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學習,家長急得睡不著覺!教育專家表示,這兩點需牢記…

孩子不愛學習,家長急得睡不著覺!教育專家表示,這兩點需牢記…

孩子猶如天使,家長怎樣做才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從而避免厭學情緒呢?下面我們一起了解教育專家們的意見。

教育歷史證明,壓迫是造成厭學的罪魁禍首,泯滅學習興趣!

中世紀的歐洲(400~1500),在長達一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因強調權威式教育之特色,在整個教育歷史中都留下深刻的印記。

這裡的印記,負面的居多。

中世紀強調權威,認為教宗絕對無誤,信徒絕對服從教宗。

另外,天主教在著名思想家多瑪斯.阿奎納的神學倡導下,崇尚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構築了宏偉的學術殿堂,至今在全球學術圈都佔據顯赫的地位。

在權威至上的推崇下,世界上的“小學”皆無足輕重,因此培育出了“反智”的愚學風氣。

後來的天文學家

開普勒伽利略等人都證明亞里士多德之謬誤。

權威要求絕對服從,凡有反抗者,輕則皮鞭,藤條,重則上綱上線,比如著名的宗教法庭—異端裁判所,就是明證。

在教育上,這開了一個壞頭。

父親是家中的最高權威,孩子根本不敢反抗,大人稍有不快,則立刻體罰,甚至有的孩子嚇死,或者體罰過甚而夭亡。

學校被認為是打人的地方。老師體罰學生,天經地義。因此,學生厭學,是普遍現象。

比如,十七世紀著名的教育家—康米紐斯,他因為提出了全民教育的理念,以及設計圖文並茂的教科書而聞名遐邇。

康氏回憶在學校受體罰的感受:

自己在十六歲以前所受的學校教育是拳頭、棍子、棒子、樺木,打在學生的臉上,背上以及前身,直到血流出來。全身遍佈著條痕、鞭疤、棍跡。

為什麼本是興高采烈的學習活動,變成觸目驚心的行為呢?

中國不缺乏虎爸虎媽,這裡的歷史,極具借鑑意義。

孩子的興趣,靠大打出手,是培養不起來的,只能適得其反。

孩子不愛學習,家長急得睡不著覺!教育專家表示,這兩點需牢記…

醫治厭學的方法一:觸景生情,環境激發學習之興趣

教育心理學強調:激發學習興趣,優美的環境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以史為鑑,美國著名的教育家巴納(1811~1900),他對美國教育最大的貢獻在兩個方面,一是推動公共教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義務教育,二是推動教學環境的改善。

巴納說:

“學校是個黌宮,供給社區每一位孩子做體能、智力以及道德文化上的獻禮,並在每個心靈的深處種下最早也是最強的有關真理、正義、愛國的印象。”

想象一下,約150年前就有人提倡:孩子的座椅設計需要根據人體工程學原理,以符合孩子的特點。另外,加強教室通風,防止疾病。優化廁所設計,文明教育環境。注重安全,學校遠離鬧市區與交通線路等等。即便當今,這樣的理念也是非常先進的。

假如學校景色宜人、發人深省、幽靜清潔、美觀雅緻、空間遼闊、柳樹如茵、鳥蟲鳴叫、鴻雁南飛,師生步入其間,自然能激發興趣,摯愛學業。

這裡對家長的啟發是,將家庭建設成伊甸園,設有藏書的房間,佈局典雅,這能有效激發孩子的興趣,還何愁厭學之困擾?

孩子不愛學習,家長急得睡不著覺!教育專家表示,這兩點需牢記…

醫治厭學的方法二:愛心呵護,鼓勵陪伴

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埃裡克森說過:

“孩子進取的強烈動力,來自別人對他們所獲成功的真心和絕對的認同。”

這裡的重點是“真心”地讚美,而不是敷衍的廉價應付差事。孩子非常敏銳,他們能感受到大人對自己的態度。若敷衍了事,他們對於激勵的方法,也會產生“審美疲勞”。

還有,愛心呵護,鼓勵陪伴,這對醫治厭學而言是特效藥。

愛是恆久忍耐,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在教育的過程中,不能急躁,不是能一下立竿見影的,需持之以恆。

在愛心培養的旅程中,愛是支撐的活力,也是不氣餒的引擎。

還是以史為鑑。

在十八世紀中葉的偉大教育家—裴斯塔洛奇(1746~1827),以其愛心著稱。因為他 “教育愛”之理念提出,並終其一生實踐之,顛覆了整個歐洲的教育觀念。原先流浪街頭、無家可歸的孤兒,因染有惡習,在“教育愛”的感化下,表現驚人的學習潛力。

還有很多曾經厭學的孩子,在他那裡重新發現學習之樂趣。

斐氏的“教育愛”,猶如德蕾莎修女之天使愛,在人類教育史中留下重彩。

當時瑞典負責教育的官員參觀裴氏的學校後,做出這樣的評語:

你的學童進步神速,不管他們的個性差異有多大,他們都能做有益的事。教師懂得如何人盡其才,並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培養才能,你的教學已經為所有的教學奠定了基礎。

當前的流行方法(體罰),使得學童痛苦不堪。從五歲到八歲,除了會寫字、拼音及閱讀外,一無所獲。但你的學生不但在這方面打破前例的成績,且突出者在寫字方面有驚人表現,在繪畫方面亦然。你已激發學生樂意學習歷史、自然、地理等等,以後教師的工作之減輕,可以到不可思議的地步。

點題:

在古羅馬,“學校”一詞的意思是“遊玩”,也叫“快樂之屋”。

因人的功利想法,將之變成孩子“心靈的屠宰場”。

上面所提到的一代宗師裴斯塔洛奇,畢生付出教育之愛,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厭學是表象,關鍵要在靈魂深處認識到人的無知。

在愛的滋潤下,一定能逆轉格局。歷史為證!

歡迎關注: ,青雲計劃獲獎者,優秀教育領域創作者。

(1)三娃奶爸,勤奮父親,育兒達人。

(2)教育技術極客,《說文解字》視頻被騰訊收錄為精品內容。

(3)教育領導力碩士,海外名校畢業,全A拿下。

以上僅為一點教育中的感受,歡迎同仁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