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啟剛夫婦帶孩子下田插秧:最高級的“富養”,是讓孩子學會吃苦

前些日子霍啟剛微博上了熱搜,原來是他在自己的微博上曬出與郭晶晶倆人帶兒子下田插秧,他說:現在的孩子們成長在幸福的時代,沒餓過肚子,挑食和浪費變成了習慣,他們更需要知道食物從哪兒來,學會珍惜,學會知足!

這讓大片網友譁然:原來豪門裡的高級“富養”,並不如我們平常所想的給孩子物質豐盛帶來滿足,而是讓孩子從小的時候就開始學會吃苦。

霍啟剛夫婦帶孩子下田插秧:最高級的“富養”,是讓孩子學會吃苦

霍啟剛夫婦帶孩子下田插秧:最高級的“富養”,是讓孩子學會吃苦

梁啟超曾說:“患難困苦,是磨鍊人格之最高學校”。就像寶劍經過錘鍊才更堅韌一樣,單單有幸福快樂的人生歷程是單薄的,唯有經歷過苦難的生命才更有質感。

父母給孩子最高級的“富養”,其實是讓孩子趁早學會吃苦。



01

家庭教養中沒吃過苦的孩子,終究要吃社會的苦


有一句話叫: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讓很多的父母奉為養育孩子的聖經,更多父母則把這個錯誤地理解為“再苦不能苦孩子”。


記起曾經發生在身邊的一個小故事:有一次放學去學校接孩子,在教室門口遇見了一個爺爺拽著孩子在和班主任大聲理論,大致的意思是不滿老師罰站自己孫子,老師解釋孩子受罰是因為孩子值日當班,所有小朋友都在勞動只有他在旁邊坐著看。

爺爺則理直氣壯地回答:他憑什麼給你掃地,他是我們家所有人的寶貝,他在家裡我們就是什麼都不捨得讓他乾的,這麼多孩子做就夠了,為什麼非讓他掃地?


孩子一臉無辜,怒氣衝衝的爺爺則讓老師及周圍的家長一臉無語。


不知道這位爺爺是否能保證,自己的孫子會一輩子都生活在“不吃苦”的環境裡?不知道這個連在班級掃地都覺得辛苦的孩子,以後如何面對成人之苦?


幼小的孩子確實需要成人的呵護,可是孩子終究要長大,就像花盆裡的幼苗,總有一天要離開花盆,獨自面對外界的風吹雨打,總躲在溫室裡的苗,永遠也長不成參天大樹。

早點學會吃苦,孩子才能有能力獨自面對生活中的困難險阻,如果家庭養育裡沒有教會孩子吃苦,孩子終究有一天要吃社會的苦。


霍啟剛夫婦帶孩子下田插秧:最高級的“富養”,是讓孩子學會吃苦

還記得李天一嗎?那個著名歌唱家李雙江年近50才得來的孩子,從出生就備受寵溺,在父親李雙江與母親夢鴿有求必應的呵護下,從不知道“苦”為何物?

一路成長順風順水的孩子,在家庭的富養溺愛下,曾因打架被收容教養,可釋放不到半年,又因輪姦罪被拘捕。


母親夢鴿至始至終都堅持自己的孩子純真善良,也許孩子真的本質並不壞,壞就壞在“養子不教,父母之過”,父母在家庭教養裡除了無邊界的溺愛外,從沒有教過他如何“吃苦”,父母教不好的孩子,最後只能由社會來教。


02

越早開始學會吃苦的孩子,才能應對生活的“難”


孟子云:“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意思是:上天要把重任降臨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他吃盡各種苦頭,嚐盡各種不如意,以此來磨練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堅韌,才具備了成大事的能力。


生活的苦難,並不全然是壞事,縱觀古今,多少名門望族都會在家庭教養上給後代“自找苦吃”。


《曾國藩家訓》中說:“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庶幾可以成大器。”意思就是,越是富家子弟,越是官宦子弟,越能勤儉自律,能在物質生活承受貧寒之士之苦,將來才有可能成大器。


曾國藩在京城時,曾親眼目睹了不少高官子弟嬌侈腐化,揮霍無度且目中無人。


因此,即使他有豐厚的物質條件養育後代,也不讓自己的孩子住在北京、長沙等繁華城市,而是讓他們住在老家,經常下地幹活,體驗生活勞苦,以此培養子孫吃苦耐勞的精神。


曾國藩認為,只有從小讓孩子吃上三種苦,孩子的成長才能有福氣,這三種苦便是:勞動之苦,讀書之苦,生活之苦。曾家世代正是以此為訓,培養了良好的家風,才造就了曾家百年家業之輝煌。


霍啟剛夫婦帶孩子下田插秧:最高級的“富養”,是讓孩子學會吃苦

03

把“吃苦”當歷練,才能享受生活回饋的“甘甜”


前些日子,一個名為《名校畢業,失業九個月,我成了一個“蹲族”》的帖子將“蹲族”一詞帶進了大眾視野。


在百度百科裡,“蹲族”為網絡流行詞,指那些受過高等教育,來自中產家庭,但是受到喪文化侵襲,畢業後躲在大城市的陰暗出租屋裡,過著吃、睡、打遊戲的隱居生活的一類人。


文中的“我”因為一份ppt被客戶提了28個修改意見就辭職不幹了,即使出身名校,身在北上廣卻主動選擇不上班,整天呆在出租屋裡,成為一個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人。


霍啟剛夫婦帶孩子下田插秧:最高級的“富養”,是讓孩子學會吃苦

這些年經人過的是一種讓人無法理解的生活方式,在本該“吃苦”的年紀,卻選擇了“安逸”,人生又有何意義?如果不想吃苦不願奮鬥,來人間走一遭是為了當“臥底”嗎?


以此相反,成都一位“95後”爸爸曾因為在街頭背娃炒飯走紅網絡。這是一對來自四川的年輕小夫妻,因為家裡有欠債要還,又沒有老人幫忙,只好背娃炒飯。


霍啟剛夫婦帶孩子下田插秧:最高級的“富養”,是讓孩子學會吃苦

網友評論:“手上拿的是生活,背上背的是未來”,這對能吃苦的小夫妻網上獲贊高達170餘萬,更有好心人被他們感動,專門從重慶過來吃炒飯。

霍啟剛夫婦帶孩子下田插秧:最高級的“富養”,是讓孩子學會吃苦

這位爸爸覺得靠自己雙手掙錢,並不以此為苦,他說:“要想讓生活過得好,必須在外面奮鬥,有了自己的事業,才能給孩子更好的生活。”


苦和甜永遠是相對的,沒吃過世間的苦,自然不會感受到生活的甜。


每個孩子的成長之路父母都不可替代,總有困難他必須獨自面對,有些黑暗的峽谷,他必須獨自穿行。成長路上也沒有捷徑,父母如果剝奪了孩子吃苦的權利,也就阻斷了他歷練的機會。


如果真的愛一個孩子,就不要阻止他學習吃苦,更要趁早讓他開始吃苦,

餘生很長,孩子,願你學會吃苦,儘早品嚐到生活的“甘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