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摹徘徊在前現代、現代與後現代之間的當代中國

描摹徘徊在前現代、現代與後現代之間的當代中國 | 新書

描摹徘徊在前現代、現代與後現代之間的當代中國 | 新書

人們開始懷疑自己所經歷的是一個沒有靈魂的時代。耽於享受和充滿物慾的時代也是一個患上文化神經症的時代。如果說現代社會的理念是“經濟發展的目的就是其本身”(只管賺錢就是了),那麼到了後現代社會,人們則要問“經濟發展的目的到底是什麼”(賺錢到底是為了什麼)。

——維舟

維舟的每一篇書評背後都是觀念世界對於當下社會的回應與投射,無論是遙遠的古代或是異域,都對時下有一種遙遠的關切與聯繫。

——《經濟觀察報·書評》

“2018年度致敬書評人”頒獎詞

描摹徘徊在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当代中国 | 新书

一隻腳踏進後現代

維舟

三輝圖書·南京大學出版社

2020年2月出版

描摹徘徊在前現代、現代與後現代之間的

當代中國

揭示社會現象和文化變遷背後隱藏的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家、書評人維舟十餘年評論生涯的階段性總結,精選其解讀當下社會文化現象的三十七篇文章,分為三輯:隱蔽的變遷、觀念的起源、故事的講法。從無根的現代人到由死線組成的人生,再到高科技中世紀,他細緻描摹當代中國人的生存境況;從餐桌上的文化衝突到葡萄酒兌雪碧,他辛辣剖析新老觀念的碰撞和社會文化的變遷;從分析廣告民族主義、電視國學熱等文化現象,到解讀《盜夢空間》《飛屋環遊記》等流行文化作品,他試圖挖掘表面現象之下隱藏的另一套邏輯、意義或闡釋。透過維舟敏銳的觀察和犀利的評論,我們可以重新審視熟悉的文化現象和未經省察的觀念,重新反思自己的生活和身處的時代。

圖書真照

描摹徘徊在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当代中国 | 新书描摹徘徊在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当代中国 | 新书
描摹徘徊在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当代中国 | 新书

著者簡介

維舟

1977年生,上海崇明島人。畢業於廈門大學新聞傳播系。作家,書評人。自2004年7月起撰寫博客,涉獵駁雜,以文史為主,旁及社會學、人類學等。長期為《南方都市報》、《經濟觀察報》、《第一財經日報》、《三聯生活週刊》等撰寫書評,併為《GQ智族》、“騰訊·大家”、澎湃新聞等撰寫專欄。已出版散文集《大地上所有的河流》(2014)、長篇小說《無岸之島》(2019);譯著《不由自主的資產階級》(2013,合譯)。

回望這個蘊藏著動盪變化、“破壞性創造”的時代

文集內的文章寫作跨度長達十餘年,多是對一些長時段現象的思考,也是維舟評論生涯的一次階段性總結。

深入解讀社會熱點和文化變遷,剖析當代中國社會文化中的變與不變

例如,在《時間的拘役》中可以看到996的前兆,在《無根的現代人》中可以尋見年輕人逃離北上廣再逃回北上廣的根由。

揭示表面現象下的邏輯、意義或闡釋

例如《電視國學》《廣告民族主義》《餐桌上的文化衝突》,談的都是我們熟悉的現象,卻發掘出了未經省察的觀念。

目錄

第一輯 隱蔽的變遷

時間的拘役

一隻腳踏進後現代

無根的現代人

慢半拍

不再年輕的個人主義者

關於懶惰的兩套話語

對一張雕花木床的兩種態度

餐桌上的文化衝突

一個單位就像一個村莊

電視國學

相聲的沒落

廣告民族主義

憎恨思考的時代

每個人的死都是一次海難

你是隻會比賽的機器人嗎?

第二輯 觀念的起源

愛國、衛生和運動

為中華之崛起而做操

空間感

城市與園林:對稱與自然

城市,讓生活更不好

假日觀念的變遷

葡萄酒兌雪碧

“古怪食物”不過是一種文化排斥反應

審美

作為公共戲劇、大眾童話和消費盛宴的王室婚禮

國王為什麼需要新裝

恩情的負擔

第三輯 故事的講法

日本動畫中的工業浪漫主義

脫離控制的創造物

對黑暗力量的再征服

完美的罪行

記得是我在戰鬥

對意義的消費也不過是消費的一種

人民喜歡被童話感動

雙向的忠誠

人民為什麼需要許三多

虐囚與陌生空間想象

後記

描摹徘徊在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当代中国 | 新书

欲購請複製以下代碼¢NhkJ1Q9W4wC¢

打開淘寶進入 三輝圖書專營店

OR

電腦端用戶打開天貓首頁

搜索 三輝圖書專營店進店購買

描摹徘徊在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当代中国 | 新书描摹徘徊在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当代中国 | 新书
描摹徘徊在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当代中国 | 新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