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域名換成 JD.com,並且說是為了防止百度吸引流量,為什麼?

​偽考古學家唐小胖今天又來帶大家考古了,今天的主題是來自知乎匿名用戶2014年發表的一個問題,引來了很多熱心網友的回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京東域名換成 JD.com,並且說是為了防止百度吸引流量,為什麼?


有用戶發表了一條超長回覆,主要圍繞著京東更換域名的利與弊,以及原因進行了分析。核心觀點主要有:

>>>域名是一門非常嚴肅的科學,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甚至是從事了10多年的互聯網人士也有不懂域名的,或者以為自己懂域名的,比比皆是。最後在域名上吃了大虧的數不勝數。


>>>域名有兩種誤區,一種是域名無用論,認為域名不重要;一種是域名萬能論,認為有了好域名就會成功。


>>>對電商來說,域名不是單純的越貴越好,不是單純的越短越好。


他的具體分析:

京東域名過程是從360buy.comjingdong.com再到jd.com,從早期的完全不重視域名,到中期開始重視,再到敢於公佈和有意公佈幾千萬購買jd.com,這一路的歷程,就是很好的寫照。


為何京東要收購相關域名?


因為電商行業是競爭極為慘烈的領域之一,每個訪問量都是真金白銀換來的。早期流量便宜,所以你用什麼域名都無所謂,只要購買流量導入就好,大家都在吃虧,所以並不明顯。而現在一個新客流量極其高昂,最少在10元以上,如果堅持使用那些爛域名,損失將會是天文數字,京東就是因為一直在流血,所以才會尋求改變或者說是自救。


為什麼有損失呢?


因為有很多用戶是記不住域名的,也不願意記。他們會在搜索引擎先輸入網站名字或者網址,然後敲回車,這樣的行為就導致了電商網站對搜索引擎十分依賴,代價也就極為高昂。幾乎每一次通過搜索引擎過來的訪問量,電商都是需要付錢給搜索引擎的。像京東的360buy.com很難讓人關聯到京東的品牌,這就導致從搜索引擎過來的流量比例會更高。


京東在計算了得失了以後,就悄悄地高價購買了jingdong.com ,如果京東從開始就使用這個域名,能夠很大程度地避免上面描述的情況。【PS:這並不是百分之百解決問題,因為用戶習慣使用搜索引擎,但即便如此,還是能讓50%以上的用戶開始用域名直接訪問。這50%通過域名訪問的習慣,也可以為京東節約海量資金。】


為什麼還要高價購買jd.com ?


如果是一般等級的電商,那麼jingdong.com是完全夠用了。但是,以京東的體量,已經是國內頂級電商之一, 這個域名顯然還不夠。 因為有8個字母,而淘寶是6個字母。像這樣的頂級電商競爭,域名上的差異也是必須要考慮的。 這也是為什麼小米一開始就買好xiaomi.com 後來又購買mi.com, 唯品會購買vip.com 。而360因為錯過了360.com,甚至買了個不倫不類的3600.com來用。【小胖:這個回答是2014年4月,當時360還沒有購買360.com】。至於聚美等其他電商網站,曾經在域名上吃過虧交過學費的,更是數不勝數。


最後,他總結道:一路走來,你會發現現在殘存(階段性勝出)的電商網站中,大部分都換了域名,之前犯錯的,要麼已經消失,要麼已經花了學費改正了。


由於長評太多,我們就不一一去挖了,在

@冰厚先生的回答下,也有很多有趣的短評,我們一起來看看。


前後鼻音的問題

有不少用戶表示,jingdong.com這個域名容易讓人錯認為jindong.com。


京東域名換成 JD.com,並且說是為了防止百度吸引流量,為什麼?


只用收藏夾和導航網站

也有用戶表示域名不域名的不重要,我只用導航和收藏夾。


京東域名換成 JD.com,並且說是為了防止百度吸引流量,為什麼?


凡客無辜躺槍

還有不少用戶莫名就把樓歪到了凡客身上。(凡客:我明明已經買了fanke.com,為什麼還要無辜躺槍,哦,2014年的帖子。)


京東域名換成 JD.com,並且說是為了防止百度吸引流量,為什麼?


也有網友@藝考評述林老師就非常幽默,講了個段子:


在3Q大戰的時候,有網友跑到京東公司諮詢為什麼要和QQ打架。估計強哥知道自己當了360公司的客服,很生氣。所以,從這個時候開始,就萌生出要跟360決裂的決心。其次,京東也積累了一定的資本,要打造京東這個招牌,買個短域名也就不在話下。劉強東當時說,由於京東原先的域名難以記憶,用戶需要搜索後再進入京東。


小胖個人觀點:在互聯網時代,一個終端只有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品牌才擁有參與定價的權利,只有擁有了自己的品牌域名才能真正地不受他人掌控,靠自己的平臺吸引顧客流量!


來源說明:本文核心內容及觀點轉自知乎網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