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行業週報|金融科技“監管沙盒”試點將擴圍

本報告期(第13期2020年3月14日-2020年3月20日)內,繼北京率先啟動試點之後,金融科技“監管沙盒”試點即將落地更多城市,深圳、上海、雄安等有望入圍。

據不完全統計,本監測週期內,全球金融科技市場投融資金額約為3.85億美元(已披露)。主要涉及的細分行業包括區塊鏈、虛擬貨幣、數字銀行、借貸服務、汽車金融、保險服務和支付服務等金融科技子行業。

一、國內動態

  • 金融科技“監管沙盒”試點將擴圍

我國金融科技監管體系建設加速推進。《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繼北京率先啟動試點之後,金融科技“監管沙盒”試點即將落地更多城市,深圳、上海、雄安等有望入圍。與此同時,配套監管細則正醞釀出臺,與此前不同的是,下一步,監管部門或允許符合一定資質的金融科技公司等非持牌機構單獨申請“入盒”。(經濟參考報)

  • 央行:2019年第四季度移動支付金額95萬億元,同比增長超兩成

3月17日,央行公佈2019年第四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本季度,銀行共處理電子支付13業務621.03億筆,金額654.92萬億元。其中,網上支付業務216.23億筆,金額529.73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3.90%和4.30%;移動支付業務307.34億筆,金額94.9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3.56%和21.34%。(央行)

  • 發改委: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進度

3月17日,國家發改委舉行3月份例行新聞發佈會時表示,為應對疫情對投資運行的影響,將加快推進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更加註重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證券時報)

  • 北京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首批應用完成登記,將正式提供服務

3月16日,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發佈了《關於北京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第一批項目申請機構自聲明的公告》。該公告稱,經公示審核通過,北京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第一批創新應用已完成登記,將向用戶正式提供服務。(界面新聞)

  • 互聯網財險自營平臺業務持續下跌,第三方業務佔比升至近70%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2014-2019年互聯網財險市場分析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共計70餘家保險公司開展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根據數據監測,保險公司自營平臺業務佔比不斷下滑,2019年,第三方業務佔比上升到68.89%,其中第三方網絡平臺佔45.78%,保險專業中介機構佔23.11%。保險公司自營平臺業務下跌,主要由於PC官網互聯網車險業務斷崖式下跌造成自營平臺快速持續下跌。(澎湃)

  • 陝西2020科技工作要點:在區塊鏈等前沿領域配置科技創新資源

3月13日,陝西省委科技工委、省科技廳官網發佈《中共陝西省委科技工委 陝西省科學技術廳2020年科技工作要點》。其中提到,要超前部署高新技術研發,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可能孕育重大突破的新興、交叉、前沿領域,佈局配置科技創新資源,推動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努力培育經濟新業態,壯大新動能。(巴比特)

  • 騰訊:2019年第四季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收入增長39%至299.20億元

據騰訊財報,2019年第四季度,集團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的收入同比增長39%至299.20億元,該項增長主要由於商業支付帶來的收入增長以及因雲服務在主要垂直領域更加深入地滲透而帶來的收入增長所推動。

財報顯示,騰訊金融科技重要業務板塊“理財通”,資金保有量同比增長超過50%,用戶數同比增長超過一倍。騰訊2018年財報顯示,理財通資金保有量突破6000億元,用戶量突破1億,據此可見,2019年底騰訊理財通資金保有量保守已超過9000億元,服務用戶數超過2億。(中國網)

  • 建設銀行計劃申請消費金融牌照,或將百億獨資

據悉,五大行之一的中國建設銀行目前已經在計劃獨資設立消費金融公司。根據多個消息源確認,2019年,建設銀行公積金相關業務部門開始牽頭準備消費金融牌照申請事宜,計劃初始註冊資本為100億元,註冊地很可能在深圳。業內人士證實,去年下半年建設銀行團隊的確拜訪過深圳的一些相關機構。如果申請成功,建行就有可能成為五大行中第二家建立消費金融子公司的銀行。(新流財經)

二、域外動態

  • 英國FCA將9家提供加密和金融服務的公司列入其警告名單

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FCA)16日將9家提供加密和金融服務的公司列入其警告名單。這些公司包括Olympus Global、STS Royals、Bitcoin Evolution、Walker Bryan、Credit Union Fund、My Safe Market、Carter FS和Standard Bit Options。FCA在警告中表示:“我們相信,這些公司一直在未經我們授權的情況下在英國提供金融服務或產品。” 許多騙子還試圖欺騙客戶,用高回報的承諾來吸引他們。值得注意的是,這份警告名單還包括一些提供基於加密的投資服務的平臺,而一個提供期權交易服務的平臺提供的槓桿率高達200倍。(幣世界)

  • 數字銀行Yapeal獲得瑞士首個金融科技許可證

近日,數字銀行Yapeal宣佈獲得瑞士首個金融科技機構許可證。Yapeal總部位於蘇黎世,提供活期賬戶、借記卡、信用卡、外匯、付款、轉賬等全方位服務,完全獨立運營,而不是像某些提供數字金融服務的機構一樣與傳統銀行進行合作。2019年,瑞士宣佈推行金融科技許可證制度,由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負責實施。該制度以對銀行和證券交易商的既定審計標準為基礎對金融科技企業進行審計,但是審計範圍更小,報告流程更簡單,而且側重於金融科技業務模式帶來的特定風險。(未央網)

  • 美國夏威夷政府推出數字貨幣交易監管沙盒計劃

近日,美國夏威夷州商務與消費事務部、金融機構部和夏威夷技術開發公司聯合宣佈,推出一項名為“數字貨幣創新實驗室”(Digital Currency Innovation Lab)的監管沙盒計劃。該計劃為期兩年,2020年3月17日至5月1日接受線上申請,入選機構將獲得一個寬鬆的試驗空間,併為夏威夷州數字貨幣監管提供必要信息,為投資者提供更好的保護。(未央網)

  • 英國TransferWise宣佈將與支付寶合作,進入中國市場

據國外媒體報道,來自英國的線上轉賬服務企業TransferWise週一宣佈,該公司將與支付寶進行合作,在中國提供包含17個幣種的即時轉賬服務。TransferWise每個月在全球範圍內的轉賬匯款處理總額達到60億美元,該公司於去年年底開始進入亞洲市場,他們最先進入的亞洲國家為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新浪科技)

三、聲音觀點

沈建光:數字科技成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數字科技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在“新冠疫情引發中國新一輪產業數字化變革”一文中表示,隨著國家政策紅利不斷釋放,政府對數字科技創新發展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同時,消費市場規模擴大,也使新興消費理念和消費需求不斷湧現。政策支持與市場驅動,促進了互聯網與技術飛速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5G 等數字科技手段已成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動力,自主技術創新成為經濟發展的關鍵。未來幾年是我國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技術的大規模部署期,數字科技將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新優勢、打造新動能。

孟永輝:金融的歸金融,讓數字的歸數字

資深撰稿人,專欄作家孟永輝在“金融歸金融,數字歸數字:互聯網金融的蛻變之道”一文中表示,當互聯網金融轉型升級正在成為潮流的時候,金融科技並不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萬金油”,它更有可能成為傳統專業金融機構轉型的目標和方向。對於那些典型的互聯網金融公司來講,他們並不具備金融方面的優勢,有的只是流量的積累和沉澱。流量的背後其實是數據的積累和沉澱,對於典型的互聯網金融公司來講,數字科技或許更加符合他們的特質。

儘管去金融化是互聯網金融進化的必然,但是,互聯網金融玩家特質的不同最終決定了金融科技並不是唯一方向。讓金融的歸金融,讓數字的歸數字,分門別類,對症下藥,或許才能讓互聯網金融的進化不會陷入到“一刀切”的困境當中。只有這樣,無論是對於傳統的金融機構,還是新型的互聯網金融公司,才能找到符合自身發展規律的正確發展道路。

四、金融科技投融資簡報

據金信網銀監管科技研究院不完全統計,本監測週期內,全球金融科技市場投融資金額約為3.85億美元(已披露)。主要涉及的細分行業包括區塊鏈、虛擬貨幣、數字銀行、借貸服務、汽車金融、保險服務和支付服務等金融科技子行業。

金融科技行業週報|金融科技“監管沙盒”試點將擴圍

數據來源:金信網銀監管科技研究院整理

《金融科技行業週報》是金信網銀監管科技研究院打造的聚焦金融科技市場的週報產品。週報將持續關注金融科技行業政策、動態、高層聲音以及專家觀點。週報內容除特別註明外,所載內容均來源於互聯網、微信公眾號等公開渠道,僅供參考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