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霸王別姬》落淚:比愛錯人更可悲的,是不懂成全自己


二刷《霸王別姬》落淚:比愛錯人更可悲的,是不懂成全自己

愚人節那天,是張國榮的祭日,盤點他出演的電影,好評如潮,他憑藉精湛的演技,讓《霸王別姬》這部電影活靈活現,就像葛優在電影裡扮演的袁世卿說的那句:曾幾何時,袁某也恍惚了起來,以為虞姬再現。

第一次看《霸王別姬》這部電影,是男朋友推薦的,當他說出這部電影的名字時,我還自以為是地說:“霸王別姬誰不知道啊,就是楚霸王項羽在烏江自刎的那段,我以前還看過這段故事的文言文呢。”

沒想到,他在一旁哈哈大笑起來,“我就猜到你會說這個,這哪兒跟哪兒啊,這個電影可不是你想的那樣,看了你就知道了,幫你補補歷史知識,不過要想看懂,你得多看幾遍。”

我歷史學得很差,而他歷史很好,我們倆看的書和電影的類型完全不同,我喜歡看那種甜甜的愛情電影,喜歡讀文學類和小說書籍;而他卻喜歡看歷史類電影,喜歡謀略和歷史類書籍。但即使這樣,我們還是尊重彼此的喜好,當涉及自己的知識盲區時,便去跟對方請教。

剛開始被他安利這部電影時,我點看開了幾分鐘,毫無興趣地點了關閉符號。可過了大概半個月左右,突然一時興起,決定靜下心來好好看一看這部電影。

第一次看時,只是瞭解了大概劇情,我看到程蝶衣的作繭自縛;看到段小樓的自視清高;看到菊仙的無可奈何;看到關師傅的尖酸刻薄;看到那爺的油嘴滑舌;以及那個時代里人性最醜惡的一面。

豆瓣評分9.6《霸王別姬》——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執導,張國榮、張豐毅、鞏俐領銜主演。曾斬獲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第46屆戛納電影獎等眾多獎項,深受觀眾喜愛。

第二次看《霸王別姬》,是在哥哥張國榮祭日那天,重溫劇情時,看到動人之處,不覺溼了眼眶,耳邊回想起那句很經典的話語:初聞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我們多少人,何曾不是程蝶衣?

在現實面前妥協,在愛情裡糾纏,在生活中迷失自己。後來才明白:比愛錯人更可悲的,是不懂成全自己。

二刷《霸王別姬》落淚:比愛錯人更可悲的,是不懂成全自己

一、童年:不幸的遭遇,踐踏了他男性的尊嚴

小時候的程蝶衣又叫小豆子,從小就被身為妓女的母親當成女兒養,當被送去喜福成唱戲時,關師傅瞧見了他的六指不肯收他,母親便抱他出去用菜刀切掉他多餘的手指。那是他第一次被人拋棄,意料之外,突如其來。

小豆子在失去母親後飽受折磨,有一部分原因是來自恐懼,而在失去母親後讓他恐懼的,卻是害怕自己被拋棄。

不可否認的是,小豆子的確被母親給拋棄了,但這卻僅僅是他不幸童年的開始。

二刷《霸王別姬》落淚:比愛錯人更可悲的,是不懂成全自己

喜福成雖然收留了小豆子,可唱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捱了不少打,師哥小石頭經常護著他,甚至怕他受苦開門放了他,當他看到臺上的角兒被眾人追捧時,二話沒說轉頭又回去學戲。

那是他第一次與自己妥協,因為離開喜福成、離開關師傅,他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更不知道吃了這頓有沒有下頓,但如果能留在喜福成,至少還可以混口飯吃,成角雖不容易,但只要回去,眼裡總還能看得見希望。

那爺第一次去喜福成,是幫張公公對接戲源,然而,小豆子頻繁出錯的《思凡》裡的那句戲詞,剛好被提問到了,“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小豆子一本正經地唱出了這句詞,卻讓在場的所有人變了臉色,師哥小石頭這下著急了,為了不再挨關師傅的打,小石頭拿了煙桿子便在小豆子嘴裡戳來戳去,突然,小豆子終於把詞唸對了。

小豆子本是噙滿了淚水,嘴角流出被師哥用菸嘴燙破舌頭的血,可當那句“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這句戲詞一出口,他是興奮的。

本是一直守著性別這根防線,卻在師哥的失望之中卸下了所有防備。自此,他在心中給予自己清晰的界定,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

二刷《霸王別姬》落淚:比愛錯人更可悲的,是不懂成全自己

那是自我放棄,放棄了掙扎,放棄了尊嚴,從此丟掉最真實的自己,選擇將就、選擇妥協,然後違心地生活著。

童年悲慘的經歷,致使他性別混淆,原本守著心底最後一道防線,在現實面前不屈服,在磨難面前不妥協,可最後當那句臺詞一出口時,便預示了他悲劇的命運:能夠毀滅自己的並非錯愛,而是不懂成全自己。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電影裡,染上大煙的程蝶衣在戒癮過程中喊著母親的名字,給母親燒平安信,以及想要和師哥段小樓唱一輩子戲,都是源於他童年不幸的遭遇。正是因為童年時期的小豆子經歷了被拋棄,缺失了母愛的關懷,加之小石頭給予他最需要的溫暖,才使得他一生都在治癒童年的悲傷。

不幸的遭遇,感情的缺失,踐踏了他的尊嚴,而他一生與段小樓糾纏,不懂成全自己,也無法成全自己,才是自己一生的悲哀和遺憾。

二刷《霸王別姬》落淚:比愛錯人更可悲的,是不懂成全自己

二、愛情:一個人的獨角戲,兩個人的愛情悲劇

愛情本來就是兩個人的事,兩情相悅的愛情才值得被祝福,一廂情願的愛情只會狼狽收場,還有可能造成兩個人的愛情悲劇。程蝶衣和段小樓的愛情就是最典型的事例。

1.程蝶衣的獨角戲:愛錯了人,不如就放手吧

小豆子剛進喜福成時,所有師兄弟都嘲諷他,唯獨師哥小石頭給了他一床被子,還有猝不及防的關心和溫暖。

大概從那個時候起,小豆子就對小石頭產生了依賴。畢竟日久生情,在他們倆成角後,程蝶衣對師哥的感情也只增不減。他給段小樓勾臉,臺下兩個人嬉戲,若不細想程蝶衣男兒郎的身份,還真以為上妝後的程蝶衣和段小樓是絕配。

可事實是,在這段沒有期限的感情中,程蝶衣卻莫名給它附加了期限。當段小樓喜歡上菊仙時,程蝶衣慌了。他以為,菊仙是他跟段小樓之間的第三者,卻不知自己才是那段兩情相悅的愛情裡的介入者。說到底,並不是菊仙毀了程蝶衣和段小樓之間的感情,而是他硬生生地拆散了一對真心相愛的人。

然而程蝶衣卻不自知,即使在段小樓和菊仙結婚後,還對小樓念念不忘,最後自作了斷,造成了自己的愛情悲劇。

二刷《霸王別姬》落淚:比愛錯人更可悲的,是不懂成全自己

現實生活中類似的案例並不少,有些人喜歡上一個不愛自己的人,只知一味地付出,總以為這樣就能感動對方,最後相依相戀,殊不知卑微到骨子裡的愛,最後也只是感動了自己。

愛情並不是只要你情我願,就能天長地久,它摻雜了太多因素,家庭、背景、經濟條件等等,而感情,也不過是執子之手的門檻。

有些人明明愛錯了人,卻不懂得放手,一味地糾纏對方,換來的只會是互相折磨。與其在一段片面的感情中遍體鱗傷,不如及時止損,去等待那個願意陪你共度餘生的人。

《心的重建》一書中,作者提到:如果我們的想法集中在別人身上而不是我們自己身上,那麼我們永遠不會找到幸福。

程蝶衣就是這樣,他的很多想法都是自己童年時期塑造來的,他從小就依賴著段小樓,與他形影不離,難捨難分,他關注段小樓,一直以來都把自己的心思放在段小樓身上,他以為段小樓是他的全部,然而,段小樓也不過是他生命中的一個過客。

與其卑微地愛著一個不愛的人,不如轉身離開,因為,成全對方的同時,也是在成全自己。

二刷《霸王別姬》落淚:比愛錯人更可悲的,是不懂成全自己

2.段小樓和菊仙的愛情:感情裡最怕的是不夠愛

段小樓不顧旁人的眼光跟妓女菊仙結為夫妻,菊仙也因為段小樓而流產,可明明看起來很相愛的兩個人,最後卻以菊仙的死悲劇收場。

這段悲劇的愛情,不是因為程蝶衣對段小樓不依不饒的糾纏,根本原因還是不夠愛。他們雖然生活在動盪的年代,可是為了求生,段小樓迫於無奈揭發了自己的結髮妻子,這才是菊仙自殺的本因。

張愛玲在《傾城之戀》中寫道: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個人主義是無處容身的,可是總有地方容得下一對平凡的夫妻。

顯然,跟那些偉大的愛情比起來,段小樓的愛情,未免顯得太悲哀。他曾經不在意菊仙的身份,光明正大地娶了菊仙進自家的門,而今,又因為菊仙的身份,讓她當著那麼多人的面受盡折磨,這到底是愛她還是害她?

二刷《霸王別姬》落淚:比愛錯人更可悲的,是不懂成全自己

其實,一個女人最在意的,並不是這個男人有多少財富,是否窮困潦倒,她願意陪自己深愛的一起吃苦,一起受罪,但她只要對方心裡有她。

可段小樓當下的一言一行,卻寒了菊仙的心,讓她自此不再回頭。曾經因為段小樓解圍,她放棄了“頭牌”,只想跟段小樓安安穩穩地過日子,如今多少年風風雨雨兩人都攜手走過來,才發現對方根本不夠愛。

程蝶衣對小樓無休止的糾纏,本就擾亂了他們平靜的生活,可起碼蝶衣的出現對菊仙是顯性的傷害,可從小樓嘴裡說出的每一句話,卻比割肉都疼,深深地劃在菊仙心上。

追本溯源,如果沒有程蝶衣不依不饒的糾纏,就不會有段小樓的當眾揭發,如果足夠愛,就不會有小樓和菊仙的愛情悲劇。

二刷《霸王別姬》落淚:比愛錯人更可悲的,是不懂成全自己

在快餐式的愛情中,有那麼多的分手,不是因為第三者,也不是因為現實的壓力,多數感情的失敗,都是因為不夠愛。

作家大衛·凱思樂曾說,“自愛是他愛的前提,不要從外界獲得愛,而應該從內部獲得愛,人要學會愛自己。”

程蝶衣至始至終,都沒有把自愛放在首位,他連愛自己的能力都沒有,又何談愛他人,倘若能成全自己,又何嘗不是成全段小樓和菊仙,又怎會一生波折,最後連活下去的勇氣都沒有。

二刷《霸王別姬》落淚:比愛錯人更可悲的,是不懂成全自己

三、命運:人戲不分的演技,從一而終的結局

程蝶衣小時候被母親拋棄,是師哥段小樓對他不離不棄,童年悲慘的遭遇,使他內心深處留下陰影。成角雖艱辛,但是他不想被再次拋棄,所以寧願嚐盡辛苦,也要唱出個樣來。他終於實現了自己成角的理想,終於不用再任人擺佈,可偏偏自己的命運也由不得自己掌控。

電影裡最經典的便是那句臺詞,“師哥,我要跟你唱一輩子戲,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這是程蝶衣對段小樓說的話,而段小樓的答覆,也很經典,“你是真虞姬,我是假霸王”。

二刷《霸王別姬》落淚:比愛錯人更可悲的,是不懂成全自己

生活可並非演戲,而程蝶衣幼年的遭遇以及他對職業的高度敬畏感,使他人戲不分,最後,卻按照霸王別姬的劇情發展,十一年後與段小樓同臺演出,程蝶衣拔劍自刎,這也正是這部電影的靈魂所在。

我們把鏡頭拉回到童年時期,因為每次唱錯戲詞,小石頭讓小豆子把自己當成一個女的,而從他唱對戲詞的那一刻起,他就從內心裡接納了自己身份的轉變。

明明是小石頭讓小豆子變成這樣,如今卻指責他“不瘋魔不成活”。

二刷《霸王別姬》落淚:比愛錯人更可悲的,是不懂成全自己

想起現實中類似的感情,兩個人走到一起本來就是緣分,可在相處的過程中,當一個人發現對方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個樣子,便想方設法地改造對方,可當對方終於變成他喜歡的樣子時,卻又一把把他推開。

在電影《囧媽》裡,母親想改造兒子,兒子想改造妻子,只是最後才發現:愛是接納和尊重,而非控制和索取。

愛情本就是這樣,你不能一味地憑空想象,一味地希望對方成為你理想中的樣子,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且與眾不同的存在,我們經常在感情中發生爭執,很多原因是你幻想的對方和現實中對方本身的樣子不一樣,可生活並不是演電影,每個人的一生,都有自己獨家的劇本,你又何必參照別人的感情和生活?

人不能總是憑藉想象活一輩子,幻想和現實總是有差距的,而兩個人能否一起走很遠的路,關鍵就在於能否接受這段差距,以及縮小這段差距。

如果兩個人有一定的感情基礎,不妨試著為對方稍加改變,但無論如何,不要丟掉最本真的自己。可如果你愛上了一個並不愛你的人,不要試圖幻想對方能留在你身邊,與其被動地祈求被愛,不如努力成為自己,因為,愛情是相互吸引的,等你變得足夠好,才會吸引來跟你同頻的人。

二刷《霸王別姬》落淚:比愛錯人更可悲的,是不懂成全自己

四、結語

瞭解過張國榮的人都知道,他的演技超凡,他是《阿飛正傳》裡孤傲叛逆的浪子旭仔;是《倩女幽魂》的男主寧採臣;是《霸王別姬》裡的真虞姬......

他憑藉自己精湛的演技,榮獲多次“最佳男主角獎”,而由他主演的很多電影,也取得了優異的票房成績。他曾為了演好虞姬,不僅仔細參觀過“梅宅”的佈置,還買下《梅蘭芳舞臺生活四十年》一書,認真研究、仔細專研。他參加了幾個月的“京劇集訓”,加上自己的表演天賦,成功完成了電影中幾處戲中戲的表演。《霸王別姬》因此也得到了國際影壇的認可,並榮獲很多獎項。

劇情中有很多動人之處,而程蝶衣這一人物形象,也無非是“虞姬”的化身。從一而終的愛情,更是感動了無數觀眾。

孫燕姿在《天使的指紋》裡唱到:眾裡尋人,錯愛只是為真愛作證。

倘若愛錯了人,不如成全對方吧,因為放下,本身也是自我救贖。而於千萬人海中,你總會遇到對的人。


作者簡介:筆名鄭小喵,自媒體平臺優質原創作者,專注於情感分析和自我成長,關注 ,讓我陪你精進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