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的快樂

同一本書,年輕時讀,多半出於獵奇的心理,不能深味;中年時讀,便能領會書中精髓,得到洞悉與啟迪;年高時讀,則猶如人置高處,一寬無餘。

閱讀的快樂

自從喜歡用讀書來填充業餘時間起,讀書幾乎成了我每日不可或缺的功課。當白天的喧囂被夜的寂靜代替之時,一盞燈、一本書、支菸、一杯茶的消磨與浸潤就成了我最為慪意的享受了。以至我每次離家外出也必須在行囊裡塞上一本書,否則獨臥在異鄉的床上定會輾轉反側,久久不能入睡。

閱讀的快樂

讀書之益,增知、獲趣、致雅。打開一部史書,猶如展開一部歷史的長卷,諦聽歷史的脈搏,咀嚼人生的甘苦;翻開一冊文學經典,如同走進一片風景勝地,詩情畫意呼之欲出,猶如置身其中。李白的孤做,陳子昂的愁懷,魯迅的激昂,朱自清的深情,梁實秋的淡雅,一一呈現在面前,心境與文字互為水乳,不由自主地跟隨作者進入如詩如畫的意境。

閱讀的快樂

讀書之樂,得於目而富於心,愈久愈深。古人云:書中日月長。書中有秦漢的冷月、唐宋的樂舞、明清的悲歌,將世事滄桑、人生百態盡展眼底。在有月或沒月的夜晚,去會見曹雪芹,去拜訪羅貫中,去聆聽魯迅大師的教海,瞬間進入了心靈被淨化的狀態。以書為伍,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分清純;少了一分庸俗,多了一分儒雅。


閱讀的快樂

讀書之得,漸入佳境。潛心書海,釀就讀書人一分無拘無束的讀書快意,而所謂的增長知識都是在似春雨潤物、春蠶食葉般的快樂閱讀中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同一本書,年輕時讀,多半出於獵奇的心理,不能深味;中年時讀,便能領會書中精髓,得到洞悉與啟迪;年高時讀,則猶如人置高處,一覽無餘。即古人所說的“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面老年讀書則如臺上觀月。”

閱讀的快樂

讀書之喜,結良師益友。書是良師,讀舊書如見故人,看新書如遇新知。以書為師,似與先賢對話,如同今哲低語,以明淨的心靈與智者娓娓道來,忘記了一切得失榮辱,有的只是一分恬淡求知的心境,一顆祈求解讀人生的心靈,讓心緒得到安詳和寧靜。書又是益友,當你痛苦時,書給你撫慰;當你困惑時於,書給你解疑;當你迷茫時,書給你指路;當你消沉時,書給你振作。

閱讀的快樂

其實,人生本身就是一部無字之書。漫漫人生,光陰似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腳踏實地地撰寫人生之書的每一個章節。如今,現代生活豐富多彩,滿眼的物慾充斥著人們的視野,我們的心靈需要文化的浸潤和濡養。讀書不僅需要時間,更需要心境。只要有心讀書,便可忙裡偷閒。人人都知道開卷有益,但忙人與書無緣,俗人與書無分,若非有意有情,很難與書結為“百年之好”。沒有閱讀的人生是殘缺的人生,學會了讀書,就學會了閱讀人生,參悟天地,投入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