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姐”的初心

省文明辦公佈了3月份“江蘇好人榜”

鹽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民警

張紅霞

光榮當選

“社區就是我的家”

她常常這樣說

也時時用行動踐行著從警的諾言

“張大姐”的初心


“張大姐”的初心


張紅霞出生在濱海縣陸集鎮陸集村,是個地地道道的農家孩子,家中兄妹4人,她排行老二,每天放學回家除了繼續溫習功課,還下地幫父母幹農活。兒時,家鄉發生的一起刑事案件對她的從警之夢影響很大。

那天,幾名民警勘查現場,小紅霞就在一旁好奇地看著,那精明強幹的身影,刻在了她的腦海裡,她莫名地感覺很神奇,非常羨慕那身英姿颯爽的警服,暗暗發誓長大後一定要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

從警之夢的理想激勵著小紅霞刻苦求學,1990年9月,她如願考入江蘇公安專科學校內勤專業。經過三年的孜孜以求,1993年畢業分配在鹽城原城區分局城北派出所,當上了一名每天走街穿巷的社區普通民警,開啟了她28年紮根基層,為民服務的警察人生

“小紅,你當警察要對老百姓好,老百姓找你們辦事不容易啊”!這是考上警校時父母的叮囑,她一直記在心上,一刻也不曾忘懷,她把這一聲深情的叮嚀融進了每一項工作,一定要當老百姓最滿意的警察,她一直朝著這樣的目標努力著……

“張大姐”的初心


“張大姐”的初心


從警初心象一根火苗點燃了她的夢想,無論調到哪裡,她都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新工作中。在從警第一站她就站穩了腳跟,經過歷練,日漸成熟,四年後她調至榆洋派出所時,公安業務已十分嫻熟;至1997年5月合併到城東派出所時,她早已成了所裡的業務骨幹;2007年3月又劃歸為五星派出所,她始終象鉚釘一樣紮根社區辦實事,因工作突出,兩次榮立三等功;2016年5月調到毓龍派出所,成為洋西社區大管家,一步一步成長為“鹽城最美警察”和“鹽城市模範警察”。

能否贏得民心是開展好群眾工作的基礎,能否擁有“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真心”是考驗社區民警的入門關卡,能夠用“真心”贏得“民心”,則是社區民警態度與能力、付出與收穫的“試金石”。

“張大姐”的初心


走進社區警務室,印入眼簾的是安防產品、宣傳資料、工作臺賬等等,若你走進洋西社區警務室,會給你另一種感覺,這裡不但有《平安手冊》、《冠狀病毒防護知識50問》,還有兩個手持喊話器、大小4副快板,一瞧就與其他社區不一樣。最具特色的是“浩春巡防隊”和“鹽城好大姑”平安志願者團隊,在張紅霞精心組織下,群防群治各有特色,是建設平安鹽城不可或缺的能量補充。

平安志願者網絡觸角延伸到小區每個角落,建起了平安社區的銅牆鐵壁,“中國好人”洋西社區居民王浩春說 “張大姐是居民的主心骨”, 王浩春這樣說,“她是我遇到的最滿意的警察”,全國人大代表、五星街道黨工委兼職委員、雅和社區黨委第一書記蘇珍同樣深情地說。“社區好管家”能幹事、會幹事、幹好事、幹成事,這些年,“張大姐”牽掛弱者,幫助特困家庭辦成困境兒童補助,過年過節登門探望,多次自掏腰包慰問失伴老人,老人有了貼心閨女,重拾生活的信心, 那些暖心故事象掛在藤蔓上的一串串葡萄,數不完、說不盡,卻一直甜到人心坎裡,用一顆樸實無華的真心成為居民的貼心人、知心人,靠苦幹實幹取得實效,她走到哪裡,哪裡就是一片豔陽天。(資料來源於交通與法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