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東西,你為啥比別人愛塞牙?

吃東西時經常塞牙,是一部分人吃飯時會遇到的煩心事,但很多人不以為意,認為不是什麼大毛病,拿牙籤剔剔牙就可以了,但久而久之,很有可能變成影響口腔健康的大麻煩。因為,健康牙齒很少會塞牙,如果吃東西經常塞牙,說明牙齒很可能已經出現問題。若放任不管,一些口腔疾病可能會找上門。

經常塞牙,可能會導致局部牙周組織被破壞和發炎。因為食物殘渣對牙齦的慢性刺激,會發展為牙周炎,表現為牙齦萎縮、膿腫、常有口臭,最終引起牙齒鬆動,甚至造成脫落。另外,總塞牙會加重牙齒局部齲壞,使食物更容易嵌塞,形成惡性循環。經常塞牙的人很可能已經存在口腔問題:

牙齦萎縮

年齡增長、不注意口腔衛生、患有牙周炎等,都會使牙齦逐漸萎縮,牙縫變大,食物就容易嵌進去。對於此類情況,首先就得防牙周病。建議每天早晚認真刷牙,每次刷夠3分鐘,重點刷牙齦邊緣和牙縫;每半年洗一次牙。

牙齒磨耗

長期咀嚼,一些有磨損的邊緣或牙尖會變得鋒利,咀嚼時會將食物中的纖維擠進對頜的牙縫。要避免或者延緩牙齒磨損,就要健康用牙齒,少吃堅硬、難以咀嚼的東西,不要用牙起瓶蓋、咬堅硬材質等。

智齒

在智齒萌生時,由於空間不足,往往會侵佔鄰近牙齒的空間,或者歪斜生長,容易卡住食物。如果發現智齒長歪或是反覆發炎,就要趕緊去看牙醫,進行治療或拔除。

齲齒蛀牙

有了齲齒蛀牙,若不及時治療,容易形成“蟲洞”,吃東西時食物會嵌進窟窿裡,引起塞牙。建議及時補牙,不要疏忽大意任由其發展。此外,拔牙後若不及時補牙,旁邊的牙齒會慢慢往這個方向生長,排列變得稀疏混亂,牙縫也容易冒出來。

牙齒缺失不齊

牙齒缺失、錯位、扭轉、脫落、參差不齊等現象,都可能引起塞牙。這種情況應及時修復缺牙。

總之,如果經常出現塞牙情況,應考慮是否有口腔疾病,塞牙之後建議馬上用牙線剔除。如果繼續咀嚼,容易引起牙齒敏感、牙齦發炎等。並且養成定期做口腔健康檢查的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