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我以後不要做你們那樣的父母

今天想來聊聊我們的父母吧。

以前我們經常排親情愛情友情的位置。我一度把親情排在第一位。我總以為這種感情是簡單而純粹的,甚至它不會和物質掛鉤,有一種生來就有的你情我願的無私感。漸漸地我發現,這種偉大的背後,情感的提供者總以道義與倫理做賭注,指揮著情感接受者在漫長人生路上,只能贏不能輸,而這種贏,必須是他們所期許的方式與結果。他們認為這理所應當,這是民族五千年以來的傳統,或是一種美德。是啊,這就是我們大多數人的父母啊。


每代人對世界的認識也總被劃分成多個立場,可不同的觀點可以交流的,以理服人也是從小父母教育我們的方式,但後來他們卻又補充一句家不是你講理的地方。父母總是拿報恩當擋箭牌,把來自孩子的聲音全部擋住。如果做父母前需要一場考試的話,不合格的父母最大的失分點便是把他們的期許強加給孩子。就像很多父母篤信唯有考學才能出人頭地,逼著孩子考本科讀碩士升博士,可卻從來沒有問過孩子想不想以另一種方式功成名就。而比這更糟糕的是,那種在生活的沼澤中從不掙扎,要求孩子揹負所有的抱負與野心的家長。他們像笨鳥卻從不飛翔,只是生了一窩蛋,從小就對他們洗腦“外面的世界非常精彩,我很想去看看想必你也是吧,可我這輩子也就這樣啦,讓我們飛出去的希望就只有你啦。”前輩未能帶給後代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卻有一種了你我就可以安心等你帶我離開人生的邊緣的心態。結果只能是這樣孕育後代卻不好心養育的狀態代代相傳,最後低到生活的最底層。

爸媽,我以後不要做你們那樣的父母

大多家長從不傾聽孩子,無論是開心的還是難過的事,成功的或是失敗的事,都成了孩子未曾說出口的遺憾。在大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只能聽父母講話,按部就班地記住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當我以孩童的任性講出所需,卻被敷衍的搪塞。比如“腰疼”這件事,我們大都得到的回答只是“小孩子哪有腰”,卻很少有人說“那走吧上醫院。”父母永遠覺得小孩子的表達都像玩耍,可那些壓在心底的期許與委屈卻成了孩子心頭一塊兒又一塊兒的陰影,那塊兒陰暗中滋生著敏感與自卑,有時會貫徹孩子的一生。


讀小學時我從不敢把非滿分的卷子拿回家,因為沒有人會在意試卷的難易,也沒有人會詢問我為什麼錯題,我只會被問到最高分是多少,然後換來劈頭蓋臉的責備。但我拿到100分的時候,我的試卷簽字永遠是“望你不要驕傲,謙虛學習,再接再厲,直獲佳績。”但有一天,我在同班同學的90分的卷子上看見了家長的簽了“非常高興孩子的努力換來了回報,相信他會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這樣的的字時,我沉默了。如果不是這位同學,我可能永遠不會懂得盡心盡力,只會機械地追尋十全十美。後來的日子,我特別的感謝那位同學與家長,讓我不必在更多的人生考驗中因為未能榜上有名而變得自卑與焦躁。

我極喜歡懂事的孩子,卻又極其心疼某些懂事的模樣。讀初中的時候,MP3非常的盛行,一般品牌的售價不超過100塊。可我身邊有一個家境中等的朋友省吃儉用攢錢買了MP3。七八年後的今天,在我還靠著家裡接濟讀書時,她已經能夠完全經濟獨立,但聊天時,她好像一點也不開心。她說自己賺錢滿足慾望隨性又踏實,但在我還只有十三四歲的時候,卻不敢和父母提出一點點需求時,我就覺得委屈極了。從小我就知道了我想要的東西只能自己給自己,否則在父母眼裡就是一種負擔。可我一直沒想明白在我家境還不錯的情況下,我的父母為什麼要在我最一無所有的年齡,讓我被金錢困擾,為生活所愁。誠然獨立也是一個人成長的必修課,但小時候撒嬌要來的糖果永遠比長大後自己買的甜。

爸媽,我以後不要做你們那樣的父母

我特別羨慕一種孩子,就是那種可以永遠在父母面前做孩子的人。不是父母一直當你是個巨嬰,而是在最能力和物質都屬於空白階段時,父母可以說一句“生活的苦我先替你嘗著,但你要開心健康成長。”而父母也一定會知道,將心比心後,我們怎捨得讓你們一直吃苦啊。知乎上有人回憶童年時說道,母親曾在自己面前提過一次家裡很貧困,他砸了自己的存錢罐,撿起了幾十個硬幣交給了母親,從那以後,母親再也未曾提起過家裡的境況。與這個孩子處境相似的人太多,可大多父母卻只相信教育孩子只要有足夠的錢就可以了,但很多東西卻是需要用心的。他們有時會說“我們家生你養你已經花費很多了,你還要我怎麼去愛你,你還要怎樣才能長大。孩子的心中萌生出“是我的到來讓這個家庭變得更為艱難”的負罪感,從而辛苦地長大。誰都想去做一個懂事乖巧的孩子,可沒人想去做一個被生活催熟,不得不拋棄天真爛漫,肩負起年齡根本無法承受之重的小孩。

我最反感的就是父母常以“現實”這張牌來敲醒著一張白紙身上還在堅守的理想主義。很多時候,這樣的勸告讓我們變得庸俗變得市儈。就像高考志願表上那些只因為一句“不好就業”就被強行改掉的志願,又或像那段因為對方暫時買不起房子而被強行結束的愛情,更像被與金錢劃上絕對等號而不得不拋棄的喜愛的工作。社會之殘酷,我們都將以任何方式去領悟,但唯獨不想在燃起希望時被最親愛的人滅掉。我希望永遠被你們當成孩子,不是說讓你們養我一輩子,只是想在任何年齡段,勝利時都可以被你們撫摸額頭誇獎做一回“別人家的孩子”;失利時被一雙溫暖的大手擦乾眼淚說著“沒關係啦你已經很棒了”。

電影《乘風破浪》最讓我動容的一點就是父母子女間哪會有解不開的結,無非就是缺少一種有效的機制,讓雙方換位思考後,去低頭妥協。父母繼承於傳統的那種專制,從而讓愛有時變成了“我們怎麼會害你,這都是為你好”的強盜邏輯。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因為年少時的畏懼而不敢說出口的個人意願,積攢許久伴隨著越來越獨立的思想,發酵成了不滿與埋怨,一股腦兒的發洩而出,醞釀成一次次的爭吵。前輩的獨裁與晚輩的倔強相碰撞,換來的只能是更深的誤會,別無其他。

明光宗朱常洛的母親忍痛與子分離,讓她這個無名宮女永恆在歷史的書卷中。正如當年明月所說“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唯有母愛,為了分離。”在沒問過你意見前,做出讓你來到這個世界的重大決定的人是我。很榮幸能夠做你的父母,我們彼此相互平等,認真相處,學會尊重與欣賞,與你共感世界的美好,這已是極大的幸福。我不會舉著“百善孝為先”的旗幟指引著你為我爭臉,因為成長在愛與善中的你,必然會是一個溫暖明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