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心繫百姓的駐村第一書記

走進達茂旗烏克忽洞鎮碾草灣村,一排排紅頂瓦房整齊明亮,一條條平坦水泥路乾淨整潔,一盞盞白色太陽能路燈有序排列,整個村莊處處都能感受到新變化。

過去的碾草灣村交通閉塞、土地貧瘠、廣種薄收,經濟發展落後。自從神華包頭能源公司人力資源部副處長劉俊擔任碾草灣村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帶領扶貧工作隊用兩年時間改造基礎設施、發展產業項目,帶領村民們一步步走上脫貧致富的幸福路。

2017年6月,還未正式接到上級黨組織駐村工作任命的劉俊,提前來到碾草灣村,實地走訪了幾戶貧困戶,劉俊內心深受觸動。當時,他就下定決心,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村子富起來,讓更多的貧困戶早日脫貧。回去後,劉俊協調神華包頭能源公司出資10萬元,僱傭大型機械,組織人員,對未拆的土房,危房、豬圈、羊棚的殘垣斷壁、生活垃圾進行了拆除、清理和平整,村裡的整體面貌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2018年3月,劉俊正式上任的第一天,就開始和村兩委挨家挨戶走訪,與群眾深入交談,瞭解到碾草灣村水地少,旱地多,且氣候乾旱少雨,農民僅靠種田吃飯,收入單薄。劉俊經過深入思考和認真梳理,意識到村裡沒有產業,對於當地老百姓來說,就沒有支撐,沒有經濟來源。為了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劉俊利用扶貧資金為43戶貧困戶發放半大雞1604只,豬35口,羊76只,並進行技術指導,積極鼓勵貧困戶大力發展養殖業。

刘俊:心系百姓的驻村第一书记

駐村第一書記劉俊(右)和村支書(左)劉志鑫

看望貧困戶張美玲(中)

要想拔掉窮根子,徹底解決村裡的貧困問題,應該大力引進產業,發展村集體經濟,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劉俊邊做邊學邊琢磨,經過多方調查研究,根據村裡實際情況,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下半年,建成50KW光伏發電站,不僅解決了村委會供電取暖的問題,一年下來還為集體經濟增收6萬元。此外,劉俊還利用110畝集體土地進行旱改水,發展特色種植業,解決貧困戶及部分農戶就業,為集體經濟增收1萬元。2019年4月,劉俊協調本土龍頭企業合作社,利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合作代養新模式,為43戶貧困戶代養仔豬318頭,每戶貧困戶增收2000多元,同時,集體經濟增收3萬多元。2019年碾草灣村集體經濟突破10萬元。

在駐村幹部劉俊、駐村工作隊、村兩委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碾草灣村所有貧困戶全部脫貧摘帽,實現了他扶貧的第一個目標。

“扶貧工作不需要多麼驚天動地,就是真正的躬下身來,深入到百姓之中,瞭解他們的疾苦,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讓百姓感受到扶貧者的溫度,感受到脫貧後生活的美好。”劉俊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得。平日裡,他時常到百姓家,噓寒問暖,幫助年紀稍大的老人到鎮裡買藥。貧困戶任長財年近八十,2018年初,新識別為貧困戶。得了病的任長財不敢看病,怕花錢。劉俊給老人解讀政策,勸導老人趕快去醫院看病,並幫他報銷醫藥費用,3萬元的醫藥費報銷後僅自費4千多元。“現在有這麼好的政策,又有這麼好的幹部,咱甚也不用愁啦。”任長財老人滿臉笑容地說到。

扶貧工作千頭萬緒,每一件都是重中之重。為了讓村民吃上安全飲用水,劉俊協調旗水務局,打了198米的深水井;為了保護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劉俊協調鎮政府在雨季來臨之前修了400多平米的防洪擋水牆;為了改善村委會陣地建設,劉俊協調神華包頭能源公司為村委會置辦了一萬多元的電氣設備;為了不斷提高村民生活質量,劉俊爭取到神華包頭能源公司10萬元的幫扶資金……

兩年多來,劉俊從一個既不熟悉三農工作,也不瞭解扶貧政策的企業幹部,逐漸到勝任工作,再到讓老百姓滿意,靠的是一顆真心,一顆實實在在為碾草灣村發展,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的真心。2019年,劉俊被達茂旗委評為優秀駐村第一書記。

刘俊:心系百姓的驻村第一书记

駐村第一書記劉俊

看到鄉親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劉俊充滿了幹勁,為自己定下第二個目標:“2020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時期,時間緊迫,任務艱鉅。碾草灣村的集體經濟雖然實現了從無到有,清零遞增。但是,結構比較單一,今後,我們駐村工作隊繼續開拓思路,創新方式,讓村民們腰包鼓起來,致富奔小康。”

刘俊:心系百姓的驻村第一书记

美編:閆立霞

合成:李 萌

一審:閆立霞

二審:張睿欣

終審:黃海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