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球"氾濫的年代,扣籃王拉文,又一個“魔球”鋒線持球手

小球時代,最顯著的特點、變化是什麼?在我的認知裡是三分產量上的巨大提升,而三分產量的巨大提升,對籃球比賽最直接的改變就是:衍生出了一種打法-“魔球理論”。

毫不誇張的說,現代籃球的持球手們,10個裡面就有8個,他們的三分產量有著極高的進攻佔比。去細看他們的進攻佔比,外線三分產量佔比都是在30%以上。雖然30%這個數字還沒有到達哈登、庫裡、喬治那個級別(三分進攻佔比超過50%),但大環境下的趨勢就是:外線三分已經成為了球員的主流進攻方式,在未來,會有越來越多像庫裡、哈登這樣打球方式的球員出現。

今天的主角-拉文,雖然是扣籃王,但也已經成為了一名“三分愛好者”。

大量的三分進攻佔比,扣籃王拉文,又一個走向“魔球”的鋒線持球手

本賽季,拉文場均在外線三分出手次數為8.1次,而他本賽季的場均出手次數為20.0次,也就是說,拉文的三分進攻佔比已經超過了40%。

另外,本賽季拉文一共出手1199次,在籃下5英尺內的出手次數高達499次,籃下的進攻佔比達到了41.6%。而在其他區域的兩分出手次數為216次,進攻佔比僅為18.0%。

看出什麼事實了吧!這數據所反映的事實是不是特清晰。41.6%的籃下進攻佔比,18.0%的中遠距離進攻佔比,40.4%的外線三分進攻佔比,大量的籃下、外線三分進攻,極少數的中遠距離,這不就是典型的“魔球”理論嗎。

拉文本賽季投籃分佈圖

25.5分,這是本賽季拉文的場均得分,單純的從這個場均得分的數字來看,靠著“魔球”打法,加上整體的產量提升,拉文在得分方面的豪華數據,已經是巨星級別的了。

“魔球”打法就是有著這樣顯著的效果。在我之前的文章裡,就不止一次的說到過“魔球”理論的優勢。籃下距離籃筐近,終結的成功率高,從而進攻效率高;外線三分比中遠距離性價比高,所獲得的收益高,同樣進攻效率相對來說也高;在比賽的大部分常規時間,不考慮最後關鍵時刻終結比賽的最優解,“魔球”打法確實是最為高效的比賽方式。

站在拉文的角度來看,公牛是以他為核心建隊,他的產量肯定是有保障的。在無法帶領這支公牛取得更進一步的成績時,靠著偏“魔球”打法,拉文至少是可以讓自己的數據好看點。

看到這裡,你可千萬別覺著我這是在暗諷拉文是個效率低下的“刷子”。在承擔球隊31.2%回合佔有率的情況下,交出了56.8%的真實命中率,結合這個產量,看拉文的效率,就不能說是個“刷子”。

其實啊,但凡是“魔球”打法,只要外線三分不是特別的“鐵”,這效率就低不到哪兒去。你要不信,咱就結合這拉文的情況來具體分析看看。

拉文的“魔球”打法,有著嚴重的缺陷,並不適合作為持球主攻手

56.8%的真實命中率,這個數字要放10幾年前,絕對不能說低。科比生涯最高賽季的真實命中率是07-08賽季,那會他的真實命中率為58.0%,科比生涯真實命中率超過56.8%的賽季,也不過只有3個賽季;麥迪生涯真實命中率最高的賽季是02-03賽季,那個賽季麥迪的真實命中率不過才56.4%,還沒有現在的拉文高。

對比科比、麥迪的職業生涯數據,無非就是想強調現在拉文的真實命中率其實不低,也是進一步證明“魔球”打法的高效。當然,這裡的對比有時代性的因素,並非有貶低科比、麥迪的意思。

另外,雖然單純的看數字,拉文並不低效,但因為拉文自身的缺陷,或者說能力的不足,相對的,在“魔球”領域裡,拉文其實算是低效的。

哈登最近的4個賽季,真實命中率都在61%以上;

喬治最近兩個賽季,真實命中率也都在58%以上;

年輕的東契奇、特雷楊,他們的真實命中率,也都在59%左右;

拉文的效率沒有哈登、喬治高,主要問題是出在籃下的終結能力。

拉文在籃下3英尺的投籃命中率為62.2%,而喬治這個數字是70.2%,東契奇是75.4%,哈登是65.2%。當然,籃下的投籃命中率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問題還是籃下的造犯規能力。上面這幾位,都是罰球線上的常客,拉文在造犯規方面,差了可就不是一丁半點了。

其實去細分拉文的個人情況,倒也能理解。拉文雖然是扣籃王,但他並不暴力,他的特點是舒展、柔軟,並非籃下的硬碰硬,所以在籃下的效率相對來說,沒有那麼的高效。在5-9英尺內的近筐終結,拉文48投7中,命中率只有14.6%,也是進一步的反映了拉文在籃下的對抗能力差。

不過話又說回來,即便拉文的籃下終結能力一般,但他還是交出了56.8%的真實命中率。至於這原因呢,就是上面講到的:這“魔球”打法,就是突出一個高效,只要這三分命中率說的過去,那效率就不可能低。這拉文就是最好的例子。

拉文的籃下終結效率雖然不高,但他38.0%的三分命中率,卻也不低。靠著出色的外線三分,再加上三分的產量也夠多(場均出手8.0次三分,場均命中3.1個三分),拉文還是交出了不錯的效率。

持球主攻能力有限,拉文並不適合球隊大當家,更適合無球跑動的接球定點投手

先簡單的說說現在的公牛。公牛本賽季的防守效率為108.9,排在全聯盟第13,整體的防守能力還不錯。防守的主要強點在於搶斷、造失誤方面。本賽季,

公牛場均能貢獻10.03次搶斷,聯盟第一;場均造對手失誤18.3次,同樣是聯盟第一。出色的搶斷、造失誤能力,公牛在進攻端獲得了很大的收益。本賽季,他們利用對手失誤,場均能得到21.2分,同樣排在聯盟第一。

按理說,公牛有這麼高的利用失誤得分,他們的進攻應該是有保障的,但事實卻是,公牛的進攻效率只有105.8,排在了聯盟第29位,是一支進攻非常糟糕的球隊。

至於這其中的原因,很簡單:公牛缺乏陣地戰的硬解法,他們的當家球星,並不是一個可以靠著出色的持球能力,解決球隊進攻的球員。

拉文作為球隊的主要持球手,他的得分有45.5%來自隊友的助攻,這個比例相對哈登、東契奇等人來說,已經很高了。另外,在三分的助攻受比方面,拉文的三分受助攻佔比達到了54.9%。這意味著,拉文的三分,超過了一半來自隊友的助攻。

說拉文的得分受助攻比,無非就是想說明一個事實:相比較於個人的持球主攻,拉文其實更適合無球的跑動接球扔定點。

另外,關鍵時刻最簡單有效的持球中距離跳投,這方面的能力,拉文好像做的也不怎麼樣。在10-24英尺內的兩分投籃,拉文168次出手,僅僅命中了58球,命中率只有34.5%。

不管是從拉文個人的持球投能力來看,還是從球隊的整體進攻來看,拉文他並不適合作為球隊的大當家存在。我對於他的定位是參考克萊,通過大量的跑動、隊友掩護獲得空位機會,以無球打法的接球投為主要的進攻方式。可能相比較於克萊,拉文的準心要差了點,但他的運動能力更出色,無球的空切攻筐威脅會比克萊大。

作為一名扣籃王,現在最有威脅的進攻方式,竟然是外線三分。說起來可能有些反諷,但現代籃球就是這樣。在規則越來越有利於進攻方投籃的情況下,三分的出手環境只會越來越好,再加上三分的性價比高,球員們傾向以外線三分為終結方式,這是必然的結果。

現階段,像庫裡、哈登、喬治這些三分進攻佔比超過50%的球員,可能還是少數,但在未來,可能聯盟裡,人人都有著超高的三分進攻佔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