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清雍正 琺琅彩之製作(四)

話說十三爺帶領著一幫匠人們終於倒蹬出自己的琺琅彩料了,於是乎,在琺琅作裡,把原有的人員也增加擴編了,因此在雍正一朝的13年裡,無論是在瓷胎畫琺琅的器型上,還是在胎骨和釉色上,還是在繪畫中所描繪的山水、人物、花卉等方面真可是豐富多彩,達到了很高的境界。(十三爺在雍正8年辭世)

在瓷胎上,雍正一朝除了使用前朝遺留的素胎瓷器之外,還專門讓景德鎮御窯廠燒紙了很多高質量的白瓷器,運送到宮中由造辦處二次燒造瓷胎畫琺琅。從傳世品看,雍正時期的琺琅彩瓷器除了少數如康熙朝琺琅彩瓷器那樣以色地裝飾外,大多是在潔白如雪的釉面上直接彩繪。器物造型有瓶、碗、盤、碟、盅等,均雋秀典雅,胎體輕薄,有的達到半脫胎的程度。這些白瓷胎除了極個別為清宮收藏的明代永樂白瓷外,絕大多數是由當時景德鎮御窯廠特製提供。其中雍正七年一次就提供四百六十件,是歷次當中最多的一批,這就是檔案記載的“雍正七年二月十九日,怡親王交有釉水瓷器四百六十件,系年希堯燒造。郎中海望奉王諭:著收起。遵此。於本日將瓷器四百六十件交柏唐阿宋七格訖。於七年八月十四日,燒造得畫琺琅瓷碗三對,畫琺琅瓷碟二對,畫琺琅瓷酒圓四對。九月初六日燒造得畫琺琅瓷碗二對……”。


【原創】清雍正 琺琅彩之製作(四)



雍正皇帝還專門委派唐英到景德鎮御窯廠督造瓷器。唐英到了御窯廠,除了督造瓷器之外,還專門為造辦處推薦了很多不錯的畫師,據清宮檔案記載:“雍正七年閏七月初九日,據圓明園來帖內稱:怡親王交年希堯送來畫琺琅人周嶽、吳士琦二名……於本月初十日將年希堯送來畫琺琅人所食工銀一事,郎中海望啟怡親王。奉王諭:暫且著年希堯家養著,俟試準時再定。欽此。”當時負責淮安關稅務的年希堯只是遙領景德鎮窯務,這些畫畫人名義上是年希堯送來的,實際上是由唐英挑選的。唐英本人就是畫家,經他挑選的畫畫人,善畫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具備在瓷器上繪畫的豐富經驗,這些人進入造辦處後,經與宮廷畫家切磋配合,使琺琅彩瓷器的生產日趨精進。

而雍正皇帝還親自過問琺琅彩瓷器的製作,同時也對於一些好的作品的匠人予以表揚。據清宮檔案記載:“雍正十年十月二十八日,司庫常保、首領李明久奉旨:琺琅畫青山水甚好。欽此。於十二月二十八日,柏唐阿鄧八格、宋七格來說,內大臣海望諭:鄒文玉所畫琺琅,數次皇上誇好,應遵旨用本造辦處庫銀賞給十兩。遵此。”從造辦處檔案記載看,雍正皇帝十分欣賞用單一料彩繪制的水墨及藍色山水兩個琺琅彩品種。至於為琺琅彩瓷器書寫底款者,從檔案記載來看,應是原武英殿修書處的寫字人,後調到造辦處效力的徐同正。而雍正琺琅彩瓷器上的詩句,多為戴臨題寫。戴臨為武英殿待詔,檔案記載雍正皇帝多次降旨,命戴臨在琺琅彩瓷器上題寫詩句。如“雍正九年四月十七日,內務府總管海望持出白磁碗一對,奉旨:著將此碗上多半面畫綠竹,少半面著戴臨選詩句題寫,地章或本色配綠竹,或淡紅色、或何色酌量配合燒琺琅。欽此。“


【原創】清雍正 琺琅彩之製作(四)

從這些作品上就可以反映出雍正皇帝和十三爺具有共同的審美觀,也因此才能創造出流芳百年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