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双子杀手》:这个过时的剧本,藏着李安63年的人生观

随遇而安,品人世百味。

执笔从容,叹心中悲欢。

点击右上方“关注”,与我一同前往光影深处,寻找灵魂的共鸣。

再看《双子杀手》:这个过时的剧本,藏着李安63年的人生观


写在前面

大家好,我是笙笙不兮。

《双子杀手》上映以来,口碑有点一言难尽。

无论北美还是国内观众,对这个“新瓶装旧酒”的故事都不太买账。

原因无它:

这水平也太不李安了!

再看《双子杀手》:这个过时的剧本,藏着李安63年的人生观

我看的是3D+4K+60帧,说实话,单从剧情角度来说,也觉得不够过瘾。

但,如果导演不是李安呢?

如果我们对于《双子杀手》的期待,没有基于那些高高位于神坛的《断背山》、《卧虎藏龙》、《饮食男女》……这真的不是一部好电影吗?

我看未必。

再看《双子杀手》:这个过时的剧本,藏着李安63年的人生观

影片在“本体与克隆”这个不再新鲜的设定下,提出了人类的一个终极问题:

面对年轻版的“自己”,我们究竟在不甘什么?又妥协了什么?

可以说,李安依然保有他一贯的禅意与浪漫,标志性的“父子关系”内核,也由此衍生为“我与我的和解”。

一个“我”,是主观视角,是你的本体。

另一个“我”,是客观视角,是克隆体,它隐喻你血脉的延续,即子女。

再看《双子杀手》:这个过时的剧本,藏着李安63年的人生观

01

越了解,越不安

曾经,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

你认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是最困难的事?

泰勒斯回答说:

认识你自己。

认识自己有多难?

哪怕把自己从主观中抽离出来,站在第三者的视角,也难以预判“自己”的表现。

影片中,这种抽离被放置于威尔史密斯饰演的杀手亨利,与自己的年轻版“克隆体”小克身上。

再看《双子杀手》:这个过时的剧本,藏着李安63年的人生观

初次相遇,激烈打斗中,两个不知情的老少杀手,那个如同“穿越时空照镜子”般的对视,让彼此心头都震了一下。

有趣的是,即便不看外形,仅从两人下意识的第一反应来看,谁是“父”,谁是“子”,也一目了然。

电光石火间,“本体”亨利堪堪停手——他怕伤害这个酷似自己的年轻人。

而“克隆人”小克,则抓住这一难得的时机,加大火力进攻——他来不及思考,完成任务是当务之急。

再看《双子杀手》:这个过时的剧本,藏着李安63年的人生观

两人的反应,恰好对应之前反派的那句话:

等他们沧桑了,年纪大了,良心就显露出来了。

同为顶尖杀手,有良知的亨利,会受情感左右,会犹豫,会不忍心。

而刚刚20岁出头的小克,还无暇顾及那些潜藏在内心的复杂情绪。

一个历尽沧桑,于自省中渐渐柔软;

一个年少无畏,迫切渴望证明自己。

当然,论自我了解,小的注定比不过老的。

交手中,小克惊恐发现,亨利熟知自己的每一个招式,甚至可以准确预判他的下一步动作。

他还知道自己怕水,常常失眠,不够自信,对蜜蜂过敏……

这些他从未对人提起的琐事,被老亨利如数家珍地一一指出,在他面前,自己犹如一个透明体。

再看《双子杀手》:这个过时的剧本,藏着李安63年的人生观

这像不像父亲对儿子的了解?

因为血缘的羁绊,某些天生的习惯一脉相承,而那些属于少年的心思与烦恼,也不过是人家早早走过的一条老路。

而亨利的感受是什么呢?

这个酷似自己的年轻人,他的一举一动都难以掌控。

他对他的了解,也仅限于这些琐碎的习惯。

亨利无法预估小克的决定,即便他是自己年轻版的复刻,拥有一模一样的DNA。

因为他有自己的思想。

这思想,让他永远无法与自己完全一样。

再看《双子杀手》:这个过时的剧本,藏着李安63年的人生观

所以,直到最后的对决之前,亨利都只是在赌。

赌小克没有泯灭骨子里的善良,赌小克不会冷血到沦为替人卖命的杀人机器。

可是他也正因了解小克的善良,无法笃定他是否会同自己联手,杀死“养父”克雷。

他心有希望,却又隐隐不安。

亨利的不安,放到任何一位家长身上,大概都可以感同身受。

你了解孩子的每一个特性与生活习惯,却时常摸不透他的心思。

他那么像你,却又不是你。

再看《双子杀手》:这个过时的剧本,藏着李安63年的人生观

出于理智,你知道他也许会做出错误的决定。

可出于情感,你又能够理解他的错误。

——因为你对他足够了解。

这份亲密又矛盾的血缘关系,哪怕放在本体与克隆体身上,在预测对方行为时,也是同样无解。

影片试图通过这对奇怪的“父子”互动,传递出一种态度:

你永远无法掌控另一个人的思想,哪怕他是你血脉的延续。

再看《双子杀手》:这个过时的剧本,藏着李安63年的人生观

02

越深情,越隐忍

我们都知道,相比母亲,父亲的爱,更加隐忍而内敛。

他们不善言辞,习惯拿数落掩饰对子女的关心,被误解是常态,也从不急于辩白。

父亲的爱,落在旁人眼中,总是容易识别,而身为子女,却往往后知后觉。

李宗盛在《新写的旧歌》中,写了这样一段歌词:

我相信不只有我在回忆时觉得吃力两个男人极有可能终其一生只是长得像而已有幸运的 成为知己有不幸的 只能是甲乙

他用了半生时间,才读懂父亲的苦心,声音沙哑地唱,这是”一个人子,和逝去的父亲讲和“。

关于父爱的沉默与厚重,有太多故事可说。

在《双子杀手》,李安把这份细腻的爱,融入让人应接不暇的激烈打斗中。

再看《双子杀手》:这个过时的剧本,藏着李安63年的人生观

古墓对决那场戏,亨利几次有机会战胜小克,可他下不去手。

女主一边紧张观战,一边威胁小克:

我要开枪了!

每当这时,亨利都要分神朝她大吼一句:

不要开枪!

然而,即便亨利处处手下留情,小克却非要拼出个你死我活。

再看《双子杀手》:这个过时的剧本,藏着李安63年的人生观

无奈之下,女主还是扣动扳机,伤了小克,助亨利脱困。

而亨利的反应是什么呢?

他接连问:

击中了吗?打在哪了?

听说只是伤了肩膀,亨利长舒一口气:

那他会好起来的。

相比那个口口声声爱小克,却转身就能下令杀了他的养父克雷,在小克面前,亨利从未表露过半点多余情绪,可是他每一个反应,每一个动作,都在不自觉地表达爱。

再看《双子杀手》:这个过时的剧本,藏着李安63年的人生观

这是典型的“老父亲”心理。

哪怕不得不兵刃相向,也要小心别让他受伤。

决战中,愤怒的小克举起机枪,悲愤看着眼前的养父。他恨他出于利己之心创造自己,又无法割舍他二十多年的养育之恩。

杀了克雷,对于世界,是正义,是惩恶扬善;

对于自己,则是无法摆脱的”弑父“阴影。

千钧一发之际,亨利拦下小克的枪口,认真看着他的眼睛:别开枪。

他又补充了一句话:

被鬼魂纠缠最难受,相信我。

看到小克渐渐冷静下来,不再试图扣动扳机,亨利利落出手,替小克结果了他的“养父”。

再看《双子杀手》:这个过时的剧本,藏着李安63年的人生观

这个桥段,被处理成西方式的幽默,又有着东方式的付出与心酸。

身为杀手,亨利心底的良知,让他无法做到心安理得地杀人,也因此被鬼魂纠缠了大半生。

同样的苦,他不想小克再体会一遍。

老父亲的细腻与苦心,永远也不会说出口。

淮南子有云:

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

意思是说,慈祥的父亲疼爱自己的孩子,并不是为了图什么回报。

就像电影中的亨利,一生未娶,却依然在见到小克的那一瞬间缴械投降,迸发出强烈的保护欲。

这是一种关于爱的本能,是人类的天性。

再看《双子杀手》:这个过时的剧本,藏着李安63年的人生观

03

越遗憾,越放下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你还会选择今天这个人生么?

这是主持人陈晓楠,在节目《我的时代和我》中,对受访者易烊千玺发出的提问。

年少成名,众星捧月,一路走来,易烊千玺在不断突破自我的成长中,也是无数人心中“别人家的小孩”。

这样的人生,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荣耀。

可是他却回答:

不会,我想去体验别的人生。
再看《双子杀手》:这个过时的剧本,藏着李安63年的人生观

身处光环中央,被越来越多人仰望着的易烊千玺,开始怀念平凡。

节目中,他无不遗憾地感叹:

初中时拿着请假条从教室里出去的那段时光,再也回不去了。

这个比大多数同龄人更早懂事的少年,已经早早学着接受人生中的遗憾,把它当成成长的必修课。

易烊千玺思想的成熟,令人震惊。

更多的人,则需要用半生,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学会放手,达到一种通透的理性和释然。

电影中,老亨利的遗憾在于,选择成为一名杀手,就注定一生刀尖舔血,无法拥有普通人的幸福。

再看《双子杀手》:这个过时的剧本,藏着李安63年的人生观

所以当他见到小克,知道世上原来还有另一个”年轻版的自己“,他又对人生燃起新的希望。

那场车内对谈的文戏片段,将亨利的遗憾与少年的懵懂,展现得淋漓尽致。

交谈中,亨利告诉小克:不要做杀手,你该去过正常人的生活。

小克嬉皮笑脸地反问:什么是正常人的生活?律师?医生?

亨利一脸严肃:

丈夫,父亲,所有你因为这种职业无法顾及的事情。重来一次还错过的话,就太浪费了。

发现没有,他把小克的人生,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人生的“重来”。

他希望小克代自己重走一遍普通人的人生,结婚生子,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以此来弥补此生最大的遗憾。

再看《双子杀手》:这个过时的剧本,藏着李安63年的人生观

可是他忘记了,小克虽然脱胎于他,却不是他。

影片结尾,小克成为一名普通大学生,亨利去看望他时,兴奋地给他出谋划策:该学什么,不要学什么,哪个职业前景好,哪个行业找不到工作……

小克只是面带微笑地看着他,轻轻说出万千子女的心声:

有些弯路,我也想自己走一走。
再看《双子杀手》:这个过时的剧本,藏着李安63年的人生观

是啊,谁都只有一个一生,都是从千万条道路里选中一条,从而毅然决然地走下去。

弥补了旧的遗憾,又会有新的遗憾填补空位,总不能人人都要违心地替别人完成梦想,再找个寄托替自己弥补遗憾。

好在影片中的亨利,给出了一个令人欣慰的答案。

他为小克办好了身份证和护照,笑着表明自己的态度:

你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


04

遗憾之外,是“我与我的和解”

电影用了两个小时,讲述了一场“我与我的对决”,可故事最后,“我与我”最终达成和解。

与此同时,它也是李安借由两个角色的特殊身份,对“父子关系”的又一重阐释。

不同于之前的“父亲三部曲”,在《双子杀手》,李安终于让父亲交出自己的权杖,成了支持儿子探索人生的坚实后盾。

再看《双子杀手》:这个过时的剧本,藏着李安63年的人生观

而影片之外,李安正坚定不移地走在电影探索的“弯路”之中。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还有尚在制作阶段的《马尼拉之战》,李安如同一个孤独的探险者,在电影技术的边界踽踽独行。

身后是荣光万丈,眼前是重重迷雾,其他人都在观望,只有他毫不迟疑地闯进去。

李安用行动告诉世人,关于电影的未来,他不想只做一个旁观者。

那些(24帧)电影是我生命中最爱的东西……但当我们看过更清晰的东西,就很难回去了。 我们这代电影人该怎么做? 我已经不年轻 ,我不愿再等。

“只要还有人愿意投资,就会继续拍。”

再看《双子杀手》:这个过时的剧本,藏着李安63年的人生观

拍什么?

拍他理想中的新型电影,成为推动电影技术革新事业“抛砖引玉”的一份子。

李安今年63岁。

半生浮沉,从无名之辈,到华人之光,他的人生轨迹,比绝大多数人都更加跌宕。

我猜,如果李安遇到23岁的自己,一定不会试图阻挠他某个看似幼稚的梦想。

因为他知道,即便83岁的李安跑来劝说,他也不会改变当下的执着。

再看《双子杀手》:这个过时的剧本,藏着李安63年的人生观

对李安而言,票房遇冷,口碑不佳,只是一时损失。

而停止探索,安居神坛,才会让他后悔,让他不甘,成为一个可以预见,却无法挽回的遗憾。

在《双子杀手》,李安试图用一个过时的剧本,放下过往的遗憾。

影片之外,他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避免新的遗憾发生。

仔细想想,人生,可不就是如此么。

再看《双子杀手》:这个过时的剧本,藏着李安63年的人生观

【关于作者】
笙笙不兮,文艺水瓶女,心向暖阳,谋生,亦谋爱。
如果喜欢我的文字,欢迎点击上方头像关注,我们评论区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