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最性感女人泫雅患抑鬱症:我想自殺,你卻罵我矯情


泫雅病了。她得了她自己都無法相信的抑鬱症、恐慌障礙、血管迷走神經性暈厥。


有人說:“男人都愛他,女人都想成為她,每一次演唱會都有名場面,我實在是想不到,究竟有誰不愛泫雅。”
這個韓國最熾手可熱的女星,還是敢愛敢恨的小野馬,公開戀情後被公司解約,卻霸氣十足地再次迴歸,成為南韓史上第一個帶著自己男人一起迴歸的女愛豆。


韓國最性感女人泫雅患抑鬱症:我想自殺,你卻罵我矯情

剛強如她,還是撐不住了。她曾害怕失去熱愛的舞臺,一直強撐著讓這個”秘密“不讓人發現:”如果我像現在一樣總是暈倒的話,要是被別人發現我生病了,誰還會來找我?“


而當她鼓起勇氣告訴全世界她生病時,她說的最多的卻是“抱歉”:


“每次暈倒的時候我都感到非常抱歉。”

“我都對那些相信我交給我的人也感到非常抱歉。”

“說實話很開心,但也帶著歉意。”


她得到了千千萬萬顆心的牽掛,也逃不脫繼續被揣測、被誤解、被人性的冷漠和偏見再一次傷害。有人說:


“撩裙子露內褲的時候不抑鬱,現在來個抑鬱。是拿來做她不被人罵的擋箭牌嗎?”


“趁著催和具的事情來賣慘,一點也不同情,都是自己做的事情,現在來賣慘...”


說這些話的人,大概沒有見過具荷拉自殺前的ins,她說:“一句話能殺人,也能救人”,他們不知道,深陷在泥潭的人的無助,很多人告訴我說:


“除了真正的抑鬱患者外,沒有人可以瞭解抑鬱帶來的痛苦和絕望。”


韓國最性感女人泫雅患抑鬱症:我想自殺,你卻罵我矯情

沒有梯子的黑洞


抑鬱症人活在一個怎麼樣的世界裡?


“就像是……跌進了一個深不見底、沒有繩子沒有梯子的黑洞中,一點力氣也沒有,很絕望。偶爾上面的洞口路過幾個人,會朝底下的我喊:你趕緊上來啊,以我的經驗,這洞不會太深,你就是把自己嚇的,別把它想的太可怕~ 你用點心、努努力肯定能上來的!”一個深陷其中的人這麼說過。


張進曾經這麼回憶著他的日常生活:


我還記得,那時我四肢僵硬地躺在床上哭泣,因為太害怕而無法起來洗澡,但同時,心裡又知道洗澡其實沒什麼可害怕的。


我在心裡複述著一連串動作:起身,然後把腳放到地上,站起來,走到浴室,打開浴室門,走到浴缸旁邊,打開水龍頭,站到水下,用肥皂抹身體,沖洗乾淨,站出來,擦乾,走回床邊。12個步驟,對我來說就像經歷耶穌的艱險歷程一樣困難。


我用全身的力氣坐起來,轉身,把腳放到地上,但是之後覺得萬念俱灰,害怕得又轉過身躺回床上,但腳卻還在地上。然後我又開始哭泣,不僅因為我沒辦法完成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事,而且還因為這樣讓我覺得自己愚蠢無比。”


那隻叫做抑鬱症的黑狗,讓全世界都陰雨綿綿:


”它就那樣出現了,不分場合,沒有來由。


每當它出現,整個世界都變灰了,持續的低落、疲憊、哀傷、焦慮、自責,日子變得看不到前方,一切都慢了下來。對外界的興趣消失了,哪兒都不想去,偶爾還會想到死亡。“


陷在深淵裡的他們,卻被無知的世界再推了一把。一個抑鬱症患者曾說過讓他最難受的三句話:


“你能說能笑的,一點也不像抑鬱啊”


“抑鬱的人是不會跟別人說他有抑鬱的”


“不要想太多,這個世界還有那麼多的美好讓你去體會”


這些話,讓生病的他們更加內疚。《走出抑鬱》的作者Richard O`Conner 曾經指出,抑鬱症患者幾乎總是充滿內疚和羞愧,他們沒有達到自己的標準,感覺自己是個失敗者,感覺自己讓所愛的人失望了。


一位心理專家曾經分享過他的看法:“患有抑鬱症的都是最好的孩子,他們不肯把負面情緒釋放給別人,才一點點壓垮了自己。”


韓國歌手金鐘鉉,在2017年的一天如常地完成了自己的形成後,平靜地走了。他的粉絲說,確實他走的時候,準備好了一切。


“他簽了器官捐獻,給姐姐留了遺產,今年成員的生日也全部過完了,泰民的活動昨天結束了,珉豪的電視劇昨天也是最後一集,他什麼都想到了。”


韓國最性感女人泫雅患抑鬱症:我想自殺,你卻罵我矯情


他留給世人的最後一句話是:

“至今為止真的很辛苦,請說一聲辛苦了,做到這裡已經做的很好了。把我送走,這是最後的問候。”


韓國最性感女人泫雅患抑鬱症:我想自殺,你卻罵我矯情


他被折磨地太久了,一點點啃噬著他的抑鬱,最終將他吞噬。這個男孩走的時候,才27歲。


韓國最性感女人泫雅患抑鬱症:我想自殺,你卻罵我矯情


韓國最性感女人泫雅患抑鬱症:我想自殺,你卻罵我矯情

他們不是矯情,是真的病了


諷刺的是,我們帶有那麼多無知和偏見的問題,竟然如此普遍,肆意橫行在人間。


“平均每10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在一生中至少患過一次重度抑鬱症。”


這是世界衛生組織2017年給出的數據,同時,抑鬱症人在全球估計超過3億,每年受抑鬱影響自殺死亡的人數高達100萬人。在任何一個時間點上,大約5%的人口正在經歷嚴重程度的抑鬱。而美國,有1000萬人正在服用抗抑鬱藥。


在中國,抑鬱症人的數量超過5400萬人,佔總人口的4.2%,發病率與全球水平接近(4.4%)。其中,大學生是高發人群,發病率達23.8%。

更讓人擔憂的是,在所有受到抑鬱困擾的人裡,確診的很可能只是一小部分。除了重度的抑鬱者之外,更多人受到抑鬱情緒的困擾。


抑鬱症正在年輕化。英國牛津大學臨床心理學教授馬克•威廉姆斯曾在《穿越抑鬱的正念之道》中分享過一組數據:40年前,抑鬱症的首發平均年齡是40~50歲,而如今是20多歲,並且有相當一部分人在童年晚期或青春期經歷第一次完全的抑鬱發作。


人們對抑鬱症的偏見之一,是把它和軟弱聯繫在一起。這一串巨人的名字,可以打消這種無知,他們都是抑鬱症患者:


亞伯拉罕·林肯、溫斯頓·丘吉爾、埃莉諾·羅斯福、查爾斯·狄更斯、格雷厄姆·格林、歐內斯特·海明威、馬克·吐溫、J·K·羅琳。


還有一串耳熟能詳的名字:


華人偶像張國榮、演員喬任梁、歌手鄭秀文、主持人白巖松、科學家張首晟、小紅莓樂隊主唱桃樂絲、美國著名搖滾樂隊林肯公園的主唱查斯特·貝寧頓、喜劇演員羅賓·威廉姆斯、金·凱瑞、“憨豆先生”羅溫·艾金森、特立獨行的歌手Lady Gaga、靈魂歌手阿黛爾……


對抑鬱症的另一個偏見,是以為這只是”心情不好“,努力開心起來就沒事了。


事實上,抑鬱症是多重因素互動的結果。


遺傳是引起個人對抑鬱症易感的一個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同卵雙胞胎中的一個患上抑鬱症,那麼另一個也成為抑鬱症者的概率高達三分之二。在抑鬱症患者的家庭裡,其成員的大腦皮層薄了很多,顯示出遺傳性。


除了遺傳因素,童年和青春期的創傷經歷、疾病、壓力、缺乏人際支持等都會引起抑鬱的易感性。治療師Richard提到,他的很多抑鬱症患者都有一個糟糕的童年。


比如一個嚴厲、疏遠、兇狠的父親、和一個膚淺、自我中心的母親,會讓孩子感覺在父親面前永遠無法讓他滿意,而在母親面前從裡得不到關注。但孩子會傾向於怪罪自己,於是,父親讓他以為自己無能,而母親讓他以為自己不可愛,這種感覺會持續到成年,產生了抑鬱性格的基礎。


還有人以為抑鬱症是“矯情”,但抑鬱真的改變了大腦。


抑鬱讓人喪失了分泌讓我們快樂的“多巴胺”的能力,而那些與糖果、性愛、跑步的好情緒相關的快樂激素“安多芬”的接收器也會衰退。


負責處理情緒的“海馬”會隨著每一次重度抑鬱症的發作而萎縮,有研究數據顯示它的體積會減小20%。


最關鍵是事實是,馬克•威廉姆斯指出,抑鬱會在大腦中鑄造一條悲傷心境和負面思維的鎖鏈,普通的悲傷就會喚起嚴重的負面情緒。


“因為撿不起肥皂,所以想死。”


一個抑鬱病人的這句話,普通人真的無法理解。曾經有家長抱怨:


“我兒子都考上清華了,怎麼就躁鬱了呢?你們這些人,這麼年輕,都不想想自己的父母嗎?”


彷彿是,兒子是故意生病一樣。


可生病,是他能選擇的嗎?


抑鬱症人非常擅長製造內疚,別再給他們更多了。如果你無法感同深受,那麼,至少別自以為是地勸他們“別多想”,就好像告訴一個皮膚燙傷患者,你別覺得疼一樣徒勞。


為什麼我們能理解骨折的人沒法走路,卻不能理解抑鬱的人無力生活呢?


他們不是矯情,他們是真的病了。


韓國最性感女人泫雅患抑鬱症:我想自殺,你卻罵我矯情


韓國最性感女人泫雅患抑鬱症:我想自殺,你卻罵我矯情

“​你什麼都不用做,就做我的女兒”


理解和麵對,是穿越抑鬱的第一步。越多人跨出這一步,世界就朝著光明面傾斜了一度。


北大精神衛生研究所的唐登華教授曾說:“縮短抑鬱症患者從家到醫院的心路,功德無量,這是治療抑鬱症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穿越抑鬱的正念之道》中指出,當人們體驗到以下的症狀持續兩週以上時,特別是頭兩條症狀中的至少一個,其他症狀中的至少四個,並且偏離正常功能時,可診斷為“重性抑鬱”,請一定去專業醫院尋求診斷和幫助。


1、在一天的大部分時間裡感覺抑鬱或悲傷;


2、對幾乎所有平日感興趣的事情失去興趣或從中獲得快樂的能力;


3、沒節食的情況下體重顯著減輕或增加,或幾乎每日都有食慾都有增加或者減少;


4、難以睡一整夜,或白天對睡眠的需求增加;


5、整日明顯遲緩或者煩躁不安;


6、幾乎每日都感覺疲憊或精力喪失;


7、感到沒有價值或者極端或者有不恰當的內疚感;


8、難以集中注意力或有能力去思考,可能被別人當做猶豫不決;


9、反覆出現有關死亡的想法或者自殺的念頭 (有或者沒有實施自殺的具體計劃)或者自殺未遂。


藥物、心理諮詢、正念冥想都證明對抑鬱症有效。而生命中的羈絆,是避免抑鬱症者滑向深淵的依靠。


作家太宰治,寫過一本書叫《晚年》,開篇第一句是:


“我本想這個冬日就去死的。可正月裡有人送了我一套鼠灰色細條紋的麻質和服作為新年禮物。是適合夏天穿的和服。那我還是先活到夏天吧。”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承認他的痛苦,即使不能感同身受,理解他們正在受苦;


不去催促他們要馬上好起來,不要給時間壓力,耐心是陪伴的暖流;


鼓勵他尋求專業的幫助;


幫助他做一些自己可以掌控的事情,增強自我認同感;


照顧好自己。不要逼自己做拯救者,原諒自己有時候的無能為力,接納自己不是完人,建立自己合適的邊界。


韓國最性感女人泫雅患抑鬱症:我想自殺,你卻罵我矯情


90後左燈把自己在精神病院的治療寫成了實錄,最艱難的時候,她絕望地說:爸……爸,放……我……走……吧……


爸爸強忍著淚,寬慰左燈,熬一熬,過去就好了。左燈問爸爸:你是不是很後悔生了我?


父親毫不猶豫地說:


不後悔,永遠都不會後悔。二十多年,你從來沒讓家裡人擔心過,也沒麻煩過家裡人一點。你會得這個病,就是因為你實在太乖了。


左燈拼命自責:對不起!我從小到大,這麼努力,都是為了讓你和媽媽能開心一點。我希望自己功成名就...可我現在卻在這裡!我不該得這種病的!都怪我……


父親看著自己的女兒,心疼地說,”我不需要你功成名就,不需要你出類拔萃,你什麼都不用做,你就做我的女兒!“


這件事後,左燈的抑鬱症大大好轉。


阿加莎的小說《撒旦的情歌》裡寫:“為了逃開那頭怪獸,你一直跑,一直跑,但是這樣是沒用的,你不能一直用後背對著它;你要勇敢地轉過身去,才能看清那頭怪獸的本來面目。”
是慈悲和理解,給他們轉身的勇氣。


歡迎關注 ,溫暖專業的心理學平臺,陪你走上自我探索的旅程,活出真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