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中國食品企業社會責任年會在京舉行

12月14日,由中國副食流通協會、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中國食品報社共同主辦,主題為“使命·責任·新時代的行業擔當與發展”的第五屆中國食品企業社會責任年會在北京召開。北京理工大學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中國食品報社聯合發佈了《2019中國食品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第五屆中國食品企業社會責任年會在京舉行

大會現場

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李蒙宣佈大會開幕。原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副書記陳存根,中國食品報社社長黃國勝,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任發政,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理工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李健,全球契約中國網絡秘書長、中國企業聯合會副理事長劉鵬,國家衛健委食品司營養處處長徐嬌,中國副食流通協會會長何繼紅,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名譽會長侯貴良,國家發改委農經司原司長高俊才,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吳秋林,中國少數民族用品協會理事長周新華,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徐堅等出席會議。

第五屆中國食品企業社會責任年會在京舉行

李蒙

黃國勝在致辭中表示,社會責任是國家富強、文明發展的要求,是企業實力強勁、精神卓越的體現。食品產業是一個與農業、工業等領域有著密切聯繫的永恆產業,是反映人民生活質量及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因此,食品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使命更加光榮,責任更加重大。當前,越來越多的食品企業家對於社會責任的認識日益深刻,相當多的食品企業已經把履行社會責任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湧現出了一批開拓創新、追求卓越和擔當履責的行業領路人;越來越多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的食品企業,贏得了更多的發展機會、競爭優勢和創新來源,企業效益規模蒸蒸日上,社會貢獻與日俱增,成為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責任榜樣。

為推動食品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促進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黃國勝提出5點建議:一是要履行安全與質量責任,切實保障食品安全;二是要履行環境責任,堅持綠色發展;三是要履行公益責任,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四是要履行健康責任,服務公眾營養健康需求;五是要履行市場責任,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

第五屆中國食品企業社會責任年會在京舉行

黃國勝

陳存根說,我國食品安全取得重大進步和偉大成就,糧食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根本前提和基礎,食品企業要充分認識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陳存根指出,要調動各方力量樹立社會責任、敢於擔當盡職、確保食品安全。一是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制定實施種植業、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振興戰略;二是要切實落實好食品加工企業的質量責任;三是要發揮好行業監管部門的作用;四是要建立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食品質量追溯體系;五是要完善食品生產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六是要倡導形成全社會監督食品質量的濃厚氛圍。陳存根希望食品企業紮實工作、開拓創新,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確保從“農田、果園、菜地、畜欄、魚塘到餐桌”全過程安全,讓廣大人民群眾吃得放心安心舒心,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第五屆中國食品企業社會責任年會在京舉行

陳存根

劉鵬談到,企業社會責任是一項系統的工程,貫穿企業經營的全過程,不僅涉及企業戰略核心價值觀,更落實在企業生產經營等各個環節上,包括經濟、法律、政治、道德、慈善責任,涉及與政府、消費者、競爭對手、商業夥伴等利益相關方的關係,同時企業社會責任是一個體系管理,涉及制定、執行、評估、持續改進的過程。劉鵬提出,建立和實施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要將社會責任融入企業戰略管理,建立全面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明晰組織構架、清晰職責分工,制訂社會責任管理指標體系,加強考核和評估,建立溝通機制、完善社會監督。

第五屆中國食品企業社會責任年會在京舉行

劉鵬

《柳葉刀》數據顯示,高鈉、低全穀類以及低水果飲食是導致死亡的前三位飲食因素,比如,全球範圍內因高鈉飲食而死亡的人口就有300萬。徐嬌表示,當前不僅是政府層面在積極行動,行業、媒體、企業都做了大量工作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徐嬌透露,政府目前正在營養監測方面和營養教育方面積極開展工作,為營養教育籌備專門的培訓教材、培養師資,下一步要走進社區、家庭、校園等開展宣教,提升全民健康素養水平。食品企業要向社會提供安全、營養、美味的產品,推動食物供應體系的可持續性。

第五屆中國食品企業社會責任年會在京舉行

徐嬌

李健代表大會組委會發布《2019中國食品企業社會責任分析報告》,《報告》從社會責任治理、員工責任、環境責任、消費者責任、公平運行責任、社區責任、食品安全與質量責任等七方面評價了食品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情況。《報告》指出,2019年是食品行業穩定發展的一年,1-11月份,農副食品加工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食品製造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4%,比去年(6.5%)提高了0.9個百分點,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15.3%,呈現出高速發展的態勢。在國家各部門大力治理下,在社會各界共同推動下,我國食品安全總體趨勢向好,我國食品安全指數今年在全球113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35位,較去年上升11位。食品企業越來越重視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也越來越願意發佈社會責任報告和社會責任信息。

第五屆中國食品企業社會責任年會在京舉行

李健

第五屆中國食品企業社會責任年會在京舉行

大會頒發“2019年度中國食品企業社會責任金鼎獎”

大會舉辦了中國食品報社專家委員會高級顧問聘任儀式。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教授孫寶國;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學校長陳堅;中國工程院院士、大連工業大學食品學院院長朱蓓薇;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任發政;工信部智能製造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智能製造研究室主任屈賢明;北京工商大學教授黃志剛;中國輕工業投資發展協會名譽會長、中國工程院民生產業農產品加工(食品)高新技術專家組專家胡楠;中國工程院民生產業農產品加工(食品)高新技術專家組專家蔡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民生產業農產品加工(食品)高新技術專家組專家朱曉光;軍事科學院軍需工程技術研究所給養保障研究室主任郝利民;中國食品發酵研究院食品工程研發部主任、國家發改委技術改造項目評審專家段盛林等11位院士、專家為中國食品報社專家委員會高級顧問。孫寶國向大會發來賀詞:“願專業媒體為踐行中國食品企業社會責任更好地發聲助力,弘揚正能量。”

第五屆中國食品企業社會責任年會在京舉行

中國食品報社專家委員會高級顧問聘任儀式

任發政在發言中說,食品產業的進步與發展離不開所有食品企業的努力,也離不開媒體的宣傳和監督,尤其是專業媒體對優秀食品企業的運營模式和經驗的報道以及對食品安全和品牌塑造的監督,為食品產業的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任發政對《中國食品報》提出希望,作為食品行業內的權威專業性媒體,繼續履行專業媒體的社會責任,進一步提高報道的及時性和專業性,不僅成為具有影響力的行業資訊平臺,更要為食品科技成果轉化搭建產學研的平臺,為科技和市場做媒,推動中國食品產業發展。

第五屆中國食品企業社會責任年會在京舉行

任發政

中國食品報社食品安全法律服務中心在大會期間宣佈正式成立,最高人民檢察院原常務副檢察長張耕,中紀委駐國家安全部紀檢組常務副組長、監察局局長李一,中宣部理論局巡視員鄧晨明,中國食品報社社長黃國勝,國家信訪局機關事務局局長閻中洋,最高人民檢察院一廳副廳級檢察員周惠永,中國政法大學疑難案件研究中心主任郭成偉共同啟動了中國食品報社食品安全法律服務中心。

第五屆中國食品企業社會責任年會在京舉行

中國食品報社食品安全法律服務中心啟動

郭成偉介紹,中心初步定位為集法律諮詢、宣教創新、維權援助、輿情研判、信息收集、軟硬件研發、大數據處理和高端智庫於一身,併為廣大食品領域企業提供軟實力服務的智囊機構。未來的發展主要有六大板塊,一是及時提供強大的法律服務支撐;二是適時舉辦食品安全法治高端論壇;三是編輯出版《中國法治年鑑·食品安全卷》;四是組織拍攝《百萬食品名家訪談》專題節目;五是及時推送食品生產和銷售輿情監測;六是切實保護生產商和消費者合法權益。他表示,中國食品報社食品安全法律服務中心的成立,標誌著中國食品企業明確宣佈自己對食品安全承擔重要責任,將推動各界攜手,共同構建多方參與、綜合治理的食品安全格局,共同提升我國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代化。

第五屆中國食品企業社會責任年會在京舉行

郭成偉

此外,中國食品企業社會責任聯盟倡議啟動儀式、倡議成立電解水農業產業國際聯盟儀式同期舉行。大會還組織以“新時代糕餅行業的社會責任與擔當”“縣域經濟對話”“食品安全社會責任、食品企業發展戰略、食品裝備智能製造”為主題的圓桌對話。第五屆中國食品企業社會責任年會在京舉行

《2019中國食品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