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症明白卻做不到的魔咒這樣打破

1

我們迫友經常會遇到一個兩難的境況,

做強迫行為暫時沒那麼難受了,但是長久看下來怕的越來越多,迴避的越來越多,生活圈子越來越小。

下定決心不再實施強迫行為,實在太煎熬了,受不了啊。

基本在沒有諮詢前的迫友在掙扎下來的結果都是從了這個強迫衝動的。

或者說,當面對沖突時,迫友更容易選擇實施強迫行為而不是有益於走出強迫症的行為。

帶著這個疑問,我問了幾位迫友,基本給我的答案都是:

我道理都明白,但是真的太難受了,我堅持不了,這種焦慮的感覺,沒有強迫的人是沒辦法體會的。

我就做一次強迫行為,讓我先舒服下來,否則真的什麼也做不了了。

我也很想堅持不去實施強迫行為,可是不去做我擔心的事情真的不會發生嗎?何況要忍到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呢?

從大家的回覆裡其實不難看出即使明明知道去實施強迫行為會讓自己在強迫裡越陷越深,但是仍然會在情緒的驅使下找各種理由去做強迫行為,這也是很多迫友所說的:道理都明白,可就是做不到。

相比於忍受暫時的焦慮獲得長遠的解放來說,通過強迫行為使得焦慮值降下來是心理需求即時被滿足的,這樣就強化了下次症狀來襲的時候依然要用強迫行為來緩解的做法。

這裡其實有個大腦的機制在:

當需要在兩個決定中做出選擇時,雖然兩者都可以選擇,但大腦往往會選擇對它來說更容易、見效更快、回報更直接、更刺激的事優先去做。

當沒太多選擇時,雖然可以全力以赴投入一件事,但這件事又會承載過多的期待。

也就說,大腦往往是急功近利的、只顧眼前的、喜歡選擇相對容易的去執行。

2

明白了大腦的運作機制後,我們來看看自己的目標是什麼呢?

貪心是我們絕大部分人都會有的弱點,我們當然希望能夠不去做這些討厭的行為,不去受強迫思維的擺佈,當然最好再能不付出什麼努力就達到這一點。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怎樣在遵循大腦運作機制的基礎上,來實現我們想要過的生活呢?

解決的要訣是,應該放在如何遵循大腦的運作機制上?準確的說,我們需要制定一些符合大腦習慣的激勵方法,去餵養自己的大腦,使之有動力去實現自己想要過的生活。

其實所有的遊戲、讓你欲罷不能的軟件產品都是按照這樣的機制設計的,那麼對於強迫症,我們是否可以借鑑呢?

憑心而論,這不是個簡單的事情,對於迫友來說,更多的時候感覺很多選擇是被逼無奈,實在忍受不了那個討厭的感覺才不得已做了很多並非出於自己本意的行為。如果你的目標是堅決不讓自己做強迫行為,絕大部分的人會感受到痛苦,一方面,如果不做強迫行為,會有擔心、焦慮、害怕……,另一方面,這是剝奪,會讓人有喪失感。那麼如果不是不讓自己去阻止強迫行為,而是去做另一件和生活目標不相悖的事情呢?比如我們有位迫友,自己對各種理論很糾結,經常性的字斟句酌的分析而無法自拔,現在他加入到了我們

微課分銷的平臺,幫助五位迫友找到東老師關於自助路上20個攔路虎的分享,拿到了自助錦囊,而他也早已賺出了自己的學費。誰說強迫和生活目標就一定是相悖的呢?

還有一位迫友在群裡的發言也很有借鑑意義

強迫症明白卻做不到的魔咒這樣打破

所以有迫友說,強迫,是生活的不在。同時你需要想想,如果你得了感冒,甚至是其他的軀體疾病,難道你的生活中就只有疾病,沒有生活了嗎?顯然不是!

所以首先,你需要調整認知,它們並非對立,甚至是可以有機結合的,只要你按照它的規律去行事。

只要你去做了,這就是一個好的開頭。


3

當然,也要預估到還會有其它的問題。

因此,我們並不要求一下子就能做到。還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1、制定小目標。

我遇到很多的迫友,在諮詢過程中,其實進步很大,但是他們目光總是容易放在那些進步不太明顯的地方糾纏並無限放大。

舉個例子,我的一個餘光強迫的諮客,一是被餘光內的一切事物影響,二是害怕別人發現自己總是關注餘光裡的事物顯得不正常。那麼制定個小目標怎麼制定呢?兩個原則,第一個原則是,目標是正向的,可以是把注意力放在聽課上五分鐘以上,而不要是五分鐘不關注餘光;第二個原則,目標要小,小到可以先費一點力氣還是可以達到的就好。

2、學會對比。

對比很重要!!!所以這是症狀記錄表一項非常重要的作用。

真正感到痛苦的不是某一次單純的情緒,而是你不知道這個情緒要困擾你多久,而且在情緒裡的時候,你經常會覺得自己從來沒有平靜的時候。

而數據是從來不會騙人的,它會記錄著症狀的起起伏伏,會讓你從一個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待自己每一次的症狀來襲,這樣就能理解大概的規律,不容易一葉障目!

3、要有一定的容錯機制。

允許一定程度上的“倒退”,但要時刻清楚長遠目標(價值觀)。

比如,自己太想好起來了,可是強迫症的形成並非一天兩天,同樣走出去也不是一蹴而就,那就需要拉長時間區間,把任務放到半年一年,或者更長的時間段內實現。不要過分計較一時得失。

比如,這次因為想法的焦慮值太高了,很崩潰。忍不住去做了強迫行為,很多人自責的不行,索性自暴自棄隨它去了,把之前的努力也一概否定了,很多迫友都絆倒在了這一關。

要學會放在較長的一兩個月看,你可能會發現只有1-2次沒忍住,大部分時間都是可以把注意力放在生活要求你做的事情上的。只要生活需要做的佔據了主導,也算是達到了平衡。

因此,學會從更長的時間段內,更高格局內,實現更有意義的平衡。

這樣就不會為一時的得失而焦慮,甚至打亂節奏。

最後做個總結:

“道理都懂,但為什麼我們總做不到?”其實真正原因是,我們沒有為自己設計一個符合頭腦運作機制的“程序”。

沒有設計一個對自己來說,具有正向激勵和及時反饋的環境。

所以我們會忍不住把注意力放在那些眼前的、更容易獲益的事上,而忽視長遠的利益。

當我們知道這個原理後,就可以為自己的長期和短期、工作和生活設計一個富有生命力的解決方案。

讓當下的利益和長遠的利益相結合,內在激勵和外在激勵同時滿足,同時降低起步門檻,讓工作和生活像玩遊戲一樣,就更容易奔向你的理想目標。

最後:如果依然覺得不能容忍,為什麼只是平衡而沒有消滅強迫呢?那麼就要審視下是不是自己的完美傾向在作怪了,要知道90%的沒有強迫的人,也不是事事都能100%注意的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