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想用大米,換走我國一片沙漠,真正目的讓人憤怒:卑鄙

在這個大千世界中,每個地方都會留有歷史的痕跡,很多的名勝古蹟都見證著一段段的歷史。中國是個地大物博的國家,所以在我國很多地方都存在一些非常吸引人的風景,一些景點是因為景色迷人,而還有些景點能如此吸引人,是因為它極具歷史意義。

日本人想用大米,換走我國一片沙漠,真正目的讓人憤怒:卑鄙

眾所周知,我國都沙漠地區一般都是在北方,南方景點都特色就是多山多水,想要在南方見到天然沙漠,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在我國湖南臨湘市,卻有一片面積達到3000多畝的沙漠,這片沙漠的深度有50多米深,儲砂量將近上億立方米。而且這片沙漠還有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地方,那就是清晨和傍晚之時,在陽光的照射下,這片沙漠還能發出閃閃的銀光,這個奇觀引得眾人爭相前來參觀遊玩,也正因為這個特點,這片沙漠被人們稱為“銀沙灘。

日本人想用大米,換走我國一片沙漠,真正目的讓人憤怒:卑鄙

很多人都會想,江南地區怎麼會出現沙漠呢?而且還是一片會閃銀光的沙漠。其實這片沙漠並不是天然形成,而是人為形成的,而且這片沙漠,還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在1958年的時候,亞洲最大的一家國有采礦企業中的4000多名員工駐紮在臨湘的忠防鎮,他們日復一日的在這裡開採鉛鋅礦石。而開採鉛鋅礦石留下的尾砂,在經過洗選之後,每天都會有上百噸經過管道運輸到這裡。這些尾砂經過五十年的沉澱,最終累積成一片沙海,所以人們也都說,這片江南大漠是現代中國建設史上的烙印。

日本人想用大米,換走我國一片沙漠,真正目的讓人憤怒:卑鄙

這些尾砂不同於普通沙土,它的價值十分的高,所以這片銀沙漠其實是十分寶貴的資源,因為在這些尾砂中,還殘留著非常豐富的礦產資源。在當時那個年代,因為技術問題,所以要提煉尾砂中的礦產資源是非常難的,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會出現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這片“銀沙灘”。

日本人想用大米,換走我國一片沙漠,真正目的讓人憤怒:卑鄙

在這個“銀沙灘”形成之後,不僅吸引了眾多國內遊客,還吸引了不少日本人。但是這些日本人來“銀沙灘”並不是抱著前來遊玩的心態,而是想要同我國做交易。他們看中這片沙灘的價值,想要用大米等量換取這裡的砂,但是這筆交易一提出就被周恩來總理給拒絕了,周總理表示:“現在我們的科學技術還很落後,將來科技發達了,我們還可以再提煉”。

日本人想用大米,換走我國一片沙漠,真正目的讓人憤怒:卑鄙

要知道當時的中國還是比較落後的,人民的生活也過的比較艱苦,一斤大米換取一斤砂的話我國能換到數量驚人的大米,但是大米跟銀沙灘的價值,根本就不能相提並論。日本看中我國處於落後階段,想用大米換取如此高價值的銀沙灘,讓很多國人都感到憤怒,所以也有不少人說,日本此舉可謂是卑鄙。

日本人想用大米,換走我國一片沙漠,真正目的讓人憤怒:卑鄙

現在國家的科技發展迅速,已經能夠將銀沙灘中的礦物質提煉出來,但是經過這麼多年,這裡早已變成一處迷人的景點,每年前來這裡遊玩的人都非常多,所以不到必須提煉的時候,我們也沒必要去破壞這處美麗的風景了,畢竟這裡也是非常具有歷史意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