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僅有400多平方米古城遺址,位於內蒙古沙漠中,歷經千年不倒

大家好,這裡是“在運動中找到平衡點”,愛旅遊,愛生活的分享,這次的主題是“內蒙古有著非常多的秦朝和漢代時期古建築遺址,有巴彥淖爾盟的秦漢長城、雞鹿塞、高闕塞到額濟納旗居延塞的紅城子遺址,它們有的是用石塊堆砌,有的用夯土建成,都已經矗立了上千年,隨著時光的流逝,有些古建築已經被風化得非常嚴重,也許堅持不了幾年,所以有機會去阿拉善旅遊時,一定不要錯過,要珍惜機會”。

這個僅有400多平方米古城遺址,位於內蒙古沙漠中,歷經千年不倒風化了的紅城子遺址

01內蒙古擁有漢代建築遺址最多,居延一帶保存最完好,眾多鮮活的歷史故事

內蒙古的漢代遺址非常多,由於大多地處西部乾旱沙漠地帶,所以保存相對完好,通過這些遺址,能夠了解秦漢時期,西北部的匈奴與秦、漢兩朝之間的對抗故事,從蒙恬和公子扶蘇到衛青、霍去病,從秦直道到居延古塞,秦始皇、漢武帝、王昭君等鮮活的歷史人物都跟這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這個僅有400多平方米古城遺址,位於內蒙古沙漠中,歷經千年不倒黑城遺址

連唐朝時期的大詩人們都以寫居延古塞為榮,李白、杜甫、王昌齡等人無一落下,大邊塞詩人王維就曾經到達過這裡,他的詩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描繪的就是夕陽下的弱水流沙,不來這裡,怎麼能見識到沙漠龍捲風形成的孤煙,夕陽下的弱水河與流沙。

這個僅有400多平方米古城遺址,位於內蒙古沙漠中,歷經千年不倒弱水流沙

雖然這裡早在1988年,就已經被國家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概是地處沙漠腹地的原因吧,並沒有被打造成明星景區,每年只有到秋季,才會有遊客來到這裡,遊客除了欣賞胡楊美景、沙漠風光、居延海、黑城遺址,卻很少有人去關注這個漢代遺址:紅城子遺址。

02漢代邊塞鄣城,千年不倒,因黑城遺址被遊客忽略

遊客到額濟納旅遊時,大多都要去看胡楊林、怪樹林、居延海和黑城遺址,而跟黑城遺址毗鄰的紅城總是被人忽略。當然黑城遺址的規模和完整度都要比紅城遺址好很多,但是黑城是西夏時期的兵城,元朝時被擴建,其作用在明清時期被再次擴建放大,主要是作為草原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驛站,是西出陽關前的最後一站。

這個僅有400多平方米古城遺址,位於內蒙古沙漠中,歷經千年不倒黑城遺址

這個僅有400多平方米古城遺址,位於內蒙古沙漠中,歷經千年不倒紅城遺址

不同於黑城,紅城子遺址是公元前102年,漢武帝時期修建的邊塞關隘,全部採用用泥土夯成,城雖不大,長、寬均在20米左右,曾正方形,面積僅有400多平方米,南面開門,城牆有3、4米厚,高近10米,能歷經兩千年而不倒,本身就是一個奇蹟,估計能夠見證它的也就是弱水流沙和這裡的胡楊,不同的紅城子是由人類所建造的,不同於弱水、流沙與胡楊屬於自然物。

03沙漠腹地成其保護傘

有時我們不得不慶幸這些遺址所處的位置,我們都知道內蒙古東部金長城,已經被後人損毀殆盡,紅城子能有今天主要得益於這裡的氣候,還有這裡的人跡罕至,雖然沙漠上四季風沙也能帶來損毀,相比於人類活動的破壞力,還是小很多。

這個僅有400多平方米古城遺址,位於內蒙古沙漠中,歷經千年不倒完全由土夯出來的牆,說明當時有土

這個僅有400多平方米古城遺址,位於內蒙古沙漠中,歷經千年不倒連大理石上的字都被風化看不清了

紅城子不同於秦漢長城,是用石頭堆砌而成,它是用土夯而成,目前四周已經用鐵絲網圍了起來,這可能也是遊客忽略它的一個原因,如果你們仔細看一下我們修建的文物保護牌子,雖只幾十年,它被風化的程度,就能知道這座城池承受著的風化壓力,可以說每次來都能感覺到它那岌岌可危的樣子,如果再不及時來這裡品味一番,漢武帝時期留下的人類古建築就又少了一個。

這個僅有400多平方米古城遺址,位於內蒙古沙漠中,歷經千年不倒歷史的長河,弱水流沙

這個僅有400多平方米古城遺址,位於內蒙古沙漠中,歷經千年不倒怪樹林景區

那麼,你們瞭解內蒙古的秦漢建築遺蹟嗎?到過額濟納旗嗎?看過這裡的怪樹林、黑城遺址嗎?聽過過紅城子遺址嗎?會不會再次來這裡專為它打卡?歡迎留言,謝謝閱讀!

額濟納旗紅城子遺址(蒙語烏蘭德日布井)位於達來呼布鎮南約28公里, 是漢代居延屬國一個城障。面積23*23米,殘高9米,基厚4米,門向南。紅城子遺址在黑城遺址景區內,規模和完好程度遠遜於黑城,也許若干年後,就會完全消失在這荒涼的沙漠中。

【溫馨提示】

阿拉善有著內蒙古的重要旅遊資源,除了沙漠奇觀、胡楊精神、居延海等,眾多的歷史文化古蹟和曼德拉山岩畫也是非常值得打卡的;這裡的沙漠奇石也是很多遊客來此的一大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