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質期半年,畝產達2.7噸,賣到60元一個,卻少有人種植


作為農民,永遠離不開的話題都是種養殖。即便當下已經過了栽種的時節,可種植依舊是老生常談,百說不厭。以前農村地區作物單一,種植話題都比較單一,討論久了都沒激情,當下就不一樣了,除了本地種植的糧食作物之外,還有各種水果湧進種植領域,其中不乏國內原有品種,還有不少受歡迎的進口品種。

今天咱就不聊本土的原有作物品種了,今天準備介紹一種比較特殊的外來水果。國內大多都叫它刺角瓜,它是一種原產於非洲沙漠地區的一種植物,果實外表帶刺,外形如棒槌的頭部,因果實口感清甜多汁,故而深受人們歡迎。目前在全世界各地幾乎都有栽培,目前我國的種植區域主要分佈在嶺南地區以及長江流域各省份,但還沒有一個地方出現成規模種植,大多都是零星種植自給自足,少數流入市場而已。


保質期半年,畝產達2.7噸,賣到60元一個,卻少有人種植


據科學檢測得出理論為刺角瓜是一種容易種植,且產量大的作物。原產於沙漠地區的刺角瓜,在國內土地肥力匱乏的沙漠地區也能種植,在南方地區的生長環境幾乎都能適應。刺角瓜具有耐乾旱、耐熱、光照時間要求不高等特點,誇張一點來形容就是我國長江以南大多數地區都可以栽培。

保質期半年,畝產達2.7噸,賣到60元一個,卻少有人種植

據網絡上多處數據統計表明,這刺角瓜的產量可謂相當可觀,一棵刺角瓜一般能結10個以上的果實,產量在40.5噸/公頃以上,換算成畝產量的話就達到了至少2.7噸。假如國內種植也能達到這個產量水平,那麼這刺角瓜絕對是大產的作物。實際產量在各地不同的種植環境下肯定會有一定差異的,僅供參考。

保質期半年,畝產達2.7噸,賣到60元一個,卻少有人種植

其次在刺角瓜果實的本質特徵上,刺角瓜只要保存條件得當,只需乾燥,常溫下就能保存5~6個月,保質期達到了半年之久,可企及蘋果了。在以上多種種植條件的優勢上,再加上當下網絡上有人說刺角瓜賣到了60元一個,絕對是高價奢侈品了,是種植前景非常好的作物。

可實際上來看為何價格如此高,產量有這麼大的作物,當下國內卻少有人種植呢?對此筆者分析了4個主要原因。

保質期半年,畝產達2.7噸,賣到60元一個,卻少有人種植

1、從農民的種植角度來看,當下雖說刺角瓜容易正值,但實際國內種植技術不夠成熟,要達到豐產、高產並非易事。

2、市場還沒足夠成熟,產地端缺少專業人收購。以國內刺角瓜的整體發展形勢來看,刺角瓜產業正處於萌芽階段,還未出現加工領域的產品,實際經濟價值不高。

保質期半年,畝產達2.7噸,賣到60元一個,卻少有人種植

3、消費者還沒完全接受這種外來的水果,還有待時間考證能否流行市場。消費端是直接制約刺角瓜發展的原因,沒有市場消費動力,完全談不少經濟價值的。

保質期半年,畝產達2.7噸,賣到60元一個,卻少有人種植

4、網絡上宣傳的價格虛高,一個60元只會有價無市,無人買。實際種植戶表示,價格好的時候也就3元一斤而已。筆者查詢了網絡上的刺角瓜行情,價格大致在2個9.9元包郵。農民也是聰明的,要是真賣到60元一個,估計早就瘋狂種植,更不會引進我國幾十年了還少有人種植呢。對此你們怎麼看呢?你們覺得刺角瓜在國內市場發展得起來嗎?你們吃過刺角瓜嗎?

種植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哦!歡迎各位留言說說你們的看法!以上僅是個人看法,僅供參考!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