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鄉村好媳婦嚮明珍

覃絲蓉

一大清早,嚮明珍就開始在堂屋裡忙碌起來,她公公年紀大了睡不著,所以很早就起來了,她要在公公起來之前把水燒好,幫他洗臉,然後煮好飯喂他……在瀘溪縣小章鄉瓦曹村三組,嚮明珍的公公今年92歲了,背駝的厲害,耳朵也很聾,和他說話基本聽不見,嚮明珍每天從早就開始了對公公的照顧。

知道她的人都誇她是孝媳、是賢妻、是良母,面對別人的稱讚,她總是淡淡地說:“我只是在盡兒媳、妻子的責任,老人養我老公小,作為我丈夫的妻子就有義務養他老。”她用自己的言行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1987年,21歲的嚮明珍帶著純真走進了這個家庭,30多年來,她默默地為這個家任勞任怨地奉獻著。捨棄了在外打工的機會,特意回到家中照顧公公,當問起她作為一個兒媳婦照顧公公是否會有什麼不方便時,她說:“不方便確實是存在的,但是作為兒媳婦,我把他當成自己的父親一樣照顧,因為我自小沒有父親,自從我嫁過來,公公對我很好,人要懂得感恩,所以就算再苦再累,再不方便我都會堅持。”

為公公洗澡、捶背、服侍大小便、洗衣服就是嚮明珍每天的日常。但有時公公也會罵她,嚮明珍說:“有一次,我由於忙煮飯稍微晚了點,公公餓了,就說我不關心他。我當時很委屈,可是不能和老人家計較,我就讓他罵,罵夠了消氣了就好了。”之後,嚮明珍每天都按時準點煮飯,並且在公公身邊放上八寶粥、餈粑、紅薯、橘子等食物,免得公公被餓。天氣冷時,老人的床邊時常有一籠炭火不斷,怕他摔倒,嚮明珍基本上都是在家裡陪著老人。

現在,嚮明珍的頭髮也白了,而且身體也不好,長年有肚子疼的毛病,她每次疼痛都忍著,捨不得買藥,也不知道自己是什麼病,她說:“檢查要時間啊,再說我要照顧公公,沒有時間去,每次疼的時候忍一下,喝點鹽水就過去了,已經習慣了。”

嚮明珍的老公還有個弟弟,由於弟弟、弟媳都在外打工,家裡就只剩嚮明珍照顧了,她從來不因為自己辛苦而抱怨。她說老公在外面打工的工資比她高,而兄弟家裡也困難,他們在外面打工也很辛苦,自己累點不怕,不能讓他們打工分心。嚮明珍在妯娌心中是勤勞能幹和藹可親的好大嫂,在父母眼中,她是通情達理孝敬老人的好媳婦,在鄰居眼中她是心地善良、樂於助人的好心人。

嚮明珍育有一兒一女。女兒已經出嫁,她帶著母親的教誨,為人和善,有著非常和諧的婆媳關係。兒子老實能幹,自己買了一輛貨車,在吉首各地運貨。

作為一個好媳婦,嚮明珍沒有感天動地的事蹟,不會冠冕堂皇的語言。她只是埋頭做著她認為該做的事情,用自己的行動在人生的里程碑裡雕刻著“孝”字,在樸實平凡的人生中譜寫著“孝”的華麗篇章。

(湘西網-團結報)

(覃絲蓉)

(楊思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