺保护与产业发展规划》重点举措:产业空间布局

▲ 《问道丝路》漆画 魏宁 作 福州市第25届工艺美术“如意杯”大奖赛 金奖


•目标定位:

结合闽越水镇的人文因素,深入挖掘与整合漆艺产业资源,以创建国家4A级景区为标准,以漆艺文化魅力为背景,构建“1+X”产业体系,建设高端的漆艺家具集聚区、实力的漆艺双创基地、魅力的漆艺文化旅游区、活力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强力的漆艺电商核心区,打造融生产加工、艺术展示、文化旅游、生态游憩、养生度假于一体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漆艺小镇。

•重点举措:

1.科学划分功能区。具体功能分为“四区”:工艺博览区,活力创业区、文化创意区、生态休闲区。工艺博览区承担漆艺大型展销活动,规划建设福州市漆艺博物馆;活力创业区承担高端漆艺家具、木雕漆艺跨界融合、大型建筑室内漆艺装潢的发展任务;创意区重点聚集国际漆艺大师和时尚设计师;生态休闲区打造高级漆艺师的生活区以及游客旅游休闲居住基地等。

2.完善产业链条。引导漆艺产业链整合,引进创意设计、拍卖交易、营销策划等机构,建成集漆艺产品生产制作、展示交流、新产品研发、销售交易为一体的漆艺“双创”基地。

3.打造漆艺旅游目的地。借助闽越水镇的人文因素,融入漆艺术主题的创意空间雕塑、绿化和园区等主题设计。项目凸显漆文化特色,围绕工艺、文化和生态三大核心魅力,全力打造国家级漆艺旅游度假区,世界各地“漆漂”人才的栖息地。


《福州市漆艺保护与产业发展规划》重点举措:产业空间布局

▲ 《梦圆》漆器 叶聪 作 福州市第25届工艺美术“如意杯”大奖赛 最佳创意奖


附件:

《福州市漆艺保护与产业发展规划》重点举措:产业空间布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