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陽市記遊:隆中

湖北省襄陽市記遊:古隆中

湖北省赤壁市第二實驗小學 王煒

2019.1.21

時間:2018年11月份。

地點:隆中。

順序:牌坊-書院-武侯祠-三顧堂-草廬-隴畝。

靜聽心中深處的仰慕,腳踏中原厚重的土地,來到1800年前的三國古隆中。

道路兩旁的大樹漸漸濃密,地勢隨山勢慢慢走高,入冬時節,山坡上黃多綠少。

臥龍崗並不高,丘壑縱橫,喬木林立,灌叢蔥濃,花草點綴。

湖北省襄陽市記遊:隆中

牌坊

抬眼間,就望見隆中的標誌:石牌坊。“古隆中”三個大字,耀眼醒目。從右到左,依次“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這便是諸葛當年隱身之處。懷古幽思、敬仰先賢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丞相,我來了,我在心裡默默地說道。

“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鶴相親,松篁交翠。”與《三國演義》所繪場景極似。

牌坊旁有一側小溪流,悄悄往下流,形成一汪清幽小潭。小潭的周圍有數株高大的老樹。漸入冬季,黑灰的枝條不著一葉,稀稀疏疏,好似國畫的白描手法,每一根小枝條兒都是那麼有生命的張力,淺淺地印在冬日藍亮的天空裡,素雅得格外的賞心悅目。

湖北省襄陽市記遊:隆中

書院

從溪流的踏石走過,往右手前行,沿著小石階向上攀爬,便是諸葛的隆中書院。翠竹鬱鬱蔥蔥,灌叢嚴嚴實實,還有竹籬笆整齊得一絲不苟。

四角飛揚的屋簷,整齊如畫的灰瓦,粉白如新的立牆,還有那大門口左右兩邊不可或缺的石門當,這便是書院。“隆中書院”四個大字,高掛門樓。踏著青磚,步履輕輕跨進書院。劉禹錫的“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大概就是這般場景吧。

書院由幾進房屋組成,一個小院連著一個小院,一個遊廊牽著一個遊廊,一個石臺階接著一個石臺階,方正中帶著幾分曲折,平實裡有著一絲孤傲。方方的小院,高高的院牆,長著幾棵蒼虯大樹,一叢四季竹佔住小院的角落,投下一方綠影,一些不知名的菜品在小畦里長得格外的旺盛,沒有一點冬天的意思。在這方庭院裡揹著雙手,踱著方步,昂首朝天,吟詩作賦,該是何等的韻味?

湖北省襄陽市記遊:隆中

湖北省襄陽市記遊:隆中

武侯祠

從後門出了隆中書院,就是荒野山坡,四處長滿各類喬木矮叢。上小路走幾步,就到了武侯祠。

武侯祠建在高高的臺階上。路旁的石頭牆上爬滿了綠藤,石頭縫隙里布滿了麥冬之類的綠草。

面目猙獰的石頭獅子、四平八穩的石頭香案、長條石鋪就的幾級臺階,便是祠堂的標配。祠堂前面的小樹、大樹上掛滿了遊客們祈福的紅布條,很是熱鬧。兩旁的石頭碑記綴滿了文人墨客的詩句,之乎者也。

武侯祠的石門檻高高的,應該有一尺多吧。我蹲下身來,認真撫摸幾次,我確認,是塊青石。細膩的紋路,一時勾起了我兒時的回憶,小時候,我外婆家的門檻也一如這般高高的,青青的石門檻磨得沒有了稜角。過門檻時,恨不得,把肚皮趴在上面,手足並用爬過石門檻。外婆的門樓上面寫著四個大字:“興無滅資。”門樓的兩邊的空檔位置橫寫著幾條毛主席語錄。我坐在石門檻上,問我娘,什麼是興無滅資?

湖北省襄陽市記遊:隆中

湖北省襄陽市記遊:隆中

湖北省襄陽市記遊:隆中

湖北省襄陽市記遊:隆中

三顧堂

出了武侯祠,便是三顧堂。顧名思義,這裡是劉皇叔拜謁諸葛的地方。

得江山者,以虛為懷。三顧堂裡,寫著一個大大的虛字。

三顧堂旁,一株高大的皂莢樹,樹幹一人竟然無法合抱。四五百年的歷史。已至冬季,葉子沒有凋謝,手掌形的小葉子鋪滿枝條。樹底下落滿了長條條的、乾癟癟的皂莢果子。樹幹蒼勁龜裂,樹根處巴著一根爬山虎,新鮮的小紅葉在冬日寒風裡輕輕招搖。目光停駐在這老樹身上,心中充滿了羨慕妒忌恨,只有它才能千百年來,靜觀人世變遷,笑看風雲變幻。我等凡夫俗子不過滄海一粟,過眼雲煙,老樹才配得上滄海桑田,亙古不變。千年之後的你,在這裡;千年之後的我,在哪裡?我好生羨慕你,一棵樹,一棵高高大大的皂莢樹。

三顧堂前,矗立著一根拴馬柱,柱頭的小石猴頑皮依舊,掻首弄姿,擠眉弄眼,拴韁繩的石頭孔隙磨得光滑如新。我看見,公元208年,時值隆冬,叢林清朗,朔風凜冽,雪如鵝毛。隆中山下,三騎飛馳而來,至草堂前,為首者,滾鞍落馬,噤聲慢步,輕叩柴扉……

四十六歲的劉皇叔,三顧二十六歲的諸葛亮,這不是一般的求賢若渴。

湖北省襄陽市記遊:隆中

湖北省襄陽市記遊:隆中

湖北省襄陽市記遊:隆中

湖北省襄陽市記遊:隆中

草廬

草廬的屋頂是草蓋的,牆是石頭做的,院牆是用枯枝圍的。草廬的門樓上書:“諸葛草廬”,郭沫若的筆跡。

院內地面用不規則的石塊鋪成,有些坑窪不平。一棵老歪脖子樹被後人命名為狀元樹,上面掛滿了今人祈求高中的紅布條。院子角落擺放著一乘古代的官轎,木製的車輪,厚重的轅臂,上置高大寬敞的轎廂。這官轎的排氣量應該不小。院落的另一角落安置著一副舂米的工具,有杵,有臼。這副老物件,我小時候在家鄉見過,現在早已不見蹤影。

草廬簷下的草須在風中輕搖。我想起,小時候,奶奶家蓋茅棚房就是楠竹立柱,竹片織牆,牆壁內外兩面用稀泥一糊。俗話說,稀泥巴扶不上牆,但這稀泥巴不一樣,把這稻草斫成小寸小寸的,一截一截的,再同稀泥和在一起。這樣稀泥就有了筋,就能上牆,再也不是扶不上牆的劉阿斗。頭上屋頂部分用楠竹搭成人字支架,再用竹塊鋪設,形成人字形的屋面。厚厚的稻草一層一層有序鋪到屋簷的邊緣,伸出半尺。一陣微風輕拂,房簷草葉搖動。站在高高的山坡上,遠遠望去,一片青山綠水之間,土黃的泥巴牆面,金黃的茅草屋頂,豔陽之下,宛如一座光彩照人的金色宮殿遺落人間。

草廬旁有一口六角邊形的水井,人稱“六角井”。六角井,井水清幽,青石縫裡長滿青苔。井沿的邊緣被遊人摸得光滑順溜,圍欄石壁上刻有吉祥如意的花紋,有點古意盎然的意味。

同行的朋友告訴我,站在井前照張像,說明你有前景;站在井後照張像,說明你有背景。我笑了笑,這六角井後面的襄王陵還不是被李闖王給扒了。前景也好,背景也好,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沒有什麼神仙皇帝,一切都得靠自己。

湖北省襄陽市記遊:隆中

湖北省襄陽市記遊:隆中

湖北省襄陽市記遊:隆中

隴畝

下了草廬,往山下走。曲折的山道蜿蜒林間,兩旁樹木參天,遮天蔽日。從青石板上一路走了下去,遇一小石拱橋,這便是小虹橋。“騎驢過小橋,獨嘆梅花瘦。”劉皇叔在此偶遇諸葛的岳父黃承彥。我暗自想,什麼小虹橋,直接叫“岳父橋”豈不是更通俗易懂。一座山間小石橋,有彩虹般的氣勢麼?

過了岳父橋便是諸葛當年耕田的地方。這塊田地不是很規整,夾在兩座山崗之間,形成一塊狹長形的梯田。古人推崇“耕讀”二字,作傳家至理,於今更有教育意義。

山上苦讀,山下勤耕,頭束綸巾,青衣布鞋,好一個陽光少年。林間小道上,你正朝我走來,衣袂翩翩,神采飛揚——

春日,濛濛細雨。山的兩岸,剛剛顯露出春的綠意。少年諸葛正在隴田裡,手把木犁,趕牛翻田。牛鞭揚起的聲響驚起了林間飛鳥。夏天,烈日炎炎。田的一切被稻穀覆蓋,綠油油的,與山沒有了界限。蟬,在樹上叫得正歡暢。諸葛,在樹下抱膝長吟。

……

這狹長的隴畝與我父母耕過的農田沒有什麼兩樣。我在想,這塊土地上,1800年前,曾有過綠油油的稻穀,也曾有過黃燦燦的油菜花,還曾有過色彩斑斕的菜畦。土還是原來那塊土,只是人變了模樣。

臥龍耕讀十載,諸葛種下的不僅僅有稻菽,還有三分天下的夢想;他讀懂的不僅僅是詩書謀略,還有人世百態。

回首而望,隆中掩映在山巒霧靄、黃葉冬花之間,山還是那座山,水還是那條水。

再過去1800年,山還是那座山,水還是那條水。

諸葛,活在山和水的那一端,我卻無法與他相遇。

向天邊的雲霞,注目良久,在心中默默地說道,丞相,我走了。

湖北省襄陽市記遊:隆中

湖北省襄陽市記遊:隆中

湖北省襄陽市記遊:隆中

湖北省襄陽市記遊:隆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