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河北哪條河?山東山西哪座山?你知道嗎?

我國現今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其中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有些省份的名稱與所處的地理位置有關,那麼河南河北指哪條河,山東山西是哪座山,廣東廣西又指啥?你都知道嗎?

河南河北哪條河?山東山西哪座山?你知道嗎?


河南省,歷史淵源頗長,遠古時期,河南地區森林茂盛,野象眾多,河南被描述成人牽象的地方,這也是象形字“豫”的根源,是河南簡稱“豫”的由來;而關於河南、河北兩個省份名稱的由來,則源自於河南道、河北道。

河南河北哪條河?山東山西哪座山?你知道嗎?


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將全國分到十道,史稱“大唐十道”,即河南道、河北道、河東道、關內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嶺南道。

河南道、河北道分別是在黃河以南、黃河以北,此時,河南河北說的是“黃河”,不過河南、河北兩省的區域劃分不斷調整,如今河南省和河北省的地理分界河更傾向於漳河。

河南河北哪條河?山東山西哪座山?你知道嗎?


根據古時山東山西的地理位置,與現今兩省行政區劃,山東山西的“山”也有兩個代表,一是“崤山”,《漢書·趙充國辛慶忌傳》有記載:“秦漢以來,山東出相,山西出將。”這裡的“山東”指的是崤山以東的地區,山西指的是崤山以西的地方。

二是“太行山”,“山東”和“山西”經過各個朝代的變更,以太行山為明顯的分界山脈相鄰,如今山東省和山西省的區劃,讓兩省不再接壤,中間還有了一個河北,不過人們還是習慣於說山東山西是指“太行山”。

河南河北哪條河?山東山西哪座山?你知道嗎?


廣東廣西的“廣”與山脈河流就沒有多大的關係了,漢獻帝劉協在位期間,交趾刺史部始稱交州,後交趾刺史朱符在民變中去世,交趾太守士燮將州治從交趾郡龍編遷到蒼梧郡廣信縣,至東漢滅亡,廣信正式稱為交州治有14年。

264年,吳景帝(孫休,三國東吳第三位皇帝)將南海、蒼梧、鬱林、高涼4個郡(今廣東廣西大部)從交州劃出,另外設廣州,州治番禺,“廣州”也由此得名,廣東廣西中的“廣”便源於此。

河南河北哪條河?山東山西哪座山?你知道嗎?


997年,宋太宗(趙光義,宋朝第二位皇帝)將廣南路分為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廣東”即廣南東路的簡稱,廣南西路是“廣西”,這就是廣東、廣西名稱的來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