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僅有300人姓此姓,歷史學家當做“寶”,女性卻羞愧難當

中國古代姓氏演變,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母系氏族社會時期,母系父系社會時期,以及父系社會時期。

例如,中國上古八姓中,有六個都帶有女字旁。

姬、姚、媯、姒、姜、嬴、姞、妘 八個姓中,只有姜姓和嬴姓,是母系父系社會之交的產物,其餘的姓,全部是母系氏族社會的產物。

全國僅有300人姓此姓,歷史學家當做“寶”,女性卻羞愧難當

同時,中國古代姓和氏有別。《史記》載,“上古及三代之姓者,專以別其祖先血統;三代之氏者,專以別子孫後代之謂也。”

意思是說,“姓”是區分血統的,“氏”是區分同一血統之內不同人的。不過,這只是上古時期的規矩,到周王朝之後,情況就發生了改變。

全國僅有300人姓此姓,歷史學家當做“寶”,女性卻羞愧難當

《周禮》載,“三代以下,男子有姓有氏,女子有姓無氏。”因此,到了春秋戰國以後,男子及士大夫都是有姓有名的,女子則只有一個姓,後跟一個“氏”字,而沒有名和字。

例如,三國時期的劉備,姓劉名備,字玄德,他有兩位夫人,一位叫甘氏,一位叫糜氏,其中“甘”和“糜”就是她們的姓,但是她們都沒有名和字。

全國僅有300人姓此姓,歷史學家當做“寶”,女性卻羞愧難當

中國歷史上的姓氏,流傳千古者不少,如“劉姓”、“田姓”、“李姓”,等等,然而發生變化者更多。

例如,秦朝統一之後,在全國設立郡縣制,從這種新制度中,就誕生了一批新的姓氏,有姓“亭”的,有姓“長”的,這些都是當時的建制單位。

全國僅有300人姓此姓,歷史學家當做“寶”,女性卻羞愧難當

不過,中國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姓,這個姓無論從來歷和演變上看,都被許多歷史學家所重視,但如果單獨從日常角度看待這個姓,卻會讓許多人無奈,尤其是許多擁有此姓的女人,都有改姓的想法。

這個姓,就是“尿”姓。

全國僅有300人姓此姓,歷史學家當做“寶”,女性卻羞愧難當

這個姓最初來源於長江流域的一條支流,《水經注》載,“漢水、沔水之南,有水曰尿,蓋始皇南巡所經也。”在歷史上湖北江陵地區的漢水和沔水之南,有一條河,名曰尿河,秦始皇東巡時,很可能就路過這裡。

現在的湖北荊州地區,這個姓依然存在,但人數僅為300人左右,是一個幾乎快要消失的姓。

在二零一八年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中,這個姓被列為瀕危消失姓氏中的第二位,可以說已經成了文化遺產保護者和歷史學家們的寶貝。

全國僅有300人姓此姓,歷史學家當做“寶”,女性卻羞愧難當

然而,想必任何一位男子,都不希望自己擁有這樣的姓氏,也正是因為這個緣由,在“尿”姓家族的族譜中,寫著的不是“尿姓族譜”,而是“尿氏族譜”。

在中國古代女人沒有地位,她們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甚至連她們自己的名字都要隨丈夫的姓,你們知道一個姓霍的女子嫁給一個姓鄭的男人,她應該怎麼稱呼嗎?鄭霍氏。。。。

如果姓洪的女人嫁給姓西的男人,她就應該叫西紅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