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女兒事業有成,父親下葬後開車離開,聽到屋內有哭聲後愣住了

“爸,您這麼快就走了,我們還沒來得及孝敬您呢!”看到4個女兒已經哭的泣不成聲,旁邊的鄰居大媽上去勸說一番才讓她們止住悲聲,可她們的父親已經走了,再也回不來了。

4個女兒事業有成,父親下葬後開車離開,聽到屋內有哭聲後愣住了

村裡人都說老劉頭命好,走都走的那麼風光,別看一輩子沒有兒子,只有4個女兒,可現在看來,這4個女兒,要比兒子強太多了。老劉頭的葬禮已經成為全村老人們羨慕的焦點,他們都說,自己百年之後,如果能有老劉頭走的這麼風光,這一輩子就沒白活!

想當年,老劉頭年輕的時候可沒這麼風光,那年月,農村都是靠天吃飯,沒有好雨水就沒有好收成,所以村裡的糧食很珍貴。老劉頭思想比較傳統,一直想要個兒子,可妻子先後生下3個女兒,正巧那幾年雨水少,沒什麼收成,老劉頭硬是每頓只吃半碗飯,把剩下的半碗分給孩子們吃,才勉強撐了過來!

後來老劉頭妻子在生第4個孩子的時候難產,走了,而這個孩子,依然還是個姑娘!

也許是因為老劉頭吃飯少,還得幹力氣活的緣故,他一直有個胃痛的毛病,不過每次他都能忍過去,也就沒在意!時間如白駒過隙,很快,4個女兒都出落成了大姑娘,並且跟商量好似得,一個比一個嫁的好,村裡人都對老劉頭羨慕不已,說他下輩子可以放下鋤頭,享享清福了!

隨著老劉頭年紀越來越大,4個女兒商量後,決定把老爸接到城裡去住,這樣生活看病都很方便,可老頭就是不肯去,他說自己年紀大了,故土難離,一旦離開了,就怕落葉不能歸根!女兒們也知道老爸的脾氣,於是她們商量過後,決定每個月每人給一千,4個人加起來就是4千,在農村一個月有4千塊,就算頓頓吃好的,也夠花了。

4個女兒平時都很忙,忙著工作、忙著生活、忙著照顧自己的孩子,一年到頭只有過年前幾天回來看看老劉頭,每次回村的時候,都是大包小包的禮物,擺了滿滿一屋子,來串門的老人們,無不讚嘆老劉頭命好!

儘管4個女兒都這麼孝順,可老劉頭一個人的時候,常常會坐在門檻上望著村口,一坐就是幾個小時,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在看什麼?

4個女兒事業有成,父親下葬後開車離開,聽到屋內有哭聲後愣住了

幾年後,老劉頭胃病加重去世了,4個女兒一起出錢辦了場流水席,還請來了省城的京劇團唱了幾天大戲,這排場讓全村人都豎起大拇指,感覺老劉頭這輩子,值了!

父親下葬後,4個女兒料理完就準備開車離開,正當他們要走時,卻聽到屋內聊聊約約地,有哭聲,這下她們都愣住了,相互看了眼對方,頓覺後背發涼,可又覺得自己並沒有對不起父親。

4個女兒叫來村裡人,仗著人多,進去搜尋了一番,後來發現,父親住的屋裡的櫃子裡,躲著個流浪小孩,而小孩旁邊有個木箱子!

這時,來串門的老張頭認出來了,說這個小孩是個流浪孤兒,老劉頭在世的時候,見這孩子沒吃沒喝,怪可憐的 ,就把他領回家裡來了,還經常給孩子做飯吃,順便還能陪自己解解悶!只是沒想到老劉頭現在去世了,這孩子還知道回來報恩。

4個女兒事業有成,父親下葬後開車離開,聽到屋內有哭聲後愣住了

4個女兒把那個木箱子拿出來打開,看到裡面的東西后,一個比一個哭的傷心,原來她們這些年,給父親的錢都沒花完,全部攢在這個箱子裡,整整20萬!4個女兒頓覺自己還不如這個流浪孤兒,此時才真的明白,父親需要的不是她們的錢,而是她們的陪伴,哪怕是一天也好……

4個女兒事業有成,父親下葬後開車離開,聽到屋內有哭聲後愣住了

典故:子欲養而親不待

“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典故起源於春秋時期,孔子前往齊國途中,聽到一個人正在痛哭,哭聲很是悲傷。於是他們加快馬鞭,尋聲望去,看到一個人身上掛著鐮刀,繫著素帶,正在那裡失聲痛哭。

於是孔子下車,上前詢問得知那人,叫丘吾子(一名作皋魚),曾在齊國做官。孔子問他為什麼哭得那麼傷心?原來他是為自己的三個過失,痛悔痛哭。在孔子的請求下,丘吾子就將自己的過失告訴他。

4個女兒事業有成,父親下葬後開車離開,聽到屋內有哭聲後愣住了

丘吾子說:“我少年時期很好學,遊學天下,等我回來後,才知道父母都已經去世了,這是第一個過失。我長大後,侍奉齊國國君。國君崇尚驕奢,失去了士人的擁戴,而我沒有盡到臣子的責任,這是第二個過失。我平生的至交好友,如今都離我而去,斷絕了往來,這是第三個過失。”

緊接著,吾丘子說了句令後人都痛徹心扉的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大樹想要靜止下來,但是狂風卻不停止;為人子女想要贍養父母,但是父母都已經不在了。年華逝去不會從頭再來;一旦至親逝去,永遠也無法再相見。吾丘子為自己沒有盡到兒子的責任,痛悔不已。

現代人的傷痛

一句“子欲養而親不待”從此流傳了數千載,時時敲響著子女的心扉。父母在時,猶如參天樹木,為自己遮擋風雨。當父母去世後,子女的生命情感像被徹底剪斷一樣,陷入無比的哀痛。

父母在時,常常打電話催著回家吃團圓飯。那時,或許每一通電話都會讓子女感到是負擔。當看著父母步入年邁,行動不方便,依然覺得父母是自己生活的負擔。從未想過要溫暖一下父母操勞一生的冰涼的雙手。

可是當他們不在時,沒人再催你回家,沒人再催你吃飯,沒人再慈愛的叫你的小名,那時才會感到從未有過的寒涼透徹心際。想著為父母暖一暖雙手,永遠也無法為他們暖熱。

當父母在時,我從來沒有覺得“女兒”一詞有多特別,有多榮耀,也從來沒有落入到心底,從來都是在心門之外,匆匆而過,轉身即沒。當父母不在時,那時才知道這輩子做女兒,已經做完了。

再溫暖的母愛沒有了,再嚴厲的父愛消逝了,無論自己有多大,都像是世上的孤兒,無依無靠,一直不停地漂泊。父母做的好吃的飯菜,含帶著母愛父愛的年味,今生今世再也吃不到了,成了世上最昂貴的一道菜,即使花盡金錢也永遠買不到的佳餚。

這個世界上,什麼東西失去了都還能找回來,惟獨生命沒有了,再也找不回來。無論有多大的能力,再也無法把父母從另一個世界找回來。無論有多少錢,也買不到一張通往天國的機票。無論多麼想說:“我愛你。”父母也已經永遠聽不到了。

“子欲養而親不待”,何止痛殤千載?它會一直痛在世世代代的子女心裡,時時世世提醒著人們,善待父母,贍養雙親。不要留下這輩子做人兒子(女兒)已經做完了的痛悔與遺憾。

4個女兒事業有成,父親下葬後開車離開,聽到屋內有哭聲後愣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