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試驗區建設三年:陝西交出精彩“答卷”(上)

2017年3月15日,國務院印發的《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明確了陝西自貿試驗區的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更好發揮“一帶一路”建設對西部大開發帶動作用、加大西部地區門戶城市開放力度的要求,努力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全面改革開放試驗田、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一帶一路”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點。

三年過去了,陝西自貿試驗區緊扣黨中央、國務院賦予自貿試驗區的戰略定位,在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強化系統性集成性制度創新、加快外向型產業聚集等方面,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形成了一系列創新成果。

“三年來,總體方案明確的165項試點任務基本完成,累計形成創新案例370個,其中16項創新成果在全國複製推廣或得到國務院和相關部委通報表揚,53項改革創新成果在全省複製推廣。”4月9日,在“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三週年改革創新成果”新聞發佈會上,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辦公室副主任翟北秦展開了這張陝西自貿試驗區創新引領、開放發展的三年答卷。

堅持制度創新釋放發展紅利

諾貝爾獎獲得者道格拉斯·諾斯從紛繁複雜的經濟發展史中抓住核心規律,提出“制度創新”理論。諾斯認為,經濟經營管理方式或者經濟組織的形式革新是現代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通過制度創新,降低包括交易、稅費、融資等在內的制度成本,打破制約市場主體的桎梏,能夠充分激發市場活力。

《總體方案》對陝西自貿試驗區的發展提出了“經過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形成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創新體系,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的發展目標。

三年來,陝西切實轉變政府職能,不斷改革創新政府管理方式,努力建成投資貿易便利、高端產業聚集、金融服務完善、人文交流深入、監管高效便捷、法治環境規範的高水平高標準自由貿易園區。經過不懈的努力,《總體方案》對陝西自貿試驗區提出的發展目標已基本完成。

在今天的陝西自貿試驗區,第二國際商事法庭、知識產權專業法庭和絲綢之路仲裁中心等機構的設立和運行,實現了調解、仲裁、訴訟有效銜接,為化解貿易爭端提供了堅實的法制保障。

三年來,有229項省級行政管理事項下放(委託)自貿試驗區辦理,100項“證照分離”改革任務在區內全面落實。工程建設項目從立項到取得施工許可壓縮至50個工作日。同時建立“一枚公章管審批、一支隊伍管執法”政府管理新機制。併成功構建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事中事後監管體系。

三年來,通過不斷拓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減少行政審批事項、縮短辦事時間、優化政務服務、主動對標國際標準經貿規則等改革探索實踐,陝西自貿試驗區極大地降低了市場主體經營成本,實現了區內市場主體加速聚集。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陝西自貿試驗區新增市場主體57853戶,其中企業38588戶(含外資企業491戶),新增企業註冊資本7071.1億元(含外資企業註冊資本28.4億美元)。

現在,在陝西自貿試驗區,商務秘書和“集群註冊”被大力推廣,縮短登記辦結時限至3個工作日以內;“24小時自助信包箱”、“人臉識別”微警認證、全城通“港”速遞,“零跑路”的線上服務……“零成本”“更方便”的創業氛圍,讓市場充滿活力。

柏彩娟是西安築巢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的一名中級會計師,4月20日,她為客戶代辦工商註冊,從核名到網上資料的設立提交完成只用時15分鐘。然後她提醒企業相關人員關注手機信息,收到網上實名驗證鏈接時,進行驗證即可。柏彩娟說:“就這樣‘零跑路’,三個工作日之內,客戶就可以拿到營業執照了,而且這份營業執照是通過快遞寄到客戶手上的。”

在這家2012年成立的財稅服務公司,柏彩娟已經服務了上千家中小企業。她說,財稅貫穿企業全生命週期,自己就是這些中小企業創業和經營的全程陪伴者。

陝西自貿試驗區成立以來,柏彩娟對營商環境的提升帶來的變化印象深刻:“拿到營業執照的週期大大縮短了,原來得等一兩週,現在兩三天。原來跑好幾趟,現在最多跑一趟,許多時候一趟也不用跑。”“以前我是大廳(政務大廳)的常客,現在我一個月去一趟就夠了。以前都是紙質資料,人工填寫錯誤率高,經常要把資料拿回來重新做,現在全程無紙化,連審核都有人工智能助力……”今昔對比,柏彩娟感慨道,這是一個辦企業越來越容易的時代,政府從各方面持續的給企業“加油”和“鬆綁”。

從所在公司的業務量和客戶的持續增長,柏彩娟充分感受到制度創新給市場帶來的活力,與此同時,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也讓她也感受便利和透明也在重新塑造她所在的行業“有‘網上辦’‘只跑一次’,幫我們把人力省出來,就可以做更高附加值和專業的事情了。現在同樣的收費,我們給客戶提供的服務的含金量要比三年前高得多”柏彩娟說。

加強互聯互通開放動能強勁

陝西地處中國地理幾何中心,“開放”二字對於陝西並不陌生,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西安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重要的開放門戶。

構建全方位立體化開放大通道與世界互聯互通,建設“一帶一路”交通、商貿、快遞物流中心是新時代內陸陝西的開放願景。陝西自貿試驗區的設立,為陝西實現這一願景提供了強大動力。

2018年底,《國務院關於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的通知》中支持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利用第五航權。此後陸續開通的“首爾-西安-河內”全貨運航線和“葉卡捷琳堡-西安-普吉”客運航線,將東北亞貿易區、陝西自貿試驗區與東盟自貿區聯通,為構建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國際航空樞紐建設高速推進。

2019年底,國務院正式批覆設立陝西西鹹空港綜合保稅區。作為自貿試驗區重要的創新動力源,綜保區的批覆助推陝西臨空產業駛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2019年12月31日,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國內結轉型出口監管倉庫和西安咸陽機場專用型保稅倉庫揭牌,正式開啟了陝西保稅航油時代,西安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再添新動能。

截至2019年底,西安咸陽機場累計開通國際航線88條,通達全球36個國家74個主要城市;全貨運航線達到27條(國內14條,國際13條)。

2019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全年旅客吞吐量達到4722.1萬人次,貨郵吞吐量突破38萬噸,同比增長22.17%。

2020年3月3日,陝西首例幹線飛機進境維修業務成功開展,來自柬埔寨瀾湄航空的空客A321客機在空港新城東航維修機庫進行檢修,這是自貿試驗區政策助力產業聚集的具體實踐,為航空維修產業加速在聚集提供了助力。

中歐班列“長安號”跨越裡海、寬軌直達阿塞拜疆、土耳其、波蘭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最快捷的中德鐵路貨運線路從西安始發……長安號為中外企業提供了更多在“一帶一路”沿線佈局產業鏈的機會,為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提供了更多的物流組合。

陝西自貿試驗區成立的這三年,也是中歐班列“長安號”飛速發展的三年。截至4月17日,今年中歐班列“長安號”共開行832列,是去年同期的2.4倍,運送貨物總重67.6萬噸。2019年,中歐班列“長安號”共開行2133列,運送貨物180.2萬噸,分別是2018年的1.7倍和1.5倍。

這三年,依託“長安號”,西安國際港務區率先推出艙單歸併通關服務模式,進出口貨物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為進出口企業節省了成本。進境糧食、肉類、整車口岸監管服務持續優化,也極大的提升了“長安號”的開行效率。

現在,通過“長安號”從哈薩克斯坦進口的綠豆,實施“先入區、後檢測”監管模式,有效壓縮通關時間,大幅降低了企業區外倉儲費用。為了便利肉類進口,陝西自貿試驗區還探索“海鐵聯運+冷鏈運輸+肉類口岸”模式,讓進口肉類從美國長灘港啟運、青島港中轉、西安港清關。

目前,中歐班列“長安號”常態化開行西安至中亞五國、德國漢堡等13條幹線,在德國法蘭克福、哈薩克斯坦卡拉幹達州等地設立8處海外倉,輻射44個國家和地區。

植物提取物是陝西第四大出口單品,疫情加大了各國對以植物提取物為原料的藥品和保健品的需求,國際市場對中國植物提取物的需求激增。

受新冠疫情影響傳統國際物流通道收窄,“長安號”成為陝西植物提取物陸路出口新通道。2020年4月19日陝西20噸植物提取物搭乘“長安號”出口到歐洲,陝西植提協會副會長侯引軍告訴記者,此次通過陸運到歐洲,全程將運行12天左右,用時比海運縮短了三分之二,比空運降低了至少50%的運輸成本。通過這次嘗試,陝西植提協會的會員企業都開始重新評估陸路出口的通道對中歐植物提取物貿易的作用,“許多企業表示,即使海運恢復,也會繼續使用‘長安號’陸路出口通道。”侯引軍說。

德國SRS國際認證機構首席戰略顧問袁才勇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在當下這個時刻,中歐班列是中歐貿易不可替代的最核心的運輸工具。“我們從17年開始,就建議我們認證的出口歐盟的客戶從西安發貨,通過‘長安號’把貨運到歐洲”。袁才勇說,陝西在“一帶一路”的中心,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古絲綢之路能從這裡出發,連接起亞歐大陸的交往與貿易,現在陝西依託地理交通優勢,發揮自貿試驗區體制機制優勢,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供應鏈經濟正當時。

自贸试验区建设三年:陕西交出精彩“答卷”(上)
自贸试验区建设三年:陕西交出精彩“答卷”(上)
自贸试验区建设三年:陕西交出精彩“答卷”(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