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別,帆影滅,江浪如雪——“無賴”小國中的花間派大家

上行杯·離棹逡巡欲動

五代:孫光憲

離棹逡巡欲動,臨極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

金船滿捧,綺羅愁,絲管咽。回別,帆影滅,江浪如雪。

回別,帆影滅,江浪如雪——“無賴”小國中的花間派大家

作為花間派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五代十國時的孫光憲是較有個性和成就的。孫光憲,字孟文,自號葆光子,陵州貴平人(今屬四川省仁壽縣)。他本來生活在五代十國中的前蜀國,前蜀國滅亡後,孫光憲前往江陵避亂,沒有想到在南平國侍奉了三位國王,並極受重用,分別任荊南節度副使、朝議郎、檢校秘書少監、試御史中丞等官職,國王贈紫金魚袋。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時代,從唐朝903年滅亡,到北宋960年建立,57年時間,全中國出現了幾十個大大小小的割據政權。但是就在這樣混亂的局面中,南平國居然存活了37年之久,實在是有點不可思議。

南平國應該是五代十國中最小的國家,南平都城為荊州,轄荊、歸(今湖北秭歸)、峽(今湖北宜昌)三州。總人口大約為10萬人,相當於一個小縣城。要說南平國的生存之道,就是降低姿態,不稱帝,以屬國的地位搖擺於周圍強國之中,能要則要,能搶則搶,哪怕被人稱為“高賴子”也無所謂。

當然,在當時的局面下,生存的確是第一要義,雖然有點丟面子,但是南平國愣是在那個弱肉強食的環境中活了下來。

孫光憲在南平國為官數載,為南平國的和平穩定作出了極大的努力。而且更為可貴的是,在北宋建立後,孫光憲敏銳地認識到歷史發展的大趨勢,勸當時的南平國主獻出三州之地,為北宋統一、人民安居樂業作出了貢獻。

孫光憲出身貧寒,但是“博通經史,尤勤學,聚書數千卷,或自抄寫,孜孜讎校,老而不廢”,著述、寫詞都很有名。這首詞首句就寫離棹(zhào)逡(qūn)巡欲動,也就是即將離別的船,遲疑不決、欲進不進的樣子;再以“故人相送”表明這是一首送別的詞作。接著,按照送別的時間流逝,一一寫出送別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整首詞用白描手法,簡簡單單的敘述出送別過程,卻能夠讓人感受到依依惜別之情。

尤其是“去住心情知不共”一句,本來是平平常常的話語,可是讀起來十分奇妙。離別之時,行人和留人心情總不會是一樣的,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會是比較傷感,其他人難以理解,又或者是強忍自己的心事,希望對方能夠了無牽掛一帆風順卻又不能真正杳無音信相忘於江湖……表面平常、卻意味深長。

下闋寫了離別時的宴會之景,“愁”、“咽”兩字寫出了宴飲之樂也難以掩蓋離別之苦;結尾一句卻更妙,“回別,帆影滅,江浪如雪”,這一句與李白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可以說有異曲同工的表達效果,在江景的烘托之下,那撲面而來的離愁別緒悠悠長長,韻味無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