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落選賽:中國男籃“最後的戰役”

首先不帶有任何感情色彩的說,通過這次落選賽中國隊拿到奧運會的門票基本無望。

不吹不黑,指南君認為以下幾點就能說明問題:

奧運會落選賽:中國男籃“最後的戰役”

1.競爭對手的實力強大。國際籃協公佈了落選賽名單,參加落選賽的24支球隊將被分為64個小組,每個小組有6支球隊,只有每個小組的第一名才能夠獲得東京奧運會的參賽資格。這24支隊伍中,歐洲就有11支,他們分別是:克羅地亞、捷克、德國、希臘、意大利、立陶宛、波蘭、俄羅斯、塞爾維亞、斯洛文尼亞、土耳其,無論如何分組中國隊也很難避開這些歐洲強隊。

奧運會落選賽:中國男籃“最後的戰役”

2.自身實力的欠缺。縱觀本屆世界盃,中國男籃從球員力以及教練的能力都廣受詬病。從俱樂部大家公認的“天之驕子”周琦和郭艾倫等人在此次國際大賽中被打出原形,攻不能攻,守不能守,就連自認為的身高優勢都被打沒了,這樣一支國家隊無疑是失敗的,基本功的薄弱也是受到了央媒的點名批評。關鍵時刻戰術的指揮不當也讓球迷憤怒至極,李楠的帥位也岌岌可危。

奧運會落選賽:中國男籃“最後的戰役”

3.心態的崩潰。接連的失敗,尤其是關鍵時刻的失誤讓整個球隊上下毫無信心可言,被對手和運氣打的沒了脾氣,與賽前氣勢沖沖要進入八強不同,現在連打落選賽都沒了希望,“這批球員廢了”的言論甚囂塵上,以練兵為目標來打這次落選賽也是大家公認的。一個易建聯真的帶不動一個球隊,昔日的“亞洲第一控衛”半隻腳已經踏入了娛樂圈,讓其有強烈的求生欲簡直是痴心妄想,更不要提那些說著為胸前國旗而戰但胸前卻飄著美國國旗的球員。

奧運會落選賽:中國男籃“最後的戰役”

接受現實吧,咱們一直都在一種“偽強隊”的光環中生活,一直靠虐一些國際魚腩球隊來找信心,其實都是在騙自己,咱們一直是“井底之蛙”。現在,虛幻的泡泡破滅了,被真正的強隊打回了現實。這次落選賽真的可以說是籃協及球隊思想的映射,在知道沒有希望的情況下,是延續這種打法,還是大膽啟用新人,考驗姚明的時刻真的到來了,讓我們拭目以待。

奧運會落選賽:中國男籃“最後的戰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