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的標準是什麼?

“好書”的標準是什麼?

觸動你的書

一般而言,讀書的初始階段隨便翻書就好,那些書單所示,不誇張地說,應該都是好書。但由於文化背景的不同,個人訴求的差異,就大多數人而言,對具體書籍的好壞評價實際上是不一樣的,即便是就那些存世的名著而言也是如此。因之,我們需要自己去體驗——他人感悟所指或可當作參考,但未必是合適的。

就說《平凡的世界》吧。我個人從來不認為這是一本“好書”,不管是基於那個時代的現實書寫,還是針對個人命運的改變所建構的路徑。這部書就像是一個童話,有些疏離現實的世界。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如果有理性的思考,有哲學式的反省,也許會同意我的判斷。

然而,在現實的閱讀生活中,就該書已經展示出的影響力來說:我們不得不承認《平凡的世界》是一本好書,不僅是基於那個普遍缺乏獨立判斷的時代,而且是因為它帶來的童話般的激勵,雖然未必深邃,卻在一代代的青年心中埋下了希望的種子,直到今天。

“好書”的標準是什麼?

換個角度,《紅樓夢》在華文世界可以說是一部罕有人不說好的書,可當我們放眼他者文化環境的時候,卻不容易找到共鳴。坦白地說,我以為這不能將之歸於文化背景差異。不去追究原因,也忽略曾經喧囂過的“很多年輕人覺得《紅樓夢》乏味難看”的風潮,就說那些喜歡甚至迷戀大觀園的各色文人,除了程式化的舊式想象和機巧氾濫的描寫,有多少人因為這本書而改變呢?有多少人因之變得高尚,變得更富有使命感、責任感呢?

我們不能用道德判斷來審定一本書的好壞,但玩味是一回事,啟迪、脫胎換骨……是另一回事。

當然,所謂的思考人生,本身就是一種虛幻的境界。然而,一旦閱讀不再是簡單的消遣娛樂,也就是說,想明白“好書”的暗喻,就擺脫不了這種“虛幻”的追索。

我們有理由相信:只有那些觸動你改變,誘惑你再去閱讀的書,才擔當得起“好書”的名號——這得你自己去發現。

“好書”的標準是什麼?

讓你思考的書

閱讀很大程度上可以歸類到知識的積累,以及先行者經驗的存儲或啟迪等。但我們應該知道,無論是簡單的,還是繁複的知識堆積,對智識的貢獻都非常有限。一部書之所以可以位列好書榜單,除了好奇心的滿足,更重要的是能培養您對世相有獨立的判斷。

從這個視野出發,我們就必須承認,那些引發您思考的書才是好書。

不妨例舉《堂·吉訶德》。對絕大多數閱讀過這部小說的人而言,“好看”應該是共同判斷。不過,如果僅僅是將其視為娛樂搞笑的消遣,那就有點遺憾了,因為其“好”的價值未能在您心中得到呈現。

客觀地說,本書作者可能並沒有想要深刻。傳說,當初作者塞萬提斯只是因為看不慣流行的一部作品,堅信自己能夠寫出更風趣、幽默的書,這才下的狠手。我們很幸運,不是因為該書帶來的開心,而是因為喜歡搞事的評論家們,在無厘頭的情節和追求中悟出了興許是讓作者本人意外的道道兒來。

“好書”的標準是什麼?

先說堂·吉訶德先生吧。

痴迷騎士精神的歪瓜是不是很有理想?

接著的問題是,理想很可笑嗎?

那麼假如要對號入座,有理想的您會自視為堂·吉訶德大俠嗎?

我想人們一般不會如此的,大家應該覺得自己不會瘋癲如斯。另外,現實主義務實的思維才是正當和可以接受的。

可是,現實主義者桑丘同志神氣活現的表演,會更誘惑您代入嗎?

還有那個似是而非的精神支柱西爾維婭,您會是誰呢?

當然,我們不一定非得劃定角色自己套進去,也無需去進行晦暗難明的人生評判,甚至忽略花樣百出的文學評論。但是,作為讀者,如果只能從書中看到“好笑好玩”,那麼這部書可能就不是“好書”。《堂·吉訶德》能躋身世界文學殿堂是因“好笑”背後的東西,是那些拽著人去思考、去探問的深層世界。

“好書”的標準是什麼?

再來看斯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贖》——同名改編電影大家更熟悉。

著名的英美文學大師布魯姆認為,這是一部低劣的作品,完全“不值得讀”。可能,站在觀者的立場,倘若只看到安迪的堅韌、沉著和機智,顯然布魯姆的蔑視就是有道理的,因為這種格局太老套了,你用什麼樣的故事、人物和文采來杜撰,都走不出套路。好在還有瑞德,這個弗里曼·摩根扮演的人物,您要是注意到他的思維範式,比如,作為“監獄大俠”的他,居然懼怕出獄後生活難以為繼,這個好理解。進一步講,當人們習慣於某種固化的環境後,還會想翻越高牆呼吸不同的空氣嗎?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侷促的“監獄”裡,不是嗎?能深入到這一步的思考,《肖申克的救贖》顯然就是“好書”。

關於好書的判斷,除了歷經時間檢驗的先決條件外,我們只能自己去體驗。閱讀更大程度上是自我的雕琢,非必要就別去預設“好壞”的先入觀念。多瀏覽,有意思就讀,沒趣味就過,沒必要為“大師”觀點所左右。這樣,方能完善您自有的獨立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