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火災 |從“復產”到“恢復生產”,中間竟少了這一步!


連雲港火災 |從“復產”到“恢復生產”,中間竟少了這一步!

綠石—專注於提升化工園環境管理水平

每當“江蘇”和“化工廠”這兩個詞一起出現的時候,總能引起特別多的關注,響水爆炸過去整整一年零一個月,昨天晚上十一點,一則“連雲港某化工廠發生爆炸”的消息傳遍朋友圈。半個小時之後,贛榆區人民政府辦公室發佈了“關於贛榆區城頭鎮火災情況的通報”。


連雲港火災 |從“復產”到“恢復生產”,中間竟少了這一步!


涉事企業為連雲港宏興研磨材料有限公司,該企業屬於磨料行業,主要加工並銷售石英砂和硅微粉,通過對礦石煅燒、破碎、化學處理、脫水、篩選生產產品。
磨料磨具行業中,像宏興這樣小規模、甚至作坊式的企業數目較多,雖然不會像大型化工企業發生火災爆炸時對周邊居民身體健康和自然環境造成嚴重影響,但因其通常沒有納入園區管理,分佈散亂且多與居民區距離較近,一旦發生火災爆炸,同樣會造成較大的社會影響。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1月到現在,全國已經發生了至少58起安全生產事故,造成了79人死亡,39人受傷,2人失聯。

連雲港火災 |從“復產”到“恢復生產”,中間竟少了這一步!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最牽動人心的莫過於新冠疫情了。無數工廠在疫情中經歷了停產、復工、停訂單、再減產的過程,這期間,伴隨著大量的趕時趕工、人員更替、規範調整,隨之而來的也是比往常更多的安全風險。 我們查詢了江蘇省和連雲港市對疫情防護期間對企業復工的要求,其中,大部分都是針對防疫相關的,關於安全生產的部分主要為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各部分結合防疫工作加大安全生產檢查力度。

連雲港火災 |從“復產”到“恢復生產”,中間竟少了這一步!

而連雲港的規定則僅闡述了疫情防控問題。

連雲港火災 |從“復產”到“恢復生產”,中間竟少了這一步!


可以說,達到了防疫要求的企業,基本上就可以順利復工了。
這又不禁讓小編想起了13個月以前,響水的爆炸,陳家港園區因為環保督察被整體停產,天嘉宜通過了環保的驗收,恢復生產,之後,卻發生了安全事故。當時,我們發問,復產審核只有環保要求,安全監管在哪裡?如今,這個問題又換了個馬甲出現了。


因防疫而進行的復產審核,安全檢查同樣重要!
由於長期跟基層的安環監管人員及企業安環負責人打交道,我們非常清楚,他們的工作都是兢兢業業,小心謹慎的,可為什麼還是會反覆出現問題呢?小編換了個視角,試著來探討這個問題。
我們把一個企業原來的生產系統叫做A(包含人機料法環等要素),A因為不滿足當下的安全、環保或防疫需求,停產,調整,調整完的系統叫做B。

連雲港火災 |從“復產”到“恢復生產”,中間竟少了這一步!

有關部門針對B進行審核,看它在正常生產的情況下,是否滿足當下的安全、環保或防疫需求,如果滿足,則可以恢復生產。

連雲港火災 |從“復產”到“恢復生產”,中間竟少了這一步!

但是,這個過程中,往往會忽視一個問題,就是在復產到達到正常生產狀態過程中,企業新的生產系統B需要經歷一個磨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員操作也許並不熟練,設備也許還需要調試,而大量的安全生產事故正是出現在這個階段。


所以,難怪一出事,大家都要喊冤了……
其實,一些大型化工企業在每一次系統調整之前,都會做好非常詳細的過渡方案,以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但絕大多數的企業,在EHS管理水平還很低的時候,要求他們自己有這樣的意識和能力是不現實的,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同時,政府可能得多做一些,來一起避免事故的發生。
小編很興奮的找到了兩個案例,可以供各地參考!

連雲港火災 |從“復產”到“恢復生產”,中間竟少了這一步!

來~抄作業啦!

案例一


銀川市在《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全市工業企業復產復工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中,非常詳細的提示了,復產期間,生產企業容易發生的3大類15項隱患問題,幫助企業自檢和處理,並且要求成立專門督查工作組,認真履行驗收程序,壓實驗收責任,切實做到合格一個、復產一個。

連雲港火災 |從“復產”到“恢復生產”,中間竟少了這一步!

案例二


鹽城市在《關於印發的通知》(鹽化治辦〔2019〕5號)中提到,對復工企業要進行為期30天的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的跟蹤檢查以確保企業能夠合規生產。
2月底,國務院下令,禁止不必要環保執法,再加上各地紛紛出臺的鼓勵恢復經濟的政策,可以預見,接下的一段時間裡,會有大批曾經因為環保等原因關停的企業接受驗收,恢復生產,我們期待各地政府能夠做好復產過程中安全生產隱患的提示、引導、督察工作,合格一家,復工一家,不要為了快速推進復工計劃,而簡化流程,也不要因為某家工廠的事故,暫停全部的復工計劃。


關於綠石



綠石環境保護中心(註冊名:南京市建鄴區綠石環境教育服務中心,簡稱“綠石”)是一個專注於工業汙染防治的民間環保組織,主要通過行業研究、實地調研、案例推廣、環境管理培訓、公眾參與等方式,推動化工園區管委會提升環境管理績效,進而改善化工園區整體環境表現。


鳴謝

特別感謝——阿拉善SEE基金會,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太平洋環境組織,北京自然之友公益基金會等對於綠石的大力支持。


——綠石環境保護中心


連雲港火災 |從“復產”到“恢復生產”,中間竟少了這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