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海關:近36萬件出口醫療物資偽瞞報被查獲

新華社廣州4月10日電(記者丁樂)記者從廣州海關了解到,廣州海關所屬佛山海關駐南海辦事處,8日查獲以“非醫用口罩”為名偽瞞報出口的近36萬件醫療物資。目前該案已移交海關緝私部門處理。

該票貨物為某公司以一般貿易方式申報出口的非醫用口罩,現場關員在掏箱查驗時,發現集裝箱內有一批未如實申報的醫用口罩、額溫槍及防護面罩,包括醫用口罩33.5萬個,額溫槍4000個,防護面罩2萬個。

隨著疫情在海外蔓延,我國出口防疫物資數量不斷增長。據法規要求,4月1日起,出口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呼吸機、紅外體溫計的企業向海關報關時,須提供書面或電子聲明,承諾出口產品已取得我國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書,符合進口國(地區)的質量標準要求。海關憑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的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書驗放。

海關在保障防疫物資有序通關的同時,加強單證審核把關、強化現場查驗監管。廣州海關提醒,對於查獲的出口醫療物資違法違規行為,將依法依規對涉事企業嚴肅處理。對以偽瞞報方式逃避海關監管的,海關將依法沒收走私貨物及違法所得,可以並處罰款;構成犯罪的,將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對於出口醫療物資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將依照規定,責令停止出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貨值金額50%以上3倍以下罰款。上述被海關處罰的違法行為將作為海關認定企業信用狀況的參考依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