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發199環!兵王李訓練4立三等功,軍區首長直誇好樣的

王永安、鮮東帆

練據槍,他要求100米的距離上

必須瞄到50環

練瞄準,他堅持5分鐘

緊盯靶牌不動眼

練扣發,他手指留下一道“溝”

指紋也消失了

當教練,他站在雲梯上背教案

跟著廣播學普通話

他,三次被表彰為

“全軍優秀士官人才”二等獎

四次榮立三等功

本期軍情故事,與您走近第77集團軍某旅三級軍士長李訓練,聆聽他一路拼博、一路收穫的故事。

▾ 點擊收聽 ▾

本文作者 | 王永安、鮮東帆等

主播 | 李 睿


新兵連,5發子彈僅在“1環”外戳了一個洞,打了個光頭

在新兵營訓練期間,我各個考核項目均能達到優秀,但唯獨射擊課目多次不合格,這使我成了新兵連最典型的“歪靶子”。新訓3個月後,我帶著“歷史汙點”下到連隊。針對我的特殊情況,排長限期班長把我“糾正”過來。受領任務後,班長一有空就給我“開小灶”。

20發199環!兵王李訓練4立三等功,軍區首長直誇好樣的

在班長和戰友的幫帶下,我感到自己進步很快,向班長保證“下次打靶要為全排做出突出貢獻”,然而在實際射擊中我又出了“漏子”,5發子彈僅在“1環”外戳了一個洞。全排射擊成績被我拉至年度“歷史最低”。班長被我氣笑了,開玩笑說“你叫什麼李訓練,我看你就是白訓練”。班長的這句話深深地刺痛了我,但也激發了我的血性。我告訴自己,一定要改變自己,不能讓戰友嘲笑。


一雪前恥,20發彈199環的成績奪得第一名,被集團軍表彰為“神槍手”

下定決心後,我便不斷鑽研射擊理論。通過對比多個戰友傳授的射擊經驗,我逐漸摸索出自己的一套訓練路子。我把射擊過程分成據槍、瞄準和擊發射擊3個環節,為方便訓練,我又把每個環節細化為若干步驟。練據槍時,我採用“扛時間”笨辦法,每次訓練都進行30分—50分—1小時套餐,用據槍時間養成射擊習慣,形成射擊姿勢的肌肉記憶。


20發199環!兵王李訓練4立三等功,軍區首長直誇好樣的


為了加強據槍穩定性,我讓戰友坐到我的背上,訓練據槍時呼吸穩定性。每一次訓練結束,我腰背僵硬,動彈不了,讓戰友把我拉起時,地上總會留下一個汗水浸透人影。練瞄準時,我從20米、50米、100米練起,逐漸增加難度。我的要求是100米的距離上必須瞄到50環,5次彈著點的散佈絕對不能超出5釐米。為了練“眼功”,我堅持5分鐘緊盯靶牌不動眼,以致出現眼球充血,結膜發炎。在扣發訓練時,為了尋找預壓扳機的感覺,每次訓練我扣發扳擊次數不下數千次,右手指上的皮破了一層又一層,結疤後留下一道下凹的“溝”,表皮光滑,連指紋也消失了。


有奮鬥就會有收穫。刻苦訓練使我的射擊水平不斷提升,但及格標準已經不是我的目標,我要用“神槍手”證明自己的優秀。


20發199環!兵王李訓練4立三等功,軍區首長直誇好樣的

2012年,原陸軍第21集團軍組織“神槍手”集訓,結業考核時,我以20發彈199環的成績奪得第一名,被集團軍表彰為“神槍手”。那一天,我長舒了一口氣,壓在頭頂“白訓練”這頂帽子終於甩掉了。


參加示範課目榮獲一等獎,被表彰為“金牌教練”“教練員標兵”,軍區首長誇獎“李訓練愛訓練、會訓練、鑽訓練,好樣的!”

“四會”教練員比武是集團軍每年舉行專項比武活動,而且每次組織比武前首先進行示範演示,而我常常被“借”過去進行示範。開始時,我感到十分光榮,可時間久了,看到各個單位的訓練尖子在比武上“秀”技能、爭第一,斬獲了那麼多榮譽,自己的那點榮譽感漸漸蒸發了。我明白了“一枝獨秀不是春”的道理。於是,我給自己定下新的奮鬥目標:不當示範員,做個優秀教練員!


20發199環!兵王李訓練4立三等功,軍區首長直誇好樣的

從示範員向教練員轉型過程中,我有一個深切的感受,自己做是一回事,而要講給別人聽、教給別人做則是另一回事。為掌握“四會”技能,我反覆觀看郭興福教學片,學習他的“四會”教學技能,並鑽研軍內各種“四會”教案資料。同時,一有機會我就“蹭”過去給單位裡的優秀教練員當示範兵,學習感悟別人的教學竅門。在練四百米障礙教學法時,為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我站在雲梯上背教案、練心理,為了改掉地方口音,我跟著廣播學普通話,還對著鏡子練動作、練氣質、練形象……

20發199環!兵王李訓練4立三等功,軍區首長直誇好樣的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跨界挑戰越來越接近目標,同時讓我驚喜的是,展現自己的機會也不期而至。2015年,原蘭州軍區組織團職以上將校軍官集訓,我被推薦參加上級組織的示範課目選拔。在強化訓練期間,我們在鵝卵石地上練倒功,在零下20多度的低溫下練射擊,每天訓練完渾身都痛,身上到處是傷,光穿廢的戰靴就扔了3雙。示範課目驗收那天,訓練場颳起六級大風,瞬間黃沙席捲,但我們示範隊員作風嚴實,動作標準,絲毫不受沙塵暴的影響。

20發199環!兵王李訓練4立三等功,軍區首長直誇好樣的


經過評比,我們的示範課目進行彙報展示,並被軍區首長們評為一等獎,我個人也被表彰為“教練員標兵”。軍區首長誇獎我說“李訓練愛訓練、會訓練、鑽訓練,好樣的!”

榮升“金牌教練”後,我本著對戰鬥力建設負責的態度精心編寫教案,自己動手製作輔助教具,開展靈活組訓的方法,教練成果在團巡迴展示。


20發199環!兵王李訓練4立三等功,軍區首長直誇好樣的

每一次授課,都讓我有了新的感悟和創新進歩。我毫不藏私,把新收穫用於教學實踐。有戰友跟我開玩笑說“你咋能把絕活全教出去啊,當心出現‘教會徒弟餓死師父’的局面”。我明白,雖然自己成長是付出艱辛得來的,但一個人的能力再強也抵不過一個團隊,作為一名教練骨幹既就要有當“頭狼”能力,也要有作“耕牛”自覺,只要所做工作對部隊戰鬥力建設有用就心無遺憾,只要自己忠誠奉獻了,軍徽上就一定有自己折射的光芒。

20發199環!兵王李訓練4立三等功,軍區首長直誇好樣的

新單位成立時,我被選拔分流到信息和技術室。由於缺乏專業人才,旅首長讓我擔任教練員,負責培訓營連相關技術人員。於是,在新單位新起點上我又開始了新的領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