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東:存留七十年的馬路市場終於“進屋”

祁東:存留七十年的馬路市場終於“進屋”

祁東縣太和堂鎮農貿市場開市。

祁东:存留七十年的马路市场终于“进屋”

祁東縣太和堂鎮農貿市場裡交易火熱,農產品擺放整齊。

紅網時刻衡陽4月23日訊 (通訊員 劉國慶 肖友元 記者 王敏)建成多年卻搬不進去的農貿市場火熱開張,一處存留70年的馬路市場被依法取締。4月23日,記者來到湖南祁東縣太和堂鎮農貿市場,只見市場裡交易火熱,農產品擺放整齊。

太和堂鎮馬路市場已有數十年曆史,輻射範圍包括邵陽市邵陽縣、永州市祁陽縣周邊縣8個鄉鎮,服務半徑達30餘公里。長期以來,由於沒有專門的農貿市場,群眾在馬路沿線從事擺攤設點經營已形成習慣。趕集人多,門面出租、攤位收費對臨街居民也是一筆不少的收入。取締搬遷馬路市場,無異於斷人財路,背後阻力特別大。

為化解馬路市場存在的安全隱患,規範小城鎮管理,當地新建了一處農貿市場,縣鄉兩級費了很大精力,卻遲遲搬不進去。馬路市場的存在,事關群眾生命安全,猶如懸在頭頂的一塊巨石,令當地執政者寢食難安。

今年,祁東縣委政府嚴厲整治交通等領域頑瘴痼疾,太和堂鎮馬路市場搬遷勢在必行。縣委政府安排專門力量,組建專門班子,制定目標任務,要求盡最大努力打通堵點,破解難題。

太和堂鎮集中開展馬路市場專項取締行動以來,前後召開徵求群眾意見會等20餘場次,反覆聽取收集群眾意見和建議,修改完善工作方案,同時,做到宣傳不留死角,發放宣傳資料3萬餘份,張貼通告200餘張,懸掛橫幅20條,張貼標語2000餘張,出動宣傳車、利用村村響廣播密集宣傳10多天,鎮黨委政府班子成員帶隊,挨家挨戶與商鋪居民進行溝通,擺事實,講道理,取得了大部分居民的支持與理解;針對個別思想頑固、行為偏激的群眾,採取上門說法,政策攻心,做通思想工作,配套出臺了系列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

3月29日凌晨4點30分,太和堂鎮黨委政府在縣城市綜合執法、應急管理、交警、市場監督等單位協同配合下,通過工作人員細心引導,攤販有序進入農貿市場,趕集群眾入場交易,馬路市場取締初戰告捷,實現了預期的工作目標,社會各界反響良好。

為幫助群眾形成入場趕集思維和行為習慣,達到“長效常治”,當地黨委政府已連續集中整治20多天。每逢趕集日,鎮村幹部到市場值班值守。發現門店越界經營、市場外經營、亂設攤點、流動叫賣、亂堆亂放等問題及時糾正,延續70年的馬路市場終於被取締。下階段,該鎮仍安排35人的工作專班,堅持值班值守至少半年以上,以鞏固整治成果,避免馬路市場反彈。

年近七旬的曾大爺告訴記者,現在市場裡趕集比過去好多了,熱天不曬,雨天不淋,還不收攤位費,政府為我們老百姓做好事、做實事,當然要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